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第十代的生涯 > 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国乱

第十代的生涯 第一百六十五章 江国乱

作者:光棍琉璃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16:29 来源:笔趣阁

元通十九年,五月中旬。

肥石州,寸泓边城。

江国乱局还在蔓延,刘军帅为了防止流寇犯边,在寸泓双城又增加了一万人马,多数是云国降卒。刘经腹为了防止军中哗变使用了个笨办法,用江国降卒守云国人,又用云国降卒抵抗江国人,这样一来可极大减少军中怨言。

城头上,两队防守卒泾渭分明,云国降卒畏惧寒川卒的排挤,所以防务外城的苦活揽了下来,但情况并未改观。

外城内左侧便是伙食营,营门内有多个燃柴铁炉,清晨不少云国降卒都围在炉旁烘烤粗粮饼。

“这也是人吃的!这些寒川卒欺人太甚,不加伙食就算了,还用这狗都不吃的东西搪塞我等!”云国降卒拿着手中的硬饼怒骂道。

“且忍一忍吧!这一亩三分地没有我们说话的份,谁让我们是降兵败将呢!”另一位云国降卒安慰道。

“降卒又如何?好歹我们也曾是虎师一员,单论战力,老子一个可以打他们三个!”云国八十万军旅都自称是虎师,虽有噱头之说,但肥石府原守军战力的确不弱,要不然曹子建也不会使用围城断粮之术。

“慎言慎行,活着已是不易,何故为了小事而送命?”

“踏踏踏!”

一位穿着白布裤的裸衣汉走到二人身前,从降卒夺过粗粮饼,放在牙尖用力一扯。

“呸!这也是人吃的!谁给你们安排的伙食?”

此人身形魁梧,左半身至臂膀全是焚烧旧伤,看起来如披了一层褶皱树皮。

余宗云,寒川防守战首功者,当时被揽月徒救出时全身大面积烧伤,幸有神医袁舟山这才保住了一条性命,今时添为寒川军偏将。

“将军,这……”云国降卒有些畏惧不敢直言。

“讲!大男人怎么吞吞吐吐的?”余宗云可是根红苗正的揽月旧匪,又添赫赫战功,在整个寒川军都有不小的声望。

“余将军,是林千夫长!”

“林大头?好!这些饼子都给本将拿上!”

余宗云阔步前行,领着数十云国降卒去了千夫长的营帐。

入帐时,林大头也正在吃饭食,细面馒头配肉干,军旅生活略显滋润。

“余哥,您怎么来了?”林大头虽然也是揽月匪,但没立过军功,在余宗云面前要低一头。

“千夫长,这可是军营,叫本降职称。”余宗云没有给旧日同僚一丝颜面。

“余偏将,有何吩咐?”林大头打仗不行,但留须拍马有一套功夫,但牛光义手下也算是当红人物。林大头见余宗云没好脸色,自然也不会热脸贴冷屁股。

“我且问你,这三军伙食营是不是你在管?”

“正是!”

“那好,来啊!把这些粗饼都放在千夫长的军案上,今天让他吃个痛快。”

随即云国降卒将所有的硬饼堆在林大头面前。

“怎么?你们想反吗?这里是寒川军,又是云**营。”林大头不敢向余宗云施压,只能将怒火发泄在士卒身上。

“千夫长,请注意你的言辞!寸泓边防所有将士一视同仁,这是公爷的命令,你出口闭口的反叛到底是何意?”

“啪!”

余宗云一脚踏在木案上,面色狰狞再配上满身的烧伤,活脱是幽冥来客。

“余偏将,做人要留一线,不然这日后的脸皮就没人给了。”林大头也是军中将官,怎能在偏将面前示弱。

“本将的脸面不需要你给,给我全吃了,今日剩一点渣,休怪本将翻脸无情。”余宗云指着硬饼说道。

“好,我吃!”林大头无奈拿起面饼。

“揽月的名声都被你们这群废物败光了,遥想当年沐青山攻寨之际,你们这群废物一个比一个跑得快,后来牛将军赏你们一口饭吃,你们就该恪尽职守,这样才对得起公爷的恩情!打仗怕死,那就别来寒川军,想当蛀虫,本将第一个不答应。吃!一个也不许剩!”

余宗云是从刀山火海中杀出来的揽月匪,自然瞧不起这些后投的贪生怕死之辈。

这本来只是小小的军中冲突,谁知林大头的肠胃不行,夜间又喝了不少水,导致活活腹胀而死,这一下上升成了军中标志**件。

……………………………………………………

元通十九年,五月底,牛光义自上请罪书。

上乾城,国公府。

“说说吧!到底该如何处理?”李开花向来是个重情义之人,对揽月门徒多留颜面,甚至有时大开方便之门,但这一次的事件让他失望透顶。

“公爷,老臣以为应该重塑军纪,将不作为者清理出军旅,这样寒川军才能稳步壮大。”柯荣认为这是一次机会,只要寒川公松口,朝廷旧臣便可顶上军中空闲职位,形成一股新的势力,以柯荣为主导的势力。

“公爷,微臣认为这只是一次突发事件,大多数揽月官员都是可用之才,望公爷明鉴!”明玉辰是所有揽月门徒中最高的官员,他自然要站出来为昔日拼搏的兄弟说话。

“明刺史此言差矣,不修剪累赘,怎么能茁壮成长?旧情抵不了政绩,比不上天下苍生。”柯荣虽然说的有些过激,但事实的确如此,有人有德者居位,才能稳步壮大寒川军。

“你……”

明玉辰辱骂之语已经到了嗓子眼,但最终还是咽了回去,现在的国公府不是当年的左将军府可以随意谈笑。

“行啦!征北将军你意下如何?”李开花将问题抛给了刘经腹,毕竟他是军中统帅。

刘经腹思虑了片刻后说道:“该撤,不能以私交把持高位,撤换的人员也不只是揽月官员,应该肃清整个寒川军,无论是文臣或者武将,该换的通通撤换!”

放在三年前刘经腹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语,但寒川军在壮大,他必须也充实自己,否则他这个军帅也该撤换了。

杜浊世紧接着说道:“主公,军帅所言极是,不过撤下的官员也应妥善处理,决不能让他们再涉足寒川军政,做高官时都心生懈怠,更别说入了城集!”

杜浊世的建议更加绝情,不撤还则罢了,要换就换个干净,不能让这些人腐蚀寒川基层。

“臣附议!”徐姚道。

“臣附议!”蓝盏道。

“臣等附议!”所有官员齐声道。

李开花微微点头道:“那就撤换,徐姚主理此事,撤下来的一众官员全部派遣北丰,哪一个能凿开戈狄这块坚冰,不仅可以官复原职,而且本公另有重赏。”

李开花思虑得十分周全,他知道无论如何裁撤都会出现偏私,这些裁撤官员中定有些蒙冤之辈,那李开花就给他们安排一个好差事,北丰的通商事宜一目了然,谁有能力便让谁做!

“公爷英明!”

“诸位请起,余宗云处事得当,擢升奋武将军,提寸泓边防主将!”…………

元通十九年,九月。

江国局势更加混乱,百姓起义不断,人员外逃情况严重。

寸泓边城。

“五哥,今日怎么有时间来小弟这儿闲坐?”余宗云领了主将之后对下一视同仁,许多云国降卒纷纷称赞将军美名。

“我听说这几日江国逃民泛滥成灾。”李宏身为刺史,对境内百姓极为上心,当然其中也不乏撤官风暴的鞭策。

“应该有两万左右了吧!左城现在多数住的都是江国难民。五哥,你说刘家王朝是不是要被这些刁民推翻了!”余宗云笑道。

“现在的情况还不好说,江国太子与南阳王被迫停战,双方的兵力尚可把持乱局,战事走向难以预测。”李宏通过多年的努力,处理内政还算中上,但战局把握就谈不上高强了。

“听闻丹州出了一支小寒川军,不知传言是否属实?难不成是大当家推的助力?”

“哈哈!谁知道呢?不过江国越乱,对于我们来说越有利,难民一定要妥善处置,钱粮方面兄弟不必担心。”

“五哥放心!”………………

元通十九年,十月中旬,南阳王的使臣到达上乾府。

此次南阳王的使臣前来带了不少礼物,李开花亲自迎见。

“几日不见贵使怎有些消瘦,贵使要注意身体呀!”李开花端起茶杯示意使臣同饮。

“公爷,这次外臣前来是有事相求,我家的王爷想要大量购买军粮,望公爷出手相助。”使臣躬身说道。

“粮草并不是问题,本公与王爷乃是至交,理应出手相助,不过王爷上一次的粮款还未结清啊!这是亲兄弟,还要明算账,本公也要养活手下人嘛!”李开花的意思十分简单,你掏钱我就出粮,第一次算是情谊,但第二次就说不过去了。

“还望公爷念及旧日情分,等到战事平息,我家王爷定会双倍奉还。”使臣声音多了几分哀求,南阳王已经有些顶不住这内外的压力。

“哎!也罢!本公可以再帮王爷一把!”

“多些公爷大义!”

“贵使先别急,本公的话还没说完呢!本公要从王爷处取一件东西。”

“何物?”

“弩炮的设计图。”李开花对这江国独有的军械窥探已久。

“这……”弩炮是江国工匠百年的心血,江皇庭在其中所投入的资金甚至要比常国的投石车更大,这种国之至宝怎可拿来贩卖?

“无妨,无妨!那就请贵使多住两天,思虑清楚以后再做决定,本公不急!”李开花慢悠悠的说道。

“换!不过我军要再加三成粮草。”

“可以!只要设计图到位,本公立即出粮。”李开花已经做好了用双倍粮草换取设计图的打算,如今这个交谈结果他十分满意。

……………………………………………………

元通十九年底,南阳王从乔州走粮,绕行常国,弩炮的设计图同时放在了常国女帝与寒川公的桌案上。

元通二十年,一月初。南阳王平定了境内的叛乱,暂时守住了三州土地,而江太子的情况就不容乐观,汪少力的扩张步伐向北境蔓延,而霍南道则被耿星河牵制在琼州,这也算是南阳王向常国卖图的附加条件。

元通二十年,三月二十日。

离都被乱民流寇围困,霍南道无奈之下撤兵回防京畿道,耿星河趁势夺取琼州,至此时常国坐拥十三州,顶替了云国成为六国陆地版图最大的国家。

元通二十年,四月中旬。东海国二次出兵丹州,打着为江国剿匪的称号直取丹州府,战事经历半月有余,陈玄屠一骑破关门,入主丹州府。汪少力的六万余部队撤到了允州,旗帜正好立在江国七州的中央地带…………

离都,江皇宫。

“陛下,不可再战了!与南阳王议和吧!身侧群狼环视,不可再耗国力。”老丞相王祥率一众文臣祈求江太子罢兵。

“臣等附议!”

一众武将也与文臣站在同一战线,再不平复民怨,刘氏亡国不远矣!

刘仲昌看到此景想到了昨日,文臣各个激愤,武将比比请缨,如今这是怎么了?将所有的罪过都归结在朕身上吗?

“退朝!”

决策者必须为后果承担责任,如果当日刘仲昌不主战的话,也不会有文武官员应和刘仲昌,所以今日这个局面怪不得旁人。

宫殿外,王祥与霍南道并肩同行。

“丞相大人,你可觉得如今的局面有些诡异?”霍南道问道。

“你是说卫帅吧?”王祥苦笑摇头。

“你也有这种感觉吗?”

“不是感觉,是知道。老夫和卫帅同朝为官三十载,当年先皇请卫帅出山之景,老夫还历历在目。

记得卫帅曾对先皇说过:他可造势,也可灭势,即可成就盛世之景,也能倾刻间带来灭国之害。

卫帅问先皇如何抉择?先皇笑道:你说有本事就造就盛世之景,再毁给朕看。”王祥也以为这是一句玩笑,毕竟三十年来卫帅中兴江国盛世,谁曾想他会在先帝崩驾之后,亲手灭掉自己一生的心血。

霍南道沉默了,卫元卿非他所及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