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枭色 > 第一百章 蒸馏器

帝国枭色 第一百章 蒸馏器

作者:背着家的蜗牛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04:32 来源:笔趣阁

“陶瓷坊迁来了吗?”

巡视了一遍三项目前为景州带来大量银子的产业。

刘钧想起了此次前来的要事。

“迁过来了,就在第二排。”

来到将工坊区和民舍区隔开的道路上。

刘轩指着第二排靠路边的院子。

此时里面也在冒着烟,似乎在烧制什么。

“殿下将瓷瓶的生意给了豪绅后,陶瓷坊清闲了许多,但为了不让陶瓷坊闲置,下官还是让他们照旧烧制瓷瓶囤积,免得豪绅的瓷瓶到时候供应不上,耽误供货。”刘轩说道。

刘钧闻言,越发觉得刘轩这个工业司的主事没选错。

做事很符合他的心意。

“其实今日本王过来有件极为重要的事,要用到陶瓷坊。”

来到陶瓷坊门口,刘钧笑着对刘轩说道:“今后工坊区又要添一个赚钱的行当了,这个行当是搞起来,会比那三个行当还要利润丰厚。”

刘轩闻言,眼睛登时直了,接着叹道:“下官本以为这三样货物便惊世骇俗了,没想到对殿下来说,这些不过是一般般。”

刘钧将手中的折扇展开,轻轻扇着风,“这些不过是小把戏,今后还有更多厉害的东西。”

虽说目前靠这些货物,目前他赚了一百多万两银子。

但这不过是穷人乍富的级别,不说跟其他八王比,即便是跟荣朝的富商比都差的太远,更不说那些富可敌国的商会了。

在当代,明初有沈万三,明末有曹三喜,清朝有伍秉鉴,胡雪岩。

这些豪商个个家中现银都不低于千万两,资产折合成现银更是恐怖。

比起当代,这个世界国家众多,人口繁茂,贸易更加兴盛,自然也造就了更多的豪商巨贾。

和苏定安闲谈的时候,游历过整个荣朝的他就提及过几个富可敌国的商人。

他的岳丈就是其中之一,据说家中现银近乎两千万两。

而整个扬明商会的商人资产加起来更是了不得了。

按照苏定安话来说,买下整个景州都够了。

这话虽然有些吹牛的成分,但也能够看出这些商会雄厚财力。

所以,他又怎会因为赚了这点小钱就沾沾自喜?

再者,他赚来的银子可不像这些商人只是为了享受。

而是用来充裕景州枯竭府库的。

可以说一听到有银子进账,李然便拿着一堆支出账目找他来了。

不过也正因为景州上下都靠他的产业养着,这些家伙一个个才老老实实的。

来到陶瓷坊中,刘钧问道:“陶瓷坊的匠人手艺都怎么样?”

“殿下放心,下官心知殿下非常重视匠人,所以寻遍了四府,将陶瓷坊中的手艺高超的匠人都要了过来,毕竟这些匠人在咱们这才有大用处。”刘轩无比得意。

跟刘钧久了,他越来越会猜测刘钧的心思了。

刘钧十分满意,当初自己是没看错人。

叫来一个匠人,刘钧拿着笔在地上画了一个塔型的陶瓷罐。

陶瓷罐塔尖伸出一根手腕粗的陶瓷管。

陶瓷管出来后有一个九十度的弯折,接着水平延伸,又是一个九十弯折,呈一个倒“u”型伸入另外一个长条形的陶罐中。

接下来刘钧画的是刨面图,因为这个罐子和第一个罐子不同,有点技术含量。

其中的难点在于这个罐子其实是冷却罐,因此这个罐子必须做成双层。

外层和内层之间的空隙用来灌注冷水,如此一来从第一个罐子蒸发出来的酒精便能够在这里冷却下来变成高纯度的酒液。

画完这个冷却罐,刘钧又在上面分别画了两个孔。

第一个罐子上的孔用来注入原酒,第二罐子上的孔用来流出提纯后的酒液。

刘轩叫来的是个老匠人,他画图的时候,老者看得很认真,一副淡然的态度。

刘钧画完后,他神色沉静,道:“不难,只是第二个陶罐需要倒模。”

“几天能烧制好?”匠人冷静自如,颇有一番高手风范,刘钧安了心。

正如匠人所说,这个罐子的构造其实不复杂,而且用泥塑型也比较容易。

“一天半塑形,烧制一晚上,后天就能成了。”老匠人摸着胡须,想了会儿说道。

“好,本王后天再来。”刘钧说道。

想到白酒的丰厚利润,刘钧有些急不可耐。

因为白酒蒸馏产业不仅提供高纯度的白酒,而且多次蒸馏还能得到纯度更高的酒精。

而酒精的用途就多了,能够伤口消毒,能够做燃料,还有许多以酒精为主要成分的商品。

这一条产业若是建立起来,景州能够得到数种新的商品。

不过古代酿酒唯一的弊端便是粮食问题。

景州的粮食自给尚且困难,肯定不能拿来酿酒。

他只能从外州购入粮食酿酒,不过好在粮食的出酒率还不错。

一斤高粱能够出六两左右的酒相当于五斤粮食三斤酒。

而一石粮食一百二十斤,作价一两。

这等于一两银子的粮食能够酿七十二斤酒。

不过初酿的酒液度数低,一般在二十度上下。

这样算的话,纯度提升到四十二度左右,实际上只能由三十六斤的高度酒。

但即便如此,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毕竟纯度稍微高点的酒就卖出每斤二两五了。

如此暴利,也难怪某些朝代不许民间私自酿酒了。

不过,除了自己酿造外,他还有一条捷径。

那便是收购市面上的低度酒,直接蒸馏提纯。

如此一来便能省去许多麻烦,而他收购酿酒坊也不是浪费银子。

毕竟任何产业都要有后备,防止被别人掐脖子。

就比如这陶瓷坊,至少也要备着一个,关键时刻有用。

将此事交给陶瓷坊的匠人,刘钧和刘轩又在工坊区走了走。

接着又去正在建造的其他区域转了转,问了王瑜一些进度和施工问题。

而且马上就要进军酿酒业,自然又需要一批人手。

所以他又吩咐王瑜再挑选一批人给刘轩。

一行人正说着闲话,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

只见一名全副盔甲的骑兵纵马而来。

到了他面前,骑兵下了马,单膝跪地道:“殿下,景山塞急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