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娱乐小白进化史 > 第771章 好时机

娱乐小白进化史 第771章 好时机

作者:鹤城风月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33:53 来源:笔趣阁

“李霄汉的走红,是我们最大的收获。他这样的特质演员,是如今中国影视圈所欠缺的。如果顺利成长起来,将会成为我们的王牌。所以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确立他的风格和地位,要让他成为品牌演员。”

肖浅的动作很快,当李霄汉的人气爆发之后,迅速组织了会议。

不急不行啊。

艺人的走红,是有时间效应的。

如果在艺人爆红的时间段里没有拿出行之有效的手段来巩固人气,那么艺人将很快会陨落下去。

在肖浅的心目中,李霄汉具备了五十亿影帝的一切素质,当然不能白白浪费了。

前世的黄渤之所以能够走的平稳,节节高升,也和前世的娱乐圈节奏有关系。

作为2006年的电影,实际上到2007年才广为人知。也就是说,他的人气爆发足足推迟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

恰好在这段时间,宁皓筹备起了,并且在2008年上映。

因为传播速度过慢的耽搁,结果前后这么一衔接,反而成全了黄渤。

可这个时空不同了。

星光有着完善的运作体系,也是上映就爆红。

上映才五天,电影票房已经突破一亿,宛如刹不住的火车头,一路滚滚向前,没有对手。

按照公司的预估,这部电影到下档时,恐怕票房能冲到五亿。

那样的话,可就打破了中国电影的票房记录了。

虽然这个只是预估,但肖浅不得不为此做好准备。

尤其是在李霄汉身上,运作一定要快。

“这是下部的剧本,还是你来负责,咱们要把疯狂系列打造成一个品牌。”

肖浅把掏出来了,交给了宁瀚。

宁瀚兴高采烈地拿过剧本,决定年后就开始筹备。

肖浅不知道的是,宁瀚不太喜欢拍动作片。或者说,不喜欢拍纯粹的动作片。

身为北影出身的导演,不往电影里添点思想和思考,宁瀚浑身都不得劲。

只是的票房惨败,让宁瀚略微清醒了一下,不再那么的偏执和骄傲了。

但如果有别的选择,宁瀚还是不太愿意碰动作片。

这一次拍摄,让宁瀚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正是投其所好,让他动力倍增。

肖浅可不在乎宁瀚所想,他本身也处于焦虑当中。

这个春节,对肖浅来说,也是一场硬仗。

“你知道吗?我已经做好了失败的预计。”

回老家的飞机上,肖浅清眉紧皱,满是化不开的抑郁。

在他旁边的人,赫然是李清绝。

这是李清绝第一次陪肖浅回东北老家,换句话说,就是新媳妇上门。

虽然他俩还没有结婚,但谁都知道,他们的婚姻是没有任何意外的。

为什么这么久了,李清绝才跟着肖浅回老家呢?

因为过完这个春节,两小全都二十岁啦,终于算成年了。

“为什么这么悲观呢?你可是去投资的。如今各地招商引资红红火火,打破了头都引不来资金呢。你能主动回去投资,当地政府还不高兴坏了?”

肖浅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安慰,看着窗外灰雾弥漫的世界,他的心情一如这酷冷的天气。

“东北啊,和你想象的不太一样。”

然而在哈城下飞机的时候,肖浅才发现,似乎和自己想的也不太一样。

黑省的一把手、二把手居然亲自到机场来迎接了他,一行人直接去了省委省政府。

“二哥,你们到底商谈的如何?为什么他们会这么热情?”

路上,时间有限,肖浅只好从肖平的嘴里询问情况。

肖平早半年就回来了,一直按照肖浅的安排做投资建厂的准备,所以和当地接洽的人就是他。

他也知道肖浅会有此问。

“呵呵,你不知道吧?咱们的这位徐书记啊,居然是农林专业出身。来到这里之后,就一直想着依托省内优良的农业环境来发展经济,正愁无处下手呢,结果咱们送上门来了。”

肖浅为肖平制定了走农业商品深度加工的计划,肖平回来之后就开始了布局。

但这么大的投资,没有当地政府的支持,显然是不可能的。

为此,肖平开始和省委省政府接洽,探讨合作示意。

他如今代表的可是肖浅,而且多达数十亿的投资,没有哪个政府可以忽视。

结果听了他的投资计划之后,徐书记惊喜莫名,力主促成此事。

对于肖浅这位财神,才有了这么客气的接待。

“俗话说,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肖总能够在成功之后,还能想着家乡,实在是令人感佩啊。”

徐书记红光满面,话音洪亮,显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改开以来,东北日益没落的经济环境,对于他们这些施政者真的是莫大的压力。

身为皖省人,他六十年代就来到了东北,从吉省一名普普通通的林业员做起,亲眼见证了东北的辉煌和没落。

如何拯救东北经济,始终都是他夙夜难寐的难题。

招商引资的事儿,在他的主持下,也不是没有做过。然而失败的多,成功的少,多数企业都对黑省的环境很不满意。

徐书记思来想去,也觉得以黑省的条件,从最擅长的农业领域出发最好。但该怎么下手,却始终没有眉目。

这个时候,肖平带着肖浅的计划来了,一下子为他捅破了窗户纸,万丈阳光彻底照亮了他迷茫的内心。

“这里始终是生我养我的故乡,而且我还有许多亲人生活在这里。能够为家乡尽一份心力,是我的义务。当然,能不能做好,还要靠省委省政府的支持。”

肖浅既担起了责任,但也把话说在了前头。

他是真的怕,怕投资的过程中出现意外。

徐书记也知道他顾虑的是什么。

“肖总,你放心,关于你方投资建厂这件事,我们已经做了认真的研究。在这里,要告诉你的事,不要有任何的顾虑。我们要人给人、要地给地、要政策给政策。”

他的话掷地有声,但肖浅还不是很满意。

“要服务也得给服务。”

在座的干部们面面相觑,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加这么一句?

这就是理念的差距了。

“各位,一个地方的经济要想发展起来,除了有投资的活水、当地人民的艰苦奋斗之外,政府的服务职能有没有到位,也是重要的关键。你们对经济的扶持力度有多大,经济的发展就会有多大。”

前世肖浅见识过许多东北的干部,他们身上的惰性,真的是……

“一个好的发展环境,不是国家给的,而是你们这些领头人塑造出来的。如果从你们的身上都看不到想要富强的冲劲,我不认为再多的投资有什么用。”

肖浅审阅着计划表,当场就表达了不满。

“就比如修建高速公路这事儿,都过去三个月了,你们还没有任何的答复,这是做事的态度吗?”

本来气氛祥和的座谈会,随着肖浅的开炮,迅速进入了剑拔弩张的状态。

在场的干部们显然很不适应这种变化,一个个脸色非常难看,同时也坐立不安。

负责这个项目的人不得不出头,语气很虚。

“肖总,修建高速公路这件事,因为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需要做更加详细的论证。还有资金方面,省里也比较困难。你别急,我们一定……一定会拿出令你满意的方案的。”

“啪……”

肖浅当场就把文件摔了。

“我的这笔投资,如果落在浙省,你们信不信,高速公路已经开始动工了。你们知道经济发展不起来的原因在哪里吗?就在于你们这些人缺少了拼命的精神。依我看来,你们对于投资这件事,似乎不是很在乎。既然如此,其他的也别谈了。”

留下这番话,肖浅当即离场。

他在哈城没有片刻停留,和李清绝坐上了汽车,直接返回了老家。

然而他制造的余波,还在接连不断地冲击着当地的干部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