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非常女上司 > 864. 大势已去

非常女上司 864. 大势已去

作者:易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4:00 来源:笔趣阁

第1030章大势已去

我想了想,说:“是不是……因为你对我一直高度信任,对我带着极高的期望,你希望我能主动将那晚酒场的情况向你汇报!”

“总算你还没有糊涂到底……不错,我对你一直是十分信任的,我一直就把你当做我最信任的人,值得信赖的部下,我一直就在的等你来找我主动汇报那晚酒场的情况……

“我以为你一定会来找我的,我以为你会记住我曾经叮嘱你的话……可是,我一直没有等到你,一直就没有……直到现在,如果我不主动打电话叫你来,或许你还不会来我办公室的吧。”孙东凯的声音里又带着失望的语气。

“我……那晚喝完酒,我就把酒场的事情忘记了,时候虽然模模糊糊记起了一些,可是,我不能确定是否准确,不能确定是否真实,还有,那晚在酒场上,苏主任也说了,大家都是酒后的话,不必当真,不要外传……苏主任是领导,他的话我也不能不听啊……”我语无伦次地说。

“混账……你怎么那么晕,苏定国的话你能听,我的话你就忘记了,苏定国是领导,我就不是领导了?你眼里到底谁是真正的领导?你眼里到底还有没有我?”孙东凯火了,伸手不轻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苏定国那话是酒场上打圆场的,他的话你能当真吗?那晚唐亮在酒场上大放厥词,那些话的严重性你就没觉察出来?

“这么重要的情况,你心里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算你当时喝多了,凭你的酒量,还不至于醉到那种程度吧?我曾经反复叮嘱你要你及时给我汇报一些事情,你难道都忘记了?”

我低下头,不语。

“我很满意那晚酒场的整个详细过程我当晚就知道了……你们什么人在酒场上讲了什么话,我都知道的一清二楚,而且,据我听到的现场声音,你当时似乎还没有醉到你说的程度……可是,我又很遗憾,因为这情况不是从你那里得到的,而是其他人事后及时汇报反馈上来的。”

从孙东凯的话里,我听出来了,果然是曹腾用手机录了音,将录音提供给了孙东凯。

至于他是亲自提供的还是通过曹丽转交的,我就不得而知了。

我同时又很奇怪,曹腾这次立了功,怎么调整干部的时候没有提拔他一下呢?他亲手扳倒了唐亮,起码也可以给他一个新闻旅行社的副总干干啊?难道,孙东凯是不想立刻就封赏做的太明显?

“那晚参加酒场的好几位同志都是那么具有政治觉悟,那么有组织纪律性,那么有领导意识,都能先后将情况及时通过不同的途径汇报到我这里,最迟也没有超过昨天的,而你,直到现在,还在给我磨洋工……易克,你说,你让不让我失望?”孙东凯又带着恼火的语气。

一听这话,我的心里不由打了一个寒噤,原来往上汇报那晚情况的不止曹腾一个人,还有其他的。只是曹腾可能汇报的最及时最具体,其他人的汇报虽然显得有些多余,却也及时在领导面前表了忠心。此时那几位的汇报作用不重要,行动才最能说明问题。

想到参加酒场的那几位老总,想起当时大家的言行,我的心里突然感到了一阵恐惧,还有深深的悲哀。

我此时知道大势已去。

我低下头:“孙书记,我错了,我检讨,我缺乏起码的政治觉悟,缺乏起码的组织纪律性,缺乏起码的领导意识,我辜负了你对我的信任,我忘记了你对我的叮嘱,我太缺乏政治敏感性了,只顾喝酒玩没有将你对我的叮嘱放在心上,我也不该讲那晚苏主任告诉大家不要对外说的圆场话当做真事……总之,我错了……你狠狠批评我吧。”

我信口开河开始了深刻的检讨。

我的语气和表情都显得很诚恳。

我讲了一通之后,孙东凯的脸色似乎渐渐有些好转,声音也有些缓和:“事情已经过去了,我宁愿相信你的检讨是真诚的,我宁愿相信你是真的意识到自己错在了哪里,我宁愿相信你是真的酒后脑子断了片子,我宁愿相信你是真的因为疏忽和大意而没有给我及时汇报,我宁愿相信你是真的把苏定国的话当了真,毕竟,你刚进入官场,经验还不丰富,认识还不深刻……

“知道自己错了,那就好,我对你还是没有彻底失望彻底放弃的,不然,我也不会叫你来谈这次话……说到底,我对你还是信任的,我对你还是不会放弃的,我对你还是充满期望的……我希望,今后,这样的事不要再发生,我希望,你最终不会辜负我对你的一片厚望。”

孙东凯的话似乎原谅了我,又似乎是在告诫我,还似乎是在安慰我。

“嗯……”我使劲点点头:“经过你这一次教育和提醒,我以后就有数了!”

“我知道集团的中层经常私下聚会喝酒,有些人会酒后会发牢骚,会说一些不该说的话……告诉你,你们中层的很多聚会,基本都不会瞒过我,在酒场上讲了些什么,我要想知道,很快都能知道……

“甚至,酒场还没结束,我就能知道酒场上什么人说了些什么话……毕竟,我们的中层干部,很多都还是有政治觉悟的。”孙东凯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得意,似乎又在警告和提醒我。

我的心里又打了一个寒噤,觉得有些可怕。

孙东凯语重心长地说:“这次集团中层干部的局部调整,是很有必要的,我要把最合适的人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唐亮这个人,我不能说他平时的工作干的不好,但是,就如我在刚才的大会上讲的,再有能力的人,也必须要听话,脑子里要有领导,要有服从意识,要管住自己的嘴巴,不听话的人,对我不忠的人,我是绝对不会用的……

“你是我亲手提拔起来的中层干部,对你的今后,我充满期待,我希望你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要深刻意识到自己的政治命运自己的政治前途掌握在谁手里……这次你考入体制内之后迅速入党提干,速度之快,在集团里都是史无前例的。

“当时集团党委内部也有一些党委成员提出异议,认为资历太浅,提拔太快,只是因为我力排众议,坚持要提拔你,你才会有今天……所以,我希望你脑子里能有清醒的认识,明白我要这么做的缘由,明白我坚持要重用你的一片苦心。”

“嗯,我明白!”我点头:“我能有今天,我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心里对孙书记一直是心怀感激的,深深的感激。”

“集团是市委直属单位,集团实行的是党委领导制,我是党委书记,我就是集团党委的领导核心,集团的一切,都必须要在我的领导下,这是不容置疑的!”孙东凯又说:“易克,你步入官场时间很短,很多官场的东西,或许你还摸不到道道,今后,有机会我会慢慢给你灌输的,当然,你自己也要主动去学习去领会……在官场,站队极其重要,千万不要站错了队,跟错了人。”

我忙又点头。

“除了站队,还要学会察言观色,学会领会领导意图,学会正确领会领导意图!这一点,尤其重要,同样很关键……在这一点上,我看你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在这一点上,虽然曹腾目前的位置没有你高,但是我看他比你体会地深,领会地好,你不妨好好学学他这方面。”

孙东凯的话和苏定国那晚的话如出一撤,我不由心里一动。

“小易,你知道为何要正确领会领导意图?”孙东凯说。

我摇摇头:“不知道!”

孙东凯说:“那我告诉你……做为一名体制内工作人员,说是领导的‘耳目’、‘外脑’也好,说是领导的‘手臂’、‘脚掌’也罢,总之,就是要围绕领导这个‘大脑’、‘核心’来动作。做为部属,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是要诚心诚意辅助领导作出决策、尽心尽力完成领导交办的所有任务,全心全意听领导的话。这一切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准确领会理解领导的决心意图,贯彻执行领导的决策部署。能否做到这一点,是衡量一名部属是否成熟、称职的重要标准。”

我点点头:“哦,我明白了!”

似乎不等以后有机会,孙东凯现在就开始给我上官场课了。

孙东凯微微一笑:“那你知道什么是正确领会领导意图?”

我又摇摇头:“不知道!”

孙东凯说:“那我继续告诉你……所谓领导意图,就是领导在部署工作时的精神实质,希望达到的目标效果。领导意图,既反映了领导对某项工作的思想和要求,又体现了其独特的领导艺术、思维方法和处事原则,往往具有切中要害、揭示规律、触及本质的特点。只有把领导意图理解准、领会透,作为部属在出谋划策、具体落实的过程中,才会感到靠谱、上道、顺劲。

“但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部属提建议、办事情,要么把领导意图搁在一边,要么理解不深、把握不全,要么鹦鹉学舌,要么不琢磨事只琢磨人,这些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正确领会领导意图……特别是领导有时候对自己特别信任的下属会部署特别的任务,这就更需要下属去用特别的思路去领会和贯彻落实。”

我做恍然大悟状:“哦……经你这么一点拨,我懂了。”

第1031章功夫不错

孙东凯继续说:“领导意图,可以看作是领导的决心意志、前进方向,甚至是领导的权力象征。正确领会领导意图,看似浅显简单,实则深奥复杂。能够在一时、一事上做到正确领会领导意图不难,难的是在时时、事事上都能做到正确领会领导意图。”

我专注地看着孙东凯,孙东凯站在自己的立场说这话,虽然显得有些独断,却也不无道理。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位置决定眼界。从职责范围上讲,领导负责管‘面’,管理层负责管‘块’,执行层负责管‘线。如果把一个组织比作金字塔,领导处于塔尖位置,他可以环顾四方,一览无余;作为部属,则处于塔身的某一侧面,视野受到限制、判断会打折扣。

“再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领导是站在井口观天,部属是蹲在井内望天。由于所处地位、所拥有资源、所承担责任的不同,注定领导与部属在视野高度、思维角度、判断尺度等方面都存在客观差异,比如我,比如你,就是这样。”孙东凯继续说。

我点点头,觉得孙东凯说的不无道理。

孙东凯还是第一次正儿八经给我灌输这些东西。

孙东凯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然后又说:“从客观上讲,作为领导,我现在有深切的体会,领导比部属更了解全局,知道哪些是重中之重,哪些是细枝末节;领导工作经验更丰富,看问题更透彻。从主观上讲,领导承担决策的风险,所以他对待决策可能最认真。一旦决策失败,领导首当其冲地要承担责任,而不能像部属那样,成功了可以邀赏,失败了可以推诿。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领导作出决策的正确率要远远高于部属,对这点毋庸置疑。在领导决策前征求意见时,作为部属可以畅所欲言,而领导一旦定下决心,或者否定了你的意见再让你执行时,你就必须执行。理解了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这就是负责精神、全局观念。不理解的或有缺陷的,作为部属可以慢慢领会、消化,可以逐渐完善、发展,但决不允许怀疑、否定。

“这是作部属的职责、本分,也是工作的原则、纪律。如果敢对领导意图说三道四、评头论足,挑战领导的权力、权威,既说明这个部属素质低,跟不上领导思维,又说明见识浅,不能适应本职工作,也说明不懂事,离边缘化不远了。”

“嗯……”我点头。

孙东凯说:“小易,你说,作为部属,对领导最大的支持和负责表现在哪些地方?”

我想了想,说:“当然是在行动上!”

孙东凯摇摇头:“错!”

“那是……”

“作为部属,对领导最大的支持和负责,不是表现在语言上,也不是表现在行动上,而是表现在思想上。”孙东凯说。

“哦……思想上……”我一时似懂非懂。

“是的。”孙东凯点点头:“当领导作出一个事关重大的决定时,最好最优秀的部属,不是执行最彻底的部属,而是看得更通透、理解最到位的部属。有的人表面上应承得很畅快,有的人行动上落实的很痛快,但是思想上并没真正认同,于是手上边做心里边打鼓:这样做到底行不行?肯定不行,做了也是白费力,那干脆就马马虎虎、敷衍应付吧!

“思想上先打折扣,行动上三心二意,结果不用说,肯定做不好。做不好还不认为是自己的错,认为这件事本来就不应该做,是领导让做的,所以才导致如此结局。所以说,要谈拥护、支持领导的工作,就必须先对领导意图从思想上保持高度的信服与一致。”

我凝神看着孙东凯。

孙东凯似乎来了谈话的兴致,接着说:“在官场里,每个人都是从基层一步步爬上来的,我也亦然……从我在官场破怕滚打多年的体会来说,领导所发出的指令、所思考的问题,一般具有政治性、全局性和长期性。家有三件事,先拣急的做。工作繁杂,首要的就是善于分析和抓住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

“别人的事,自己的事,再多再忙的事,要把领导决定和交办的事当成最重要、最紧急的事。这不仅是个排序先后的问题,也牵扯到力量、时间、财力等资源的统筹调配,是大局意识、中心意识、服从意识的具体体现,是在明确体制内工作特点前提下的一种积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对领导做出的决心决策和交办的工作任务,要像《把信送给加西亚》中的罗文中尉一样,不提条件、不打折扣,自我加压、想方设法,有不达目标永不罢休的意志,有面对挫折和困难不推诿退缩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化消极被动的应付为积极主动的自觉,把领导的决心意图全面彻底地贯彻下去。”

平心而论,孙东凯的话还是有水平的,我不由心悦诚服地点点头。

孙东凯看我听得全神贯注,脸上露出满意的笑,继续说:“常话道:千人千面孔,万人万脾性。这些年,我跟过的领导也有好几个,领导的意图,有时候表达得比较明确,有时候却十分隐晦模糊,有时甚至只是某种指向语气、肢体语言甚至心理语境。

“比如,领导对某个事情或问题已经有所思考,但不好明确表态,这时可能选择一种模糊的表达方式。领导签上一个名,或者画上一个圈,这是什么意思,是表示同意还是不同意?这就需要慢慢去体味。还比如,领导交代任务,就是简单的几句话,一时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你对领导意图似懂非懂,也不多问,便凭想当然办事,结果事办完后很可能与领导的要求南辕北辙,费力不讨好。

“作为部属,必须善于观察和把握领导的工作方式和做事风格,要考虑他为什么定下这个决心意图,为什么做出这个决策部署……这些就需要你具有很强的察言观色的能力……说实话,据我平时的观察,曹腾虽然做业务的能力不如你,但是在这方面,却似乎要胜你一筹。”

孙东凯再次提到了曹腾,似乎,经历了这次唐亮的事情,孙东凯对曹腾好感增加了很多。曹腾的功夫果然没白费。

孙东凯接着说:“我以前跟着领导做下属的时候,在接受领导交代的任务后,不是匆忙动手,而是首先把领导关于此项任务的意图搞清楚,把任务的性质、目的、要求搞清楚,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一般来说,领导交代的事项,大都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内容——办什么事?二是时限——什么时间完成?三是要求——工作标准、注意事项等。

“在接受领导交办的事项时,一定要把这三个要素搞清楚。当领导交代的任务比较凌乱时,要用三个要素加以归纳整理;当领导交代的任务过于简单时,要用三个要素加以发挥完善,简要地口述自己对任务的理解,得到领导认可后再行动;当领导交代的任务超越客观实际,难以完成时,要用三个要素加以调整,并提出自己的意见供领导参考。通过把握三要素,为正确把握领导意图奠定基础。”

“那要是领导对这三要素也说不清楚或不说清楚呢?”我忍不住问了一句。

孙东凯微微一笑:“这样的话……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领导顺口一说,并没有真正形成决心。遇到这种情况,你就拖着吧,这就是所谓的‘垃圾性工作,干不干、早干晚干都行;另一种是领导因为某种原因故意不能说的太清楚。对这种情况,要善于从一些平常看起来无足轻重、不痛不庠的事情上面,站在领导的角度揣摸出其真实意图。

“因为,凭领导的智慧和阅历,他一般不会去做任何毫无意义的表面文章。即使是一些看起来是形式主义的事情,哪怕是仪式性的、象征性的事情,只要领导公开着来做,就一定有他深刻的道理。领导很多不为常人理解的行为,实质是一种指引、一种促动,只是有些部属往往看不到更远的方向和前方的目标罢了。”

听孙东凯如此说,我不由有些佩服他了,孙东凯能在官场里混到这个位置,确实不是个脓包,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孙东凯最后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小易,你今后的路还有很长,你的政治生命前景是很光明的,我今天只是抽空和你谈的这些,你一定要认真领会和体会……不客气地说,这些都是我的经验之谈……虽然在理论上未必能站得住脚,但是在实践上确实经得起检验的。”

听孙东凯一席话,我不由受益匪浅,看来,今天被孙东凯叫来挨训,还是有收获的。

同时,我也感觉得出,孙东凯虽然在唐亮的事情上对我很有意见,但是他并没有将此事上升到敌我矛盾的程度,还是当做人民内部矛盾来解决的,也就是说,他对我还是信任的,毕竟,我对他有“救命”之恩,那次四哥装作杀手吓唬他差点要了他的命,要不是我,他或许以为自己真的就完蛋了。

他如果真的打算放弃我,就不会和我说这么一番苦口婆心的大道理了。

我不由又对孙东凯说了一番感谢的话,同时再一次对对那晚的事进行了检讨,又鲜明地表明了自己坚决跟着他干的态度。

孙东凯似乎彻底解除了对我的疑虑,似乎不再失望了,似乎对我的表态很满意,笑眯眯地又勉励了我一番。

当然,他对我的信任到底能到什么程度,他如此给我灌输这些大道理的用途到底是为了我还是为了他自己,只有他心里知道。

回到办公室,我点燃一支烟,边看着窗外边思索着今天见孙东凯的事情,想着他和我谈话的内容甚至语气以及神态……

第1032章肉中带刺

正在这时,曹腾进来给我送一份报告。

我放下报告,看着曹腾,突然笑了下,说:“曹经理,你做我的下属,真是可惜了,屈才了。”

曹腾微笑着:“易总何出此言呢?此话莫不是在讽刺我?易总讲话可不带这么打击人的。”

我说:“不是打击你,也不是讽刺你,我是由衷地夸赞你……我是真为你感到可惜,这次集团局部中层调整,怎么就没提拔一下你呢?我觉得啊,起码这次应该提拔你一个中层副职的,起码你也该到新闻旅行社去做副总才是……”

我这番话说得毫不客气,显然是肉中带刺。

曹腾似乎毫无觉察我话里的意思,呵呵笑起来:“哎——可惜啊,易总,你不是集团领导,你要是集团领导的话,我说不定还真提拔了……看来,我该祝福易总早日提拔到集团领导的位置啊,到时候,我就可以跟着沾光了。”

我不由又笑起来:“曹兄啊,你的心理素质真好……我可是真的不由要佩服你了。”

曹腾笑得更加自然了:“易总夸奖,其实易总的心理素质大大强于我……我是不管哪一方面都比不过易总的。”

“未必吧……曹兄此言可真是谦虚过度了。”我说:“起码你的手机就比我的功能多。”

曹腾面不改色:“易兄喜欢我的手机,那没问题,改天我送一部新的和我一摸一样的手机给你……说真的,易总你的手机看起来确实也太寒酸了,和你老总的身份确实不大匹配,确实该换一个了。”

“别……我这人有恋旧的习惯,还是不换的好,再说了,我怕换功能太多的手机,功能多了,我怕会干一些见不得人的事情!”我说。

“呵呵,易兄多虑了,咱们都是光明磊落之人,就是用功能再多的手机,也不会干见不得人的事情啊!”曹腾笑着。

我看着曹腾,点点头:“行,曹兄,你这话说的好,我赞同!不错,你我都是光明磊落之人……哈哈,光明磊落啊……咱们可从来都是不做亏心事的,对吧?”

“易兄此言极是……我甚为赞同!”曹腾点头,似笑非笑着。

我看着曹腾镇静自若的笑脸,心里却不禁涌起一股寒气。

第二天,唐亮要到生活基地去报到,我在城外的一家偏僻饭店为他践行。

为他践行的,只有我自己。昔日那些和唐亮称兄道弟的同事,一个都不见了踪影。

人走茶凉啊!

患难之时见人心。

我选在城外的这家偏僻饭店为他送行,也是无奈之举,我不想让人看到我和他在一起喝酒。

我们二人对桌而饮,我点了慢慢一桌子的菜。

我心里或多或少对唐亮有些歉疚之意,或许,我那晚要是不答应苏定国的邀请,唐亮就不会有此遭遇。

同时,我的歉疚还来自于昨天我在孙东凯办公室的表现,我似乎在孙东凯面前昧着良心说了不该说的话。

饭店有些简陋,但我还是点了满满一桌子的菜。

唐亮对我专门给他送行深为感动,和我大口喝了几杯酒,然后握住我的手,用力地摇晃了几下,说:“易老弟,谢谢你,谢谢你在这个时候来给我送行,我唐亮没有看错你,你果然是个仗义之人……今天老弟给我设的这个酒场,我唐亮没齿难忘。”

说完,唐亮举杯痛饮。

接着,唐亮将手里的空杯子猛地摔到地上:“啪——”酒杯摔得粉碎。

唐亮抹了抹嘴唇,然后看着我说:“易老弟,今天你来作证,我唐亮喝完这杯酒,从今后再也滴酒不沾……从今天起,我唐亮彻底戒酒了!”

我看着唐亮,深深地点了点头:“唐大哥,你能意识到自己的缺陷,也不枉小弟为你送行一场!酒是好东西,但是,也会误事。”

唐亮站起来,走出酒店。

我也走出去。

唐亮站住,对我说:“老弟,我走了!”

我说:“唐大哥,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我就不再往前送你了!到了山里,你多保重!”

唐亮冲我抱拳作揖:“兄弟,能认识你,能和你结交,是我唐亮的福分……感谢的话大哥就不说了,不过请你老弟记住我的一句话:老弟飞黄腾达之日,大哥我会在深山里为你祝贺,今后,只要老弟有用得着我唐亮的地方,大哥我万死不辞,甘愿追随老弟效鞍前马后之劳。”

我大为感动,握住唐亮的手:“唐大哥,我会记住你的话,你是个有本事的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你现在的挫折,只是暂时的,你还会回来的,等你回来,我会亲自为你接风!”

此刻,寒风吹起,周围干枯的树林发出瑟瑟的声音,这场景颇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苍凉和悲壮。

唐亮的眼睛亮晶晶的,紧紧咬了咬嘴唇,没有再说什么,接着转身大步离去……

目送唐亮远去,我回到酒店结了帐,然后打算离去。

此时,在我的故事里,我以为唐亮只是一颗转瞬即逝的流星,我并没有想的更远更多。

我开车往回走,刚绕过山道的转弯,接着就看到一辆车停在路边,一个穿着风衣的人正两手放在风衣口袋里默默地站在车旁看着我车子开过来的方向。

这是秋桐!

我忙停车下来,走到秋桐跟前。

“你来送唐亮的。”秋桐轻声说,目光看着远处的山林。

“嗯……”我点点头。

“我知道你会来送他的。”秋桐又说。

我一时没有说话。

“除了你,集团没有人会来送他……也没有人敢来送他……”秋桐又说。

“但是,你也来了……你来了,为什么不过去?”我说。

“是的,我来了,但是,我只想看着他静静离去,我不想过去打扰他,准确地说,是不想过去打扰你们,不想破坏你们之间的气氛。”秋桐说:“所以,我来了,但是我没有过去……或许,我不过去比过去对他对你们来说更好一些。”

我轻轻叹了口气。

“有的人走了,还会再回来,有的人走了,就永远也回不来了。”秋桐郁郁的目光看着远处萧瑟的山林,喃喃地说。

听着秋桐的话,我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一句话: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我们都沉默了,远处隐隐传来阵阵山林呼啸的声音,苍茫的天空里,一只孤单寂寞的苍鹰振翅在山顶盘旋……

半晌,秋桐说:“我们走吧。”

我和秋桐上了车,离去。

关于唐亮的故事,似乎可以暂时告一段落了。

当然,只是似乎!

唐亮之事,看起来似乎只是个独立事件只是个小插曲。

但如果真的这么想,那就大错而特错了!

有些当时看起来很简单不足一提的小事,却往往能在后来产生巨大的深远的影响。

唐亮风波刚刚过去,集团内部一场新的权力斗争很快又拉开了帷幕。

这次斗争集团内外有多人主动介入或者被动卷入,其中核心人物是:曹丽、苏定国,还有秋桐!

当然,作为本故事男主角的我,在本次斗争中自然是不能做壁上观的。

妈的,想想很有意思,故事里发生的任何事,都有我的影子,没有我不掺和的。

其实再想想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我要是不听见看见掺和一下,发生的那些事还怎么讲出来呢?

所以,不管大事小事好事坏事荤事素事,我的参与是必须的。

唐亮事件结束后的第三天,秋桐要去省城参加全省宣传系统先进个人表彰大会。

托曹丽和大健的福,秋桐在春节前的年货采购事件中因祸得福,不但没有进去,反而由关云飞亲自钦点收获了市级省级和全国先进个人的荣誉,这次秋桐先去省城参加全省宣传系统表彰大会,然后接着要去北京参加紧接着召开的全国报协发行协会的先进表彰大会。市级先进大会早已开完。

一同去省城的,还有关云飞和孙东凯。他们不是去领奖的,是作为市宣传部门的领导和获奖单位的负责人去参加会议的。本来这个省级先进名额是孙东凯的,但是在关云飞面前,他“主动”让了出来。但同时,集团还有个集体先进的奖项。

陪同他们去省城的,关云飞的秘书、曹丽、苏定国和我。

关云飞的秘书和曹丽去是作为关云飞和苏定国的随从人员,我和苏定国去是领行业分类集体项目的奖项。

其实我去不去都可,只是孙东凯提出要我去,既然他提出来了,那我就去。

看去来,我貌似是去打酱油的,只是没有提着酱油瓶。

去的时候分别带了三部车,关云飞和秘书一辆,孙东凯和曹丽一辆,我和秋桐还有苏定国一辆,四哥开车。

到省城住宿的时候,关云飞和孙东凯都是住单间,关云飞的秘书和驾驶员一个房间,曹丽和秋桐一个房间,我和苏定国一个房间,四哥和孙东凯的驾驶员一个房间。

有关云飞在,我其实不用担心孙东凯和曹丽会对秋桐捣鼓什么见不得人的龌龊手段,孙东凯再没数也不敢这么做。

事实也是如此,在省城的一切都很顺利,第二天召开了表彰大会,各个奖项都领完了,会议也圆满结束。在会上,秋桐还代表获奖先进个人做了精彩的发言,博得与会者一致的掌声和赞扬。

会议结束后,秋桐接着要去北京参加第二天就要举行的另一个全国报协发行协会的会议,本来是她自己去,早已订好了机票,只是沈阳机场被大雾笼罩,大量航班延误,她订的那个航班干脆取消了。飞不过去,又抓紧联系火车,结果是一周内的坐票都没了,更别说卧铺了。别无他法,只有开车去。

四哥于是开车带着秋桐直奔北京,剩下的我们于当日下午往回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