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娱乐小白进化史 > 第798章 商业大片的规则

娱乐小白进化史 第798章 商业大片的规则

作者:鹤城风月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33:53 来源:笔趣阁

2001年,中国电影总票房23.5亿。

原来的历史上同期,才仅仅8.9亿。

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就在于肖浅主导的中国电影改革进行的很顺利。

特别是在过去的时间里,中影和东影分别完成了初步扩张。

中影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晋省纳入了其院线系统当中。

而东影的速度更快一下,在合并了粤省的电影市场之后,已经开始攻略蜀、渝两地。回过头来再拿下鄂省,基本上就完成了初步的布局。

南方剩余的地区,都是盘中餐,想什么时候吃掉就什么时候吃掉。

票房的蓬勃增长,外国大片的冲击,让本土的电影人意识到,要想抢夺到尽可能多的红利,唯一的办法就是制作属于自己的大片。

观众的口味和选择就在这里,不去适应市场是不可能成功的。

最先动手的,就是张国师。

身为中国第一导演,张国师荣誉无数,也是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中国电影要步入大片时代,他来做开路先锋,当然是恰如其分的。

中影的电影制作计划报上去,获得了李建国的全力支持。甚至李建国并不满足于张国师这一支独秀,所以找上了肖浅,让他也要有所作为。

肖浅知道电影大片时代是一定会出现的,并且还会成为未来电影市场的主流。

他不是没想过制作大片,只是一时被动作大电影计划绊住了手脚,加上宁瀚、周星星等人的计划层出不穷,所以分身乏术而已。

现在李建国下了死命令,他不上也得上了。

回魔都的路上,他就完成了初步的构想。

到了公司,第一件事就是和翁志安、徐嘉忆通气。

“太好了,你可算是有所动作了。”

翁志安第一时间就表示了支持。

制作大片虽然成本高昂,但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将星光特效的技术用上。

星光特效成立至今,投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正比。

在其他的部门都日进斗金的情况下,星光特效完全就是一个吞金巨兽。

饶是以翁志安的胸怀,都感觉到胆战心惊。

“需要用到哪些演员?你现在给我名单,我来协调他们的行程。”

徐嘉忆也是摩拳擦掌,动力十足。

她手里的艺人一个个野心十足,都等着上位呢。出演一次大片,绝对是最好的机遇。

肖浅也没有想到他们比自己还要着急,不禁好笑。

“等我先立项再说。”

取得两位老总的支持,立项和资金不成问题,肖浅迅速召开了会议。

与会的人不多,除了星光影视的负责人王非之外,就只有一个导演申佩文。

其余的都是编剧团队、摄影团队等。

这个局面申佩文就很开心。

很明显星光影视的大片是要交给他执导了。

宁瀚在筹备《疯狂的赛车》,周星星还在西北没有回来,肖浅不亲自执导的话,那还剩下的电影导演里,就只剩下他一个了。

“中影和张一谋那边弄大片的事儿,你们都知道吧?”

一群人纷纷点头。

作为中国电影导演的领军人物,张国师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中影为了造势,宣传又弄的红红火火,加上那么多的顶级巨星加盟,业内谁能不关注呢?

“去年的票房市场咱们都清楚,那些国外大片攻城略地的场面你们也都看到了。我觉得中影的想法没错,我们必须要打造我们自己的大片,把观众和市场给抢过来。”

他给大片计划定了调,算是鼓舞军心。

下面的众人则是摩拳擦掌,斗志昂扬。

他们中的不少人,当初都参加了《鸦片战争》的制作,当然知道大片的好处。

虽然当初拍摄的时候十分的辛苦,可是从《鸦片战争》身上,他们都得到了不菲的收入。

现在数年过去,星光终于又重新开始大制作了。

“这是英雄的剧本,你们先研读一下,给出你们的意见。”

肖浅挨个分发剧本,令大家震惊不已。

《英雄》的剧本都能拿到的?

在别人看来,中影精心打造的大片当然要注意保密,但也要分谁。

最起码韩四平和张国师都清楚肖浅没有泄密的可能,最重要的是,肖浅也承诺了星光的大片剧本打磨出来后,也会对他们开放的。

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大片制作没有什么经验,哪怕是星光也都是刚刚入门的学生。既然不能去找好莱坞学,那么就只能自己人互相交流学习了。

先分析《英雄》的剧本,可以总结出一些利弊出来,给自己提供经验。

会议室安静了不少,大家都分别凑成不同的小团队,讨论声渐渐热烈。

两个小时后,大家开始互相交流。

“我们先来说说英雄的优点,王总,你先来?”

王非当仁不让,第一个开口。

“英雄的立项上,毫无疑问就是大片的路子。大制作、大导演、大演员、大宣传,从制作的基础上,这部电影的结果就已经注定了。只要质量不差,票房一定会很好。”

王非现在就是顶级制作人,思考的方向也是制作方面的。

他提出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对于电影,很多外行人都有一个很大的误解。

就是觉得大投入的电影风险太高,很容易赔的血本无归。

但其实电影的市场运作已经非常成熟了,除非是特别意外的情况,否则的话,凭借着周密而完善的运营,哪怕电影本身的质量很不好,票房都不会差。

就比如被千夫所指的《无极》,哪怕口碑稀烂,但谁还记得这部电影是2005年的票房冠军呢?

足足1.81亿元的票房,不知道多少同行羡慕呢。

归根结底,大片的市场如何,其实并不仅仅取决于电影本身的质量。

运作才是大片的取胜之道,而且失败的风险几乎无限接近于零。

也就是说,质量决定大片的上限,运作则保障了大片的下限。

王非之后,申佩文作为导演,开始分析剧情。

“这部电影的制作规模绝对称得上大片,但是在剧情方面略弱。整体的故事构建轻重分布不科学,文戏略显平淡,武戏太过于沉闷,但是在色彩、运镜、特效等方面都有突出的地方。”

星光虽然在《鸦片战争》之后,就没有制作过大片。但关于大片的研究一直都没有中断,相反一直在默默地准备着。

肖浅就曾经对星光的导演、编剧们提出了一个必须做到的要求。

每年必须观摩十部以上的好莱坞大片,并且写下观影感受和分析。

然后,这些人会拿着分析报告聚在一起,进行探讨和交流,从而在学习别人的同时,也能积累下经验。

大片必然走的是商业路线,怎么创造最大的价值就是商业大片必须考量的问题。

无论商业大片的故事怎么千变万化,但剧情的设置上都有其必然的规律。

一个精彩炫目的开局,完整严密的剧情结构,顺畅勾人的铺垫,再到一个轰轰烈烈效果爆炸的大结局,才是给观众最顶级享受的大片。

中国的商业大片在开始运作的那段时间,就犯了经验不足的问题,在剧情的设计上出现了轻重偏斜的问题。

就以《集结号》为例。

这部电影最精彩的部分是瓦窑场阻击**的那场戏,精彩激烈的战斗场面,看的人热血沸腾。

除此之外,片中其余的战斗场面都略有不足。

最有问题的部分就是,电影的结局实在太过于平淡。

整部电影的核心内容,就是一个叫谷子地的人寻找自己身份的历程。

原版的电影,几乎没有任何的波澜和起伏,就好像流水账一样的叙述。

一个解放军的指战员在战争年代浴血奋战,奉命阻击敌军,因为穿着**的衣服结果被当成了俘虏。

但他一直没有放弃为自己洗白冤屈的努力,极力渴望找回自己的身份。

后来在朝鲜战场上认识了一个很赏识他的军官,在这个军官帮助下,谷子地费尽千辛万苦找回了自己的身份,也了解了当年的真相。

可最后在烈士陵园里和当年的证人对峙的场面,只能算是文戏,是不足以支撑起一场商业大片的构架和结局的。

如果让肖浅来拍,他绝对不会这么弄剧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