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娱乐小白进化史 > 第571章 贺岁档【花好月圆夜,天涯共此时】

贺岁片的概念来自于香江。

作为娱乐化高度发达的地区,香江早已将电影市场的开发到了极致。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每到岁末香江演艺圈内的一些明星都会自发地凑到一起,不计片酬地拍几部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影片献给观众。

这些影片大多以“恭喜发财”、“家有喜事”、“福禄寿喜”等象征吉祥如意的词来命名,内容上也基本满足以下两点:首先是喜剧,其次有知名明星扮演。

1995年,香江电影第一次以贺岁片的概念在内地上映,并且成为了当年的电影票房第二名。

而在1998年,华艺公司制作了内地的第一部贺岁片,成绩非常好,也让业界看到了贺岁档的威力。

到了1999年,选择在贺岁档上映的电影就变成了三部。

但2000年的贺岁档,确切地说,元旦档期上映的电影,又只有一部了。

不过这不是因为内地的电影行业变得不景气了,而是因为王者降临,群雄辟易。

行业内外都在关注着《少林寺》的动态,都不想和这部大片正面硬刚。

广泛上的贺岁档,是从11月20日开始,一直持续到春节长假结束,其中涵盖了圣诞、元旦、春节、元宵和情人节等多个节日。

不过那是后来,现在内地对贺岁档的概念还处于摸索当中。

大家的既定概念,贺岁档就是元旦节。

因此当《少林寺》选择在贺岁档上映的时候,其他的电影就不得不选择退让了。

好在星光公司做事从不做绝,电影还没上映呢,就已经给出了下画日期。最迟不会晚于正月十五,整个放映周期也就一个半月。

即使到时候电影票房火爆,可以适当顺延,也会大幅度减少荧幕数,不会和其他电影竞争。

所以大家把贺岁档让出来也没关系,完全可以在春节这个更大的档期,吸纳更多的观众。

星光影视的放映室里,肖浅汇合诸位领导,在宁瀚、杨真、杨跃等人的陪同下,做了《少林寺》的第一波观众。

虽然同为动作片,但《少林寺》给大家的观感,和《十月围城》完全不同。

《十月围城》是扣人心弦、奇峰迭起的风格,戏中的每一个人物似乎都能够在不经意的平凡中暴起。而且动作风格干脆利落,不局限于招式套路,更有市井的气息。

打斗的场面,也更加依托于地形和环境,有种三教九流的感觉。

而《少林寺》就是完完全全的正统的中华武术的精华展示了。

哪怕是大反派王仁则的双手剑,都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剑术。

戏中每一个少林武僧的动作,都正气浩然,光明磊落。让人看了就心生好感,深深敬佩。

陈惟舟是最心动的人。

“肖总,你设计的这个一百零八罗汉大阵实在是太精彩了。气势惊人,偏偏又能让人感受到伏魔卫道的正气浩然。以往的动作戏里不是没有出现过阵法,但除了堆人数之外,几乎就是乱战,和阵法没有任何关系。等到《倚天屠龙记》开拍的时候,还得请你帮帮忙啊。”

陈惟舟拍完了《射雕英雄传》,没有接《神雕侠侣》,进入了休息状态。

不过也不是真正的休息,各种活动多如牛毛。

现在的他,可是国内电视剧领域名副其实的第一导演,到处都请他出席活动。好不容易挤出时间了,又开始筹备《倚天屠龙记》。

陈惟舟是一个不知足的导演,《射雕英雄传》虽然在他的手里变成了经典,但他还想更上一层楼。

因此在《神雕侠侣》还在拍摄的阶段,他就已经考虑《倚天屠龙记》的问题了。

倚天书中,涉及到阵法的,主要是两个部分:明教的五行旗和少林三渡的金刚伏魔圈。

动作设计本来就很难,要想设计出群体的动作场面就更难。

别说这一世了,前世的所有影视剧都没有把阵法清晰地展现出来。

“好。”

陈惟舟的请求,肖浅痛快地答应了。

他虽然没有什么武术功底,但有前世武术的经典影视用来做参考,起步的水准就和别人不一样。等做的多了,见识增长,反而开始有了更加高级的理论认知。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在设计多人运动……啊……不是……是多人动作场面,肖浅似乎有着超凡的天赋。

《鸦片战争》的战争场面和《少林寺》的群戏,已经被誉为教科书一般的存在。

星光内部的看片会,结果非常好,《少林寺》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很多时候,其实内部人的意见远比外人的评价更真实一些。

毕竟都是自己人,不需要照顾肖浅的面子。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翁志安、徐嘉忆、陈惟舟、王非等人看到琢磨不透的地方,也会直接提起,并不会不好意思。

不像外界的某些人,如今已经开始仰望肖浅了。别说提出负面的评价了,连疑问都不敢有。

既然内部都说这电影好,那就是真的好。

肖浅松了一口气,吩咐道:“开始进入发行阶段,发行部组织看片会吧。”

万众期待的《少林寺》终于要上映了,普通民众还没有得到消息呢,业界内部就已经轰动了。

这段时间,中国电影界风起云涌,许多原有的规则被打破,许多原有的势力被清理,整个产业内部的勾连更加紧密。

在这样人心激荡的时刻,中国电影未来如何,牵挂着每一个人的心。

越是这样的时候,一部超爆的电影,就如同一场大胜仗一样,能给很多人提升信心。

现阶段,能够担当得起这个重任的,只有《少林寺》。

10月中旬,全国各地的电影片商云集星光,抢先观看了成片。

这也吸引了媒体的注意力,有门路地纷纷跑来星光,希望拿到第一手的信息。

《东方早报》,办公室,人人忙碌,却鸦雀无声。

明明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埋头苦干,但如果注意他们表情的话,就会发现,他们的耳朵全都是支起来的。

还有许多人总是装作不经意的样子,把目光投向主编的位子。

在那里,娱乐板块的主编向海涛毫不掩饰自己的焦躁。

几次三番想要把手伸向面前的电话,咬了咬牙,又忍住了。

心绪被勾动的七上八下,让他也没有心情去干别的了,当然也没有注意到下面人的小动作。

实在无聊,他干脆就盯着墙上的挂钟,看着指针不停地移动,代表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当时针指向三点的时候,电话准时地响了。

向海涛似乎过电了一般,猛地跳了一下,随即扑到电话上,拿起来的时候手竟然是抖的。

不激动不行啊,这可是第一手的新闻。

全国所有的媒体界里的头一份。

所有跟电影相关的媒体,此时目光都盯着星光,等着看片会的结束。

不需要等到电影上映,只要看看各家片商的动作,基本上就可以判断星光的新电影成绩如何了。

有了东影、中影的带头作用,目前全国各地已经自发地开始了电影院线的改革。一时间,各条电影院线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地冒了出来。

虽然不能像东影、中影那样的专业,但毕竟是院线制企业,最起码在合作上要透明的多。

各家公司也不得不开始用市场的眼光和思维来运作电影,需要对电影有一定的判断力,才能为盈亏负责。

千万不要以为中国的老式电影人,就看不出电影的好坏。实际上在这方面,他们的眼光历来都是精准的。

现在要用这样的眼光来搞院线运营,结果如何还没有出炉,但必然会第一时间把情况反馈出去。

本来对于这场看片会,全国的娱乐和电影媒体都很感兴趣,都想要抢报道。

奈何国庆嘛,又是建国五十周年大庆,各家媒体都分身乏术。

唯独《东方早报》作为魔都本地土著,关注《少林寺》的情况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

他们的副社长作为第一届中国电影奖评选委员会的成员,还被邀请去了看片会的现场。

其他的媒体需要等看片会结束,从发行商、院线商的口中获悉结果,但《东方日报》的速度绝对是第一。

向海涛把电话抓起来,吞了一下口水,才开口问道:“领导,情况怎么样?好还是坏?”

办公室里瞬间一静,所有人都停止了动作,不敢打扰通话。

他们自然是听不到副社长说了什么,但只看向海涛的神情,就可知一二。

“什么?真的?”

向海涛一声尖叫,胖脸上肉全都因为太过于喜悦而挤压在了一起。

大家一看,心口的大石落地,明白稳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