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绞明 > 第336章 纺织业

绞明 第336章 纺织业

作者:珩毅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06:55 来源:笔趣阁

乙型蒸汽机的事情不需要保密,渐渐的,乙型蒸汽机的事情在人民军统治区传播开,在有限的对乙型蒸汽机的描述中,闻者只感觉这乙型蒸汽机很厉害,具体厉害在哪里,让他们说也说不明白,大多数连“机械”都无法理解,更不要说“机床”、“蒸汽机”。

商人群体是消息最灵通的一批人,他们与官员交好,人民军政府官员不会违规做事情,但将一些可以透露出去的事情告诉商贾朋友完全没有问题,往往消息灵通者能够进行更多准备,赚到更多金钱。

现在大商人们的注意力都被蒸汽机所吸引。

“蒸汽机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人民军没有对蒸汽机保密,商贾们很快便了解到甲型蒸汽机,不需要人力、畜力就可以提水的机器,商贾们对甲型蒸汽机非常惊讶,不过惊讶过后就没有多少感觉,这甲型蒸汽机只能用到提水上,功用太少,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

真正让商贾们感兴趣的是乙型蒸汽机,他们从官员朋友那里了解到乙型蒸汽机是大都督都重视的东西,认为乙型蒸汽机能够带来一场大变革。

大都督都重视的乙型蒸汽机,商贾们自然也得重视起来,他们也听到将蒸汽机装到船上,可以让船无风而动,也可以将蒸汽机赚到车子上,不用人推马拉,车子就会自己跑。

可这些神奇的机器都还没有真的出现,目前实用乙型蒸汽机也就那么几台,连蒸汽动力机床都没有出现,距离大变革到来还需要一些时间。

乙型蒸汽机只闻其名未见其影,话题快速消退,只有一些商贾们还在关注乙型蒸汽机。

在方南看来,实用乙型蒸汽机已经造出来,接下来便要依托乙型蒸汽机开启属于人民军的工业时代。

人民军研究蒸汽机之初的目标就是用蒸汽机的蒸汽动力取代水力机床的水力,水力机床只能固定在河边江边,并且水力不稳定,洪水、干旱等灾害都会对水力机床造成巨大影响。

蒸汽动力机床就不同了,机床不需要再固定在河边江边,可以任选地方建立工厂按照蒸汽动力机床,有厂房在,各种灾害对机床运转也无法造成多少影响,能够保证任务的进行。

更重要的是蒸汽动力比水力更有效率更稳定。

有了蒸汽动力机床,人民军的兵工厂就可以在人数有限的情况下生产出更多的火器,装备给人民军,提升人民军的战斗力,军事力量才是保家卫国的根本。

在蒸汽动力机床之外,方南最重视的蒸汽动力机械一个是轮船一个是火车,两者都是交通工具,轮船可以提升人民海军的实力,火车则连通陆地各座城池,有效维持人民军的统治,也方便民众远行、商业运输等。

蒸汽机开启工业时代,机床、轮船、火车都是工业时代的重要产物,但方南也知道历史上发生的工业革命实际上是以纺织业为启动点的,最终引爆了机械技术的革/命性创新,各种蒸汽动力机械接连不断诞生,科技飞速发展。

实际上明代纺织业非常发达。

在华夏大地经济史上,有两种植物彻底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一是宋代的水稻,二是明代的棉花。

棉是一种外来植物,原产自于印度,在汉字中第一次出现是南朝的《宋书》,宋末元初,它已经在南方地区得到一定面积的普及。

元代的元贞年间(1295—1296),松江府乌泥泾的妇女黄道婆在琼州学到了一种新的纺织技术,她回到家乡教人制棉,改革研制出一套赶、弹、纺、织的工具去籽搅车,弹棉椎弓,三锭脚踏纺纱车等等,使得棉纺织技术得到重大突破。

朱元璋建国之后大力推广棉花种植,他下令,农民有田5亩至10亩,俱令种桑、麻、棉各半亩,10亩以上倍之,地方官不督促的要处罚。

这些政策的推行,不仅使荒废的土地尽量被利用,粮食产量大增,也为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料。

《明史·食货志》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全国共有田地850万顷,比元末增长了四倍多,其中棉田的增加最为显著。

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彻底改变了人们以丝绸和麻布为主的穿着传统,服装产量为之大增,棉纺织迅速成为全国第一大手工制造业。

明清两代,华夏大地每年生产约6亿匹棉布,商品值近一亿两白银,其中52.8%是以商品在市场出售的。

黄道婆的家乡松江是棉布生产最集中的地区,《松江府志》记载,“在旺销的秋季,每天出售的松江大布达15万匹之多”,这个数据稍有夸张,全年估计约有2000多万到3000万匹,这也是一个十分惊人的产量了。

明代纺织业告诉发展,再一次刺激了生产力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国民收入增加。

《明史·食货志》中就曾这样描写朱棣时期的情况:“计是时,宇内富庶,赋入盈羡,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蓄积甚丰,至红腐不可食。”

随着时间流逝,明廷上下也堕落了,老百姓手中土地被地主阶层想法设法拿走,老百姓没有土地,男耕女织的小农生活也没了。

虽说小农生活没了,但棉布产量并没有降低,大部分土地都在地主手里,地主可以继续命人在这土地上种植棉花,佃户家里可以继续男耕女织,只不过这一次他们的收入会受到地主各种剥削。

目前人民军统治区似乎正在恢复这种男耕女织的小农生活,人民军给老百姓分田地,一个三口之家就能拥有至少十亩土地,这就是一个农户,农户能够想到赚钱的方法大概只有耕田和织布这两种。

以广东地区为例,明廷统治时和人民军统治时,广东的棉布产量并没有降低太多,降低的部分主要是战乱引起的,在战争结束后,棉布产量就快速恢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