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诸天冥海 > 第一百五十三章 进退之间

诸天冥海 第一百五十三章 进退之间

作者:枫海明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5:38 来源:笔趣阁

县城内的厮杀很快就结束了,破城时黄巾军几乎都处于癫狂状态,那一千多看守城墙的县兵,以及县尉带来支援的近千人,能逃得性命的屈指可数,都在狂热的黄巾军追杀下,被砍得支离破碎。

没了这些正规军打头,城内剩下的抵抗力量寥寥无几,完全挡不住精神亢奋的黄巾军。

在赵空的暗示下,黄巾军分成四百人一伙,将城内的世家豪族一家家查抄,收敛钱粮和奴仆。

赵空固然想要世家人才支持,但以他现在的身份根本不可能。

首鼠两端只会两面不讨好,至少在黄巾军席卷天下之际,他必须得有个黄巾渠帅的样子。

芜湖县地处江水沿岸,是南方少有的富庶之地,赵空固然不缺金银,但对于粮草、人口却很在意。

等到留守大营的两千黄巾军进城接手防务,单是从世家豪族抄出的仆役,居然就达到一万多人!

要知道芜湖县明面上的人口也才六万多人,虽然这些仆役基本都会被各大世家瞒报,但这数字也确实惊人了一点。

不过这一万多人里,真正的青壮只有三千左右,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孺,让赵空有些头疼怎么处理。

要是普通的黄巾军,自然是全部裹挟带走。

但赵空知道这么搞根本没前途,可要他放弃到手的人口,那也是不可能。

“要不还是先去台岛发育吧,射雕世界在那待了八年多,一切资源环境都熟悉得很。”

赵空坐在县衙里一番思索,觉得还是先找个地方种田才是上策。

“运人的船只倒是好办,不带超凡力量的大型沙船,一千积分就能买到一条。”

“挤一挤能装上千人和他们的生活物资,但现在没有巨鲸帮的底子,想找到大量合格的水手,可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想到这里赵空不禁有些发愁,轻轻拍了拍桌子,让值守的亲卫将刚逮到的芜湖县令带了进来。

这位张县令大约四十多岁,身材高大,容貌儒雅,属于这个时代典型的官样。

不过此时这位百里侯却有些不堪,只见他面色苍白,双腿颤颤,等被身后的黄巾军推到赵空面前,连一句话都还没说,就先扑通一声跪了下去,连连叩头。

其实也不能全怪这位张县令,随着北方各州糜烂,黄巾军的恶名也越传越响。

今天某某郡守被烹杀鼎中,明天某某都尉被剜心吃肉,反正是怎么吓唬人怎么传。

况且这位张县令本身就不是正统士人,而是因为和十常侍张让沾亲带故,才能拿到芜湖县令这个肥差。

不过此人倒也不是无能之辈,在芜湖县就职三年多,与当地世家打成一片,丝毫没有因为阉党身份而被排斥。

倘若没有爆发黄巾之乱,以他的能力和张让的臂助,未来混个一郡太守也不是不可能。

“起来吧,本渠帅有事情要问你,只要老老实实的回答,我自然不会杀你。”赵空板着脸对张县令说道。

“只要是下官知道的事情,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张县令如同小鸡啄米一般连连点头应承。

“嗯,芜湖县地处大江附近,县内因该有不少会操船掌舵的人吧?”赵空直奔主题,问起水手的事情。

虽然这个时代的船只,与赵空要买的巨型沙船不太一样。

但当年在射雕世界的时候,赵空闲暇之余,几乎学过海船上的所有岗位。

再加上他对华夏近海气候了如指掌,教导常年在水上吃饭的水手操控新船,自然不是什么难事。

“有有有,我们县内的渔民相当多,少说也有一两千人,加上一些跑船运货之人,估计能有三千左右。”

张县令连连点头,慌不迭的向赵空汇报道。

听到有这么多的熟手,赵空顿时松了口气,沙船算是古代海船里最容易操控的船种之一,大部分岗位其实都可以由新人客串。

能有三千左右的水上熟手,再配合四五千不晕船的新人,完全能驾驭二三十艘大型沙船。

这个季节从长江出海到台岛北部,顶多十天就能跑个来回,每次大约能运两万多人,一个月就能把整个芜湖县的人全部转移。

不管出于哪个方面考虑,赵空都不能快速统一天下。

而一旦变为持久战消耗战,人口就成了胜负的关键。

所以哪怕这些人都不愿意迁移,赵空就是拿刀驱赶,也要逼着这些人去他的根据地。

“嗯,等会儿你带我麾下士卒,去将县内渔民和跑船之人都召集起来。”

“每人先发十两银子的安家费,我要他们和我跑一趟远门,不管同不同意都得跑!”赵空随意的向张县令吩咐道。

这次从县衙和世家手中抄到不少银子,赵空做事向来大方,直接将一半的缴获,发给了参战的黄巾军,让全军上下对他这位渠帅越发崇敬。

剩下的银子他也没打算留太多,此刻为了能取信那些渔民,让他们认认真真的干活,赵空自然选择了最简单的手段——砸钱。

一般的渔民三年都不一定能挣到十两银子,能存下来的就更少了。

现在赵空不但先发十两银子的安家费,还承诺事后会有额外的赏赐。

如此豪奢的手段,让这些常年被官府盘剥的渔民,连眼睛里都在冒金光。

至于黄巾军的反贼身份,这些渔民水手反而不太在意。

随着天灾**不断爆发,官府对他们这些人下手越发狠辣,一个个被逼的都快去当水匪了,哪里还会在乎帮黄巾军干活?

所以三千多名被召集的水手,几乎都是第一时间就答应了下来。

将安家费交给同来的亲人,依照赵空的安排,全部前往江水沿岸,准备接收新船只。

除了这些渔民,赵空又从麾下的黄巾军里,抽调了三千名会水的士卒,协助这些渔民一起掌船。

丹阳郡地处江南,水网密布,陈败在这里起事,军中的旱鸭子自然不多。

再加上半强迫半招募的两千多会水平民,仅仅五天时间,赵空就凑够了三十条沙船的水手。

这时候江匪水寇还没有后来那么猖獗,顶多也就两三百人一伙。

沿江的水军虽然实力不弱,但现在黄巾军在各地肆虐,吴郡和广陵的水军,都被召集去了岸上协防,至少这几个月内赵空的船队都比较安全。

“不过水军还是得组建起来,希望这些家伙能学快点吧。”

未来十年赵空的基本盘都在海上,如果没有一只强大的海军保驾护航,很多事情都将难以处理。

所以赵空才在兵力还比较紧张的时候,抽调出三千士卒协助那些水手掌船,好作为将来的海军种子。

随后一段时间,赵空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船队上。

那三千多名常年架船的渔民水手,很快就学会了沙船的操控方式,另外五千多人虽然学得较慢,但也能打打下手干些力气活。

等到四月初黄巾声势达到巅峰的时候,赵空终于带着这只庞大的船队,开始第一次远航。

航海终归和在江水上行船不一样,即便是近海地区航行,风险也同样不小。

所以赵空宁愿将大军托付给吴旭和黄朗掌管,也要亲自带着船队跑一趟台岛,算上船员三万多条性命,由不得他不重视。

况且经过了酣畅淋漓的胜利,以及赵空大秤分金的豪爽,现在这只黄巾军对他的忠诚度高到惊人。

即便吴旭想玩什么花样,估计连他自己的那一千多人,支持的都不会有多少。

赵空这次领军去台岛,特意带上了一个预料之外的俘虏,也是他来到三国世界,见到的第一个历史名人——蔡邕。

七年前蔡邕因为得罪了宦官,被迫远避江东,平常大多待在吴郡,最近因为一些私事才来到丹阳。

却不想遇上了黄巾起义,被迫滞留在了芜湖县,直到被赵空意外俘虏。

对于蔡邕这个人,赵空还是很有兴趣的。

虽然这老家伙理政能力一般,更不会带兵打仗,但他教徒弟却很有一手,门下出了不少人才。

赵空目前严重缺乏基层官员,像蔡邕这样的好老师,他自然想要拉拢住。

而且蔡邕也不是那种死脑筋的迂腐之人。

董卓强迫一番便能让蔡邕出仕,在被王允连环计坑害后,蔡邕更冒死为他吊丧哭泣,赵空不相信自己的手段,会不如董卓那个西凉莽夫。

“伯喈先生,这幅兰亭序集可入您法眼?”航海途中闲暇之时,赵空便来到蔡邕的房间,找他闲聊起来。

“陈渠帅,这位王羲之到底是何人,如此登峰造极,别具一格的书法,老夫不信他是个无名之辈?”

蔡邕见到赵空,立刻心急火燎的迎了上去,向他仔细询问起来。

交给蔡邕的兰亭序集,是赵空之前一千连抽中获得。

这幅字虽然没有任何超凡力量,却也被万界商城认定为二阶奇物,倒是让赵空颇为惊异。

想要让蔡邕效力,单凭武力威胁显然还不够。

董卓再乱来他也是朝廷高官,而赵空现在只是个反贼,根本没资格招揽蔡邕这样的天下名士。

所以赵空选择了怀柔的手段,投其所好拿出兰亭序集,果然把原本拒绝沟通,好感度为负的蔡邕,刷到至少能心平气和交流的地步。

“伯喈先生,这世上你不知道的事情还多着呢,中原只是大九州之一的赤县神州,海外还有无限风光,风流人物数不胜数,只有井底之蛙才会妄自尊大。”

关于异世界的事情,赵空肯定不可能说出,但阴阳家大才邹衍,曾经提出过大九州论。

据他的那番理论,中原之外还有八处与神州类似的地域,正好可以给赵空拿来掩饰异界之事。

“阴阳家的大九州论?陈渠帅难道是阴阳家的当代传人?”

蔡邕这几天和赵空交流过几次,发现对方的学识和眼界绝非凡俗,根本不是农民出身的黄巾军。

此刻又听赵空说起大九州论,便误以为他与阴阳家有关。

诸子百家虽然在武帝之后一直被打压,但类似阴阳家这样的大派,依然传承不绝。

不过这些阴阳家的传人,在出仕无望后,大多选择了与道家、神仙家合流,组成了遍布天下各地的道教。

而黄巾军的根源,便是南华老仙传下的太平道,蔡邕猜测赵空出自阴阳家也不算毫无依据。

赵空轻轻一笑,没有否认蔡邕的猜测,虽然陈败和阴阳家没有一毛钱关系,但赵空确实需要一个够档次的身份,阴阳家的传人也算是个不错的名头。

而且不同于墨家、法家,阴阳家和儒家并没有太大冲突,不少大儒都会学一些阴阳家的经典。

“阴阳家已经没落多年,这个传人身份可没多少用处。”赵空自嘲一笑,装作不在意的对蔡邕说道。

“伯喈先生,您这次前往台岛,恐怕数年都难以返回,与其荒废时间,不如替我教导一批学生。”见蔡邕脸色微变,赵空又继续说道:

“不提金银之类的阿堵之物,除了正常的生活待遇外,每月陈某给先生一本海外的经典作为薪资,每教出一名合格的官员,额外再赠送先生一本,您看如何?”

听到这里,蔡邕脸上也不由松动了些,微微叹息道:

“陈渠帅,你的才学不在邕之下,何必做这反贼的事情,别看现在黄巾军席卷天下,一旦天子真正下定决心,张角三兄弟能不能挺过今年都难说。”

赵空有点惊奇的看着蔡邕,没想到这老家伙还挺有眼光。

黄巾起义确实是年底之前就被扑灭,张角、张宝、张梁也很快就兵败身死,虽然残余的黄巾军依然大量存在,但却已经难成气候。

在天下官员大多惶恐不安的时候,已经远离政治中心近十年的蔡邕,居然还能有这样的见识。

看来他教出顾雍、王粲等杰出弟子,真不是侥幸之举。

“大贤良师确实走错了路,想要成功几乎没有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陈某才要带着麾下人马避往海外,以观天下之衅。”

蔡邕沉默了片刻说道:“只要黄巾之乱被平息,天下自然会重归太平,你若是避居海外,恐怕此生都难以重返中原。”

赵空闻言哈哈大笑起来,打趣的说道:

“伯喈先生,你真相信黄巾之后天下就能太平?”

“错了,黄巾之乱不过是这乱世的序章而已,只要世家和皇权的矛盾一日不得平息,这天下就会一直乱下去。”

“直到死的人够多了,空出来的利益足够大家重新瓜分,才会重归所谓的太平盛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