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娱乐小白进化史 > 第956章 一诞生就是大企业

娱乐小白进化史 第956章 一诞生就是大企业

作者:鹤城风月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33:53 来源:笔趣阁

2005年,汪涛在香港科技大学准备毕业课题。

很少有本科生自己决定毕业课题的方向,但他决定研究遥控直升机的飞行控制系统,还找了两位同学说服老师同意他们的研究方向。

汪涛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正是他儿时对直升机最期待的想象——“可以停在空中不动,想让它停哪里就停哪里”的自动悬停。

经过大半年的努力,他们的演示却失败了。

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技术教授李泽相慧眼识珠,发现了汪涛的领导才能以及对技术的理解能力。

于是,在他的引荐下,这个性格倔强的学生考上了研究生。

如今的汪涛,正在不服输的性格促使下,朝着自己人生中第一台合格的样品发起冲刺中。

这个时候,肖浅找到了他。

“都有哪些困难?”

肖浅也不废话,他来,就是给汪涛搞好后顾之忧的。

汪涛也是聪明人,知道肖浅的目的,高兴还来不及呢。

“主要还是自动悬停装置方面,我们目前实验了很多办法,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肖浅的关注重点则不在这里。

“芯片和飞行控制呢?遥控辐射范围有多远?具备实用价值吗?”

汪涛和同学们笑了。

“肖总,芯片真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我们这种飞行器,用不着太高端的芯片。不过其中的平衡问题,始终难以解决。”

这就是肖浅外行了。

他前世也没有怎么接触过无人飞行器,所以觉得这东西多高端。但实际上飞行器的芯片,技术要求非常低。

毕竟需要处理的内容不多,芯片够用就行。

而汪涛他们目前遇到的困难,主要还是空中悬停、稳定上面。

肖浅能够提供的帮助不多,但总算记得一些大疆的资料。

“我看过一些资讯,目前国外很多消费者都喜欢将平衡环安装到多轴飞行器上。如果我们的无人机增加这个装置,那么对于平衡稳定一定会很有帮助。至于你们面临的悬停、操控的等问题,回头我给你们介绍几个专家,应该会对你们有所启发。”

当肖浅提到平衡环的之后,汪涛就懊恼地拍了脑门。

该死的,这么简单的办法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可以说,肖浅一句话就等于解决了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事实上,平衡环和飞行器的结合,前世汪涛一直到2010年才解决。

还是他们从大疆的新西兰代理商那里得来的反馈才知道,很多用户都喜欢将买来的平衡环自己DIY到飞行器上。

而当时全球最大的多轴飞行控制系统的厂商是德国公司MikroKopter。

可这家公司的运营模式不够人性,用户必须找到自己的组件并下载代码,因此体验非常不好,产品的可靠性也不行。

汪涛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点,将平衡环和飞行控制系统结合起来,直接完成了产品的进化。

现在肖浅提前五年把这个理念告诉给了汪涛,等于是让大疆从诞生就要起飞。

不过汪涛更关心的是另一个问题。

“肖总要介绍什么专家给我们?”

肖浅压低声音,只让他一个人听到。

“直升机专家,军事领域的。”

多轴飞行器的运转原理,和直升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汪涛也是将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上积累的技术运用到多旋翼飞行器上,才让大疆广受欢迎的。

既然如此,肖浅当然知道该如何帮助大疆快速完善。

汪涛自己弄的话,还要到处去学、去请教,费时费力不说,他一个学生,又能学到多少关键技术呢。

肖浅亲自出面,提交了一份关于无人机发展前景的报告上去,立刻就弄来了直升机领域的大能。

听到肖浅做了这么多,汪涛惊诧之余,真是热血沸腾,眼前豁然开朗。

至此,他算是对肖浅彻底臣服,心甘情愿给肖浅打工了。

“你的事业要想尽快发展,最好把你的老师拉进来。他的学识和人脉,能够给你提供巨大的帮助。”

李泽相是机器与自动化领域权威级的专家,在汪涛创业的初始阶段,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可以说,一开始没有李泽相的资金和人脉,大疆就要胎死腹中了。

现在有肖浅在,大疆不缺启动资金,但李泽相的技术和人脉,还是汪涛不可或缺的助力。

第二天,肖浅见到了李泽相。

一位充满了书卷气但是又很精明的学者。

李泽相绝对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相反非常具有经济头脑,同时也有着强大的事业心。

否则的话,后来也不会和南科大闹翻。

听了汪涛的汇报还有肖浅的计划,李泽相明白,一个天赐良机就在眼前,他没有理由不加入。

三人经过商讨后,决定成立飞行器研发和销售公司。

肖浅乾纲独断,将公司命名为大疆。

“研发中心,我的建议是依旧放在香港。但总部和生产基地则放在深圳。”

前世的大疆就是这么干的,最大限度地利用了香港的人才和深圳的政策,让大疆乘风破浪,飞速发展。

听到肖浅也是这么想的,汪涛和李泽相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他们就怕这位金主执意将公司整体安置在国内,那样的话,研发方面将会麻烦不少。

作为国际自由港,香港有些便利条件,真的是内地比不上的。但深圳所能够提供的优惠条件和生产成本,又是香港比不上的。

幸好两座城市隔河相望,近的可以忽略距离。研发中心和总部、生产基地看似分开,但实质上还是在一起。

汪涛和李泽相更多考虑的是企业创办的成本,但肖浅更深谋远虑一些。

“你们的操作系统设计需要多久?”

汪涛和李泽相知道肖浅急需用无人机,便道:“相关的程序,我们一直都在研发,目前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后续只剩下一些增补,达到使用标准的话,最多半年。”

但肖浅关心的不是这个。

“芯片的问题你们打算怎么解决?”

汪涛一愣,心说这个也算问题吗?

“这种飞行器芯片技术难度不高,市场上随便就能买到。”

肖浅呵呵一笑,心说小样你还不知道若干年后的情况吧?

他大手一挥,做出了决定。

“既然难度不高,那就尽量从国内采购。我会和微电子所、中芯国际、京东方等多家企业商讨,做一条芯片封装生产线出来。”

汪涛和李泽相面面相觑,心说就一个飞行器芯片,至于要专门弄一个生产线出来吗?

他们又哪里知道,肖浅这是在未雨绸缪。

诚然,飞行器芯片的技术含量不高,看似无关紧要。即使未来时局变化的时候,这个领域似乎也没有怎么受到影响。

但肖浅更加清楚,国内的芯片行业要想发展起来,除了技术积累和突破之外,市场也是重中之重。

毕竟用户是有惯性的,一旦用户习惯了使用某种产品,再想要他们转变,除非有特大变故,否则的话将要付出成百上千倍的代价。

既然飞行器芯片技术含量不高,也不敏感,那正好可以用来给国内的芯片企业练手。

如果能够通过这样的一条生产线帮助各大国内芯片企业形成一定的技术积累和营业利润,将来国家在研发的投入上也能够节省不少资金。

除此之外,低端芯片的生产就不需要光刻机、光源了吗?

同样需要。

虽然不能跟世界上的最尖端技术相比,但任何技术都是从低端向高端发展的。

只要有光刻机、光源等一系列的设备在那里,国内的科研人员就可以进行参考和逆向研究。

后来被人家卡脖子的时候,国家大力投入研发,无论多么重视,都是仓促应对,属于不计成本的行为。

现在时间还早,一个飞行器芯片又不惹人注意,肖浅便决定以此为契机,慢慢地培养国内的相关人才和技术。

说不定将来的时候,就能够派上大用场。

2005年底,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一家叫做大疆的飞行器生产企业,悄无声息地在深圳挂牌成立了。

有肖浅的资金支持,这家企业诞生之初就很有实力,不复前世的寒酸。

就连办公大楼,都是租用的TX产业。

与此同时,在合肥,一家专门为飞行器提供操控芯片的生产线也安静地上马了。

股东分别为京东方、微电子所和大疆。

这条生产线每年能够生产飞行器各种应用芯片十五万枚,非常的不起眼,也没有多少人在意。

但是在内部,这条生产线却承载了许多期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