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帝国枭色 > 第一百九十七章 农林牧渔

帝国枭色 第一百九十七章 农林牧渔

作者:背着家的蜗牛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04:32 来源:笔趣阁

习习海风吹来,带着初春的寒意。

在船上站了一会儿,刘钧和静安府一众官员下去了。

静安府知府柴冬青在静安府当了两年多的知府。

但还从未来过造船坊,如今见到如此规模宏大的战舰,此时不禁发出一声惊叹。

“有此水师,我景州海疆将再无宵小敢觊觎。”

刘钧看向柴冬青。

他抵达静安府后,这位知府便一直陪同。

期间和他阐述了为官期间的政事,还对他提了不少谏言。

其中一条便是将静安府作为海贸口岸。

让景州和外域国家的货物在静安府周转。

如此一来,便可节约很多运输上的成本。

此次刘钧来,第一固然是看看战舰的数量。

第二便是为了柴冬青提的这件事。

而柴冬青见了众多战舰后,显然最后的顾忌也没有了。

因为这些战舰足够保护静安府的海疆安全。

不必担心会有海寇袭扰这里。

如此,静安府作为海洋贸易的中心就更合适了。

“这是自然。”刘钧笑道:“如此一来,你的想法,本王也没有反驳的理由了。”

“殿下答应了?”柴冬青喜道。

刘钧点了点头,“未来,谁主宰了海洋,谁就主宰了世界,无论是海军还是海贸,将来都将士景州重中之重。”

刘钧吐露的想法和自己不谋而合。

柴冬青有一种遇到知己的畅快,他道:“殿下真是慧眼如炬啊,荣朝,东洲不过是须臾之地,海洋之外还有众多国度,打通了海路,以后银子才能真正源源不断,景州,乃是荣朝才能长兴不衰。”

刘钧意外地看向柴冬青,对他超前的见解有些惊讶。

不禁问道:“柴知府此番言论实在令人叹服啊。”

柴冬青黑脸上挤出些笑容,道:“不瞒殿下,这两年来不少海商对景州慕名而来,下官与他们多有接触,时间久了,对荣朝之外的国度也算有些了解,常常感慨天地之大,正因为如此,才有这番思索。”

“你说的很对。”刘钧赞扬了一声。

无论是当代的中原王朝,还是这里的荣朝,对海洋一向不是很重视。

千百年来,朝代轮替,他们只将目光放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从不外求。

而这就叫内卷化,所有人仿佛被关在一个罐子里养蛊。

最终的结果是造就了一个自己人吃自己人的经济结构。

直到王朝末年,这个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历史的宿命开始轮回。

刘钧来自当代,自然是能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

想要让景州,甚至荣朝摆脱内卷化,唯一的办法只有走出去,从全球摄取经济利益。

这样,景州和荣朝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无论是豪商还是百姓都能够享受到发展的红利,不至于为了一点肉沫相互残杀。

否则,一旦关起门来,依旧是内部的相互践踏,永无止境。

“全球化。”刘钧暗暗说道。

尽管这个词在这里有些超前。

但是大航海时代各国在争夺的海外市场不就是这个吗?

而最终,谁主导了全球化,谁就能获得最大的利益。

这也是他最终的目标。

现在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最终目标服务。

谈到这个,二人的讨论热烈起来。

从造船坊回到静安城,二人基本上议定了将静安府作为海贸中心的具体细节。

“杏花园内的工坊已经成熟了,回去后,本王会让刘轩主导,派一批人来,在静安府同样建立一个工坊区,这样,一些货物就直接从静安府发出即可。”

来到静安府府衙,刘钧最终拍板。

在景阳城因为商贸大吃红利的时候,他没有忘记其他府。

目前,他正在制定一向政策,就是让各府都拥有自己的产业。

实现整个景州的全面发展。

否则,什么好处都放在景州,其他地方的人心里会失衡。

事实上,其他知府已经颇有微词了。

这李然已经反馈了给他。

所以,他统筹规划下,决定让静安府利用海贸优势,成为海贸中心。

如此便可让一部分财富流入静安府。

另外,他还针对各府资源不同分配不同的产业。

这样能够缩减不必要的运输成本。

毕竟在这个依靠手挑肩扛的时代,运输成本可是占了很大一笔。

所以,经过规划后,耕地多,土壤肥沃的豪山府将重点被打造成农业府。

土豆,红薯,玉米等经济作物将在这里建立大产业园,实现规模化种植。

武平府山多,石多,林多。

山多,石多,所以可以在武平府重点打造石灰石产业,水泥产业,玻璃产业。

另外林多,对养殖业比较友好,所以也可以又大规模的家禽养殖。

至于外四府,百废待兴,所以还不适合承接景阳城的工业。

将主要作为农建营的开垦之地,等之后再行规划。

另外还有金州,因为金州盛产煤铁,所以他准备将其重点打造成钢铁中心。

如此规划下,景阳城内重污染产业基本都外移了。

留下的基本是无污染的轻工业。

毕竟作为景州的政治中心,还是要提前考虑一下的。

除此之外,景阳府因为水网密布,他还准备发展一下水产业,进一步提升生活物质丰富程度。

这样,景州百姓的生活才能越来越滋润。

在静安府呆了三天。

刘钧和柴冬青又去挑选了建立贸易行的区域后,才离开静安府去了武平府。

在武平府,他将自己对武平府的规划和盘托出,接着又去了豪山府。

之后又去了外四府巡视。

三月份出去,直到四月份,他才返回景阳城。

而这时,十艘风帆战舰已经从静安府抵达了景阳城。

得知此事,他吩咐苏缙将城外一段水域化为军事区域后。

接着,他便叫来李然,让其配合刘轩和龚铭,将自己的规划在接下来的一年内全部落实下去。

“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看起来不起眼,却是工业的基础,比如这棉花,没有棉花就没有纺织业,同样的道理,没有林业就没有造纸业,没有畜牧业,这油脂去哪儿搞?”

这段时间,所有的官员都沉浸在工业的狂热中。

但是他们却不明白农林牧渔也属于工业完整产业链的一环。

现在他直接点出,下一步就是为了重点发展这些产业。

为此,他还准备了大笔银两用于补贴,这些补贴会具体到某项产业的一个细小分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