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娱乐小白进化史 > 第734章 肖平的野望

娱乐小白进化史 第734章 肖平的野望

作者:鹤城风月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33:53 来源:笔趣阁

“我打算回老家,从事肉制品精加工养殖产业。据我的调查,这些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老百姓的食品消费正在发生着剧变。以往的谷物、蔬菜类比重正在缓慢下降,肉制品、水果等种类却在不断提升。这个时候如果形成养殖业规模的话,绝对能够抢占足够大的市场。”

肖平又补了一句。

“日本神户牛肉名扬全球,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优质牛肉品牌。”

他的想法和思路,肖浅已经了解了,也知道他的志向不小。

但是对于他的谋划,肖浅却不看好。

“二哥,你有没有想过做养殖业,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

肖浅虽然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他什么都懂点的经历,此时却能够提供最好的论据。

“就拿美国的肉制品行业来说,美国的养殖业之所以能够做到全球规模最大,除了必要的科技加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饲料产业的完善。就比如我们种植玉米,是以获取食用粮为目的。但是美国的玉米种植,却是当成畜牧的饲料来源。我们国家的人口是美国的数倍,耕地面积却远远不如美国。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想要把养殖业做大做强,你从哪里来获取足够的饲料?还有你想要做精品肉,那么一般的工业饲料是绝对不能使用的,这就更需要足够精良的饲料产品。你怎么去获取?”

一连串的追问,让肖平瞠目结舌。

他从来没有想过,肖浅居然懂得这么多。

却不知道,肖浅作为穿越者,见识过后来国内的食品产业结构,所以才敢说这些话。

直到2020年,国内的肉制品市场都无法做到自给自足,需要从海外大量的进口。

谁都知道肉质产品比谷物产品更有价值,可问题是,在没有从基本上解决掉粮食危机问题的情况下,贸然去大力发展养殖业,这就是不切实际的镜花水月。

肖浅的问题,肖平一个都回答不了,原本的壮志豪情迅速化为了颓废。

“哎,想要做些什么,这么难吗?”

他却不知道,对于他的想法,肖浅真是发自内心的赞赏。

“二哥,我觉得你的想法是没错的,只是方向出现了问题。”

肖平豁然抬头,目光里重新迸发了希望的光芒。

“你觉得我该怎么做?”

肖浅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反问到:“你回老家的次数比我多,你觉得,东北的农村状况如何?”

其实他并不需要肖平来回答的。

东北的农村什么样,他一直都很清楚。

在如今国内经济急速发展的时期,都说东北的经济十分困难。但东北的农村,或者说是农民,才是最难的一个群体。

东北的人口流失,在农村更加明显。

农民们无法从土地上获取足够的收益,只好从农村走出来,踏上打工之路。

渐渐地,东北很多农村都变得荒凉起来。

就以肖浅姥姥家所在的屯子为例,2000年左右他居住在那里的时候,大概有一百多户人家。

后来2020年的时候他曾回去过一次,偌大的屯子只剩下十户不到的人家了。

更多的人家因为经济问题、子女教育问题、交通问题和居住问题,选择了异地生活。他们名下所属的土地,也都承包给了还留守当地的人。

当年联产承包制在全国推广,是因为广大的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导致生产劳动积极性不足,令农民们始终挣扎在温饱线以下。

但是随着经济和工业的发展,联产承包制反而阻碍了农业的产业规模。

因为单靠每家每户的耕作所得,土地里的产出十分的有限,并没有将土地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东北,尤其是肖浅老家所在的黑省为例。

这里有着面积广大、土质优良的黑土地,最最关键的是,这里有着大片大片的平原。

这样的地方,天然就适合大机械化的农业种植。

可大型机械的昂贵费用,根本不是普通农民家庭能够负担的起的。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当地的农业发展。

一直到2010年后,国家出台了政策,由当地政府出面,创办了农业合作社,集体出资购买大型机械,然后在享受国家补贴的情况下,极大地提升了土地的耕作效率。

可是这样就让农民富裕起来了吗?

据肖浅了解的情况来看,并非如此。

为什么呢?

因为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粮食产量的逐步提升,而且国家为了维护市场稳定,所以粮价始终处于一个低水准。

粮食的价格低,必然会导致农民的收入不足。

很多农民辛苦一年,能够赚到的部分,就只有国家补贴的那些钱而已。

肖浅觉得,东北的农业其实是大有可为的。

当然,要找对适合的路。

“二哥,你去过华西村考察吧?”

果然,肖平一脸的向往。

“当然去了,那里发展的真好,家家户户的收入都是东北农村的十几倍、几十倍。我就想着,等到养殖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之后,也学习华西村的模式,走村办企业的路子,带动家乡富裕起来。”

这属于肖平的野望。

这次环球考察,他走了很多地方,见识了许多未曾见过的东西,也有了一个伟大的志向。

肖浅却无情地戳破了他的美梦。

“不是我打击你,如果你想要在东北复刻华西村的模式,注定会失败。”

肖平急了。

“为什么?”

肖浅当然不是胡扯。

“华西村能够发展起来,有什么便利条件?只因为这里地处江浙沪,在这里搞企业,可以轻易地得到上下游诸多产业链的支持,能够极大地降低成本。你要在东北搞村办企业,搞工业加工,我问你,你原材料怎么弄来?你造出来的产品怎么运出去?遥远的路途加上不够便利的交通,你的产品在市场上能有什么竞争力?”

肖平彻底服气了。

“难道咱们老家就不能发展起来吗?”

肖浅神秘地笑了。

“当然能发展起来。前提是,要找对合适的路子。”

他要过纸笔,一边写一边给肖平指点。

“咱们东北,在什么方面有优势呢?一个是重工业,一个是农业。重工业咱们不谈,这也不是我们能搞的。而且重工业的前景和投入,我们承受不起。但是在农业领域,却大有可为。”

肖平不信。

“这能有啥作为?粮又不值钱。”

肖浅怒了。

“大米、小麦、土豆、玉米是不值钱,可如果将这些农产品加工之后,变成商业食品呢?方便面你吃过吧?价格如何?薯片你吃过吧?又如何?这些东西凭什么别人能做,我们为什么不能做?你觉得东北每年出产的那么多粮食,除了国家存储粮收购之外,其余的都去了哪里?都是被人家便宜买走,转化为了我说的这些商品,回头又卖给了咱们。”

东北的粮食产量有多大?

就以黑省为例,每年的粮食产量,可以供应三个直辖市和海陆空三军一年的消耗,然后还有富裕。

可这么强大的农业产出,却没有更多的盈利,只是作为农业产业链的低端被人剥削。

“我给你的意见就是,要做就做农业高附加值产品。以老家的农业优势为依托,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附加产品工业。做的好了,我们可以垄断市场。”

肖平觉得自己明白了。

“你的意思是,我们在老家当地建立食品加工厂,就地收购农产品,这样远比其他的同行更有优势,对吗?”

肖浅满头黑线。

“能够做食品精加工的农作物,都有着严格的品质和品种要求。你只做农产品收购,怎么保证收购到足够合适的产品?”

肖平似懂非懂,十分的紧张。

“那你的意思是……”

“我们自己做农业产业园啊,按照我们的需求来做农产品的种植和培育,无论从成本上还是从效率上,都是其他企业根本比不了的。”

肖平觉得他不切实际。

“可是我们的手中没有土地啊。”

肖浅痛苦极了,不停地拍打着脑门。

“亏你还去华西村考察过,还想着要帮助老家富裕起来。我们可以邀请当地的农民以土地入股,享受股份分红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