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绞明 > 第251章 不简单的肥皂和火柴

绞明 第251章 不简单的肥皂和火柴

作者:珩毅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06:55 来源:笔趣阁

人民军治下想要进行跨境玻璃镜生意的商贾是越来越多,之前主要是广州城的商贾在行动,很快便扩大到人民军治下所有有背景有能力的商贾。

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梁新和其他几个打通商路的商贾,他们已经进行几次玻璃镜生意,尤其是梁新,第三批玻璃已经商路,送往边境城池。

第一次玻璃镜生意,梁新只赚到二千二百两银子,第二批玻璃镜生意,梁新却赚到超过七千两银子,还没有开始的第三次玻璃镜生意,梁新的利润肯定要过万。

这玻璃镜生意不需要进行太长时间,只需要一年时间,梁新的身家翻倍完全没有问题。

利益动人心,没有商贾能看着玻璃镜生意无动于衷,更重要的是人民军似乎是鼓励商贾们做玻璃镜生意,商贾们只需要打通商路将玻璃镜卖出去就能获得丰厚回报,只不过不是什么商贾都能够打通商路。

连江赐、夏景山这样的大商人也没有打通商路,暂时只能借用梁新的商路做玻璃镜生意。

商贾们想的不错,人民军的确有鼓励商贾们做玻璃镜生意的意思,原因很简单,方南想要发展工业,工厂都建立起来了,产品也要卖出去。

就比如这玻璃厂,生产出来的玻璃镜以人民军治下的情况轻松满足,可这怎么去发展工业,扩大玻璃厂和建立多家玻璃厂属于发展工业的一项,可生产出去的玻璃镜卖不掉,扩大玻璃厂根本没用。

既然人民军统治区消化不了那么多玻璃镜,那就卖到大明统治区,玻璃镜到了大明统治区售价翻了几十倍,不过大明统治区的富人更多,能够卖掉比人民军统治区多十倍的玻璃镜,玻璃厂也就发展起来。

等到下一次人民军与明廷的战争爆发,方南对人民军有信心击败明军,扩大人民军统治区范围,到时候玻璃镜的销量不需要担心。

让商贾们将玻璃镜卖到大明统治区,一方面发展工业,另一方面人民军又能够收一笔商税,这商税可比只在境内做生意的商税高多了。

另外方南对玻璃镜生意的关注不单单是为了发展工业,要知道玻璃的作用可不止当门窗玻璃和做玻璃镜这两个,更重要的是用于军事和航海的望远镜,还有用于现代医学的显微镜。

低倍望远镜已经制作出来,产量比较低,只配发给师长级别以上军官,等到大规模量产的时候,要配发到连长级别。

显微镜进度要慢很多,预计要到明年才能够制作出第一部可用的显微镜。

平等币影响最大,玻璃镜也有一些影响,倒是水泥对老百姓的影响比玻璃镜还要大一些。

人民军下方技术,由商贾们到各地建立水泥厂生产水泥,目前所有的水泥厂都已经开工生产水泥,人民军将各地水泥厂生产出来的水泥全部包下,主要用于修建水泥路和水利设施。

用水泥修建的水利设施特点是快和坚固,参与到修建水力设施的老百姓对着水泥非常疑惑,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水泥,等到水泥凝固后,他们赫然发现这水泥修建的水利设施比他们想象中的水利设施好太多了。

仅仅是泥土和石头修建的水利设施,可能大暴雨一冲就会出现一些小问题,多场大暴雨下来,小问题就会变成大问题。

但作为水泥的粘合剂加入到其中,水力设施的坚固程度增加不少,能够坚持更长久。

用水泥铺设的水泥路基本上都是在城池外,却有许多老百姓喜欢看热闹,走到城外水泥路上走走踩踩,平坦的水泥路走起路来比较轻松。

聪明人很快就能够想到,马车跑在这样平坦的水泥路上会一点都不颠簸,运输易碎物品破碎的几率大大减小,遇到下雨天,这水泥路也不会泥泞。

许多人都在想,什么时候在城池里铺设水泥路就好了。

在城池内铺设水泥路,各地人民军政府的确有这个计划,不过方南却有其他打算。

在方南看来,这带有城墙的城池显然无法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未来的城市以多层楼房为主,有下水道、水渠,主干道路要宽敞一些……

各种要求下,必须对城池进行大改造,但对城池进行大改造显然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毕竟城池内有着大量居民。

所以方南便从广州城这边开始,有城墙包裹的广州城是旧城,在旧城外建立新城,目前主要建立一些工厂,也有许多楼房在建立,随着新城人口的增多,人民军政府各个机构都会先后搬到新城,旧城的人口也会往新城转移。

等到旧城人口减少的差不多,就可以对旧城进行改造,或是直接推倒重来,或是小部分改造,保留旧城的“古风”特色。

预计未来各座城市都会像广州城这般变化,新城建设会占用一些农田,这一点需要做好准备,给老百姓换置农田,也可以让老百姓进入工厂做工。

老百姓的好日子才仅仅过去两年,依靠种田赚到的钱并不算多,连买一面镜子都要思考好几天,他们更多的想法是将钱存储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老百姓的好日子会持续下去,手中余钱多了,老百姓也会进行消费,买玻璃镜,买水泥建房屋,也会购买其他东西,那时候人民军的工业才会迎来大发展。

老百姓手中余钱多了是一方面,若是乙型蒸汽机研究制造出来,对工业发展的帮助才是最大的,纺织厂里可以大批量生产出廉价布料,老百姓收入不变,却可以购买到更多的布,对于其他可以工业快速生产的商品也是一样。

这其中不包括火柴、肥皂等生活用品。

火柴、肥皂看起来似乎是很简单的商品,但制造起来比玻璃困难太多。

比如肥皂,早期肥皂是奢侈品,直至1791年法国化学家卢步兰用电解食盐方法廉价制取火碱成功,一直到十九世纪末,肥皂才进行工业化生产。

火柴的制造难度要比肥皂低一些,黄磷火柴工部也能研究出来,但想要进行工业生产就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事情。

方南也没有过于着急,事情一件件来就好,等到识字人口快速增加,科技发展速度也会跟着加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