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历史世界掠夺者 > 第123章、领地士卒

历史世界掠夺者 第123章、领地士卒

作者:打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4:58:54 来源:笔趣阁

如果拿下倭国,楚氏商会不仅是各个方面得到优惠,最主要的还是竞争力问题,当之无愧的霸主地位,绝对没有任何人能够与之向抗衡。

而大魏九州唐弘还要立牌坊,避免被扣上与民争利的帽子,虽然唐弘并不是在意这些,不过在海外殖民地掣肘毕竟会弱,可以强势镇压!

12月10日,唐弘忙碌着扩军事宜以及将那些异族中顽固份子清理出来准备等待过年后出售出去。

与此同时,唐弘的各项决定通过各种渠道被泄露了出去,不可避免的引起不少波澜,影响最大的就是那些百姓利用目前手中现有贡献值大肆兑换物品,不过唐弘家底深厚,粮秣更是无限制的供给。

当然,也有一部分的百姓古井无波,他们就是那些********扑在民屯上的百姓,贡献值虽然取消了直接兑换生活所需,但是并没有取消兑换贡献值田地以及城内四合院,对于他们来说,给下一代乃至之后的两代人留下一个比较优渥的环境是非常值得的。

作坊区的资源已经配备完毕,由陈宫主持建设,整个作坊区的布局图已经规划出来,按照远近、地块大小分割成若干个作坊区,大小不一。

按照唐弘所提供的建议,所有有污染性的作坊规划成一块区域,其他按照分类规划成不同的区域。

当然,宁县境内各项原材料,包括寿青山在内的诸如森林、铁矿、沙土、铜矿等,再加上唐弘下达的狩猎限制,也就是只能七月份进入,目前各项资源都保护的很好,尤其是砍伐一棵树种下两颗树的命令。

因为唐弘的心中一直都憋着一股劲,大魏九州日后必然是他的领土,各种资源必须要谨慎保存,等待着日后去海外掠夺各项资源,一反后世华夏地位。

这几日陈宫也提议将几处铜矿、森林给予那些商贾几年,毕竟唐弘的铺子摊开后人手越发紧凑,其中陈宫差不多是一个人掰成两个人在用。

唐弘琢磨着要不要再次进入三国世界带几个人出来帮陈宫分担分担,他目前气运点已经拥有13471点,而且这一次进入不仅仅要再带出一些各方面的人才,还要带出占城稻。

紧跟着,唐弘有开始了一次大范围募兵,当然,再次之前上次不幸阵亡的士卒家属也收到了不菲的安家费,以及一份承诺。

承诺他们将继承战死者军功,军功兑换成贡献值田地以及入住城中四合院,并且,过年后将会分配他们官方的工作,当然,这不代表他们可以游手好闲,唐弘可是深知另一个时空中官企……哦不,是国企的弊端。

唐弘可不会娇惯着这些人,要么老实干,要么滚蛋,至于各种职位任命以及薪酬都由陈宫抉择。

解决了这些,征兵也就开始了,愿意当兵的还是很多的,不过唐弘调查后这才知道,百姓们心里还是没底,生怕过年后一家人没了工作,哪怕唐弘再三保证,可当兵不一样,可以吃军粮。

对此,唐弘觉得还是他所代表的官方公信力不足的问题,不过唐弘并不在意,毕竟这些人都是来自大安县、东县乃至各县的流民,普遍的不信任官府,不过对于唐弘来说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再加上参军的热情度高并非什么坏事。

最终,这些新兵被分配到了各个方面。

宁县:

军屯:5座军屯,共有兵力300人;

城防营:由百里策统领,共有兵力500人;

宁城营:由唐弘直属,共有兵力300人;

温泉岛:

驻扎士卒:300人

人口:平野族1000人,高涉异族1000人,大魏逃民200人,共计2200人。

高涉六岛:

每岛驻扎士卒:100人。

每岛人口:大魏逃民100人,平野族300人,高涉异族900人。

共计:600士卒、600大魏逃民、1800平野族、5400高涉异族。

三处领地共驻扎2000士卒。

800大魏逃民、2800平野族、6400高涉异族。

至于余下的数千高涉异族,唐弘打算将他们出售出去,至于会不会暴露唐弘的海外领地……呵呵,语言不通的啊!怎么说?当然,为了防止万一,每一个决定出售给那些商贾的高涉异族都会再三验证。

唐弘的兵力达到了2000,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数字,而唐弘的青壮不过才刚刚破万而已,不仅仅伤及宁县的生产效率,更多的还是大量的财政赤字。

两千士卒,加上唐弘的优渥待遇,每月下来的士卒维护费单靠宁县自身的税收根本无力支付,更别说至今宁县还没有生产粮食,商贾也没有正式营业,所谓的商税、农税更无从谈起。

所以,就算唐弘将商铺租金拿过来填也填不上,完完全全的依靠着自身的雄厚资本在支撑,当然,每月支付的粮饷并没有真金白银,全部都用雪盐以及粮秣支付不过士卒也不在意这些,在他们看来黄金有时候也不一定有粮秣管用。所以双方还是皆大欢喜。

而唐弘也打算开始开发高涉六岛,不过再次之前,他令人组建楚氏商会,随后以楚州楚氏商会的名义,在宁县租下一家大型店铺三年,频繁接触赵湮。

果然,没过几天陈宫派遣小吏来报信,说是赵湮想要引荐一位来自大楚的楚氏商会话事人。

唐弘先是冷漠的回了两个字:“没空。”

赵湮吃了闭门羹,无奈只能一阵上下打点,先是无偿捐赠了二十匹田马,随后又大包大揽会多雇佣宁县本土为数三百的百姓作为他的工人。

当然,以上的打点实际上都是楚氏商会出的,并且是这个数字价值的两倍,但实际支出也就是一份仅次于仙酿的酿酒技术,以及一份和梁州赵家的长期贸易协议。

这份贸易协议实际上就是采购各项资源。

唐弘这才答应见赵湮以及赵湮打算接见的楚氏商会瀚州话事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