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绞明 > 第337章 水力大纺车

绞明 第337章 水力大纺车

作者:珩毅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06:55 来源:笔趣阁

“四乡之人,自农桑而外,女工尚焉。摧车蹋弓,纺线织机,率家有之。村民入市买棉,归诸妇女,日业于此,且篝灯相从夜作。”(《南浔镇志》)

“女红不事剪绣,勤于纺织,虽六七十岁老亦然。旧传有夜完纱而旦成布者,谓之鸡鸣布。”(《温州府志》)

“当农事甫毕,男妇老幼共相操作,或篝灯纺织,旦夕不休,或机声轧轧,比屋相闻。”(《汉川县志》)

各种记录呈现了十四世纪华夏大地乡村的生产景象: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从事纺织,全家动手,机声不休,通宵达旦,每户所织之布虽然数量甚微,但是因户数众多,聚合之后,却成惊人的亿万之数。

土地有限,产出的棉花有限,纺织出来的棉布也有限,若是从人力纺织棉布变成用蒸汽动力机械纺织棉布,最大的好处就是纺纱织布效率大大提高,最起码提高几十倍,进而使得棉布价格下降。

在底层老百姓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做到一家人每年买布作一套新衣服外加一双鞋。

不过也有一个坏处,农户自己种植棉花,自己纺纱织布,直接卖棉花和卖棉布的价格是不同的,棉布中还包含农户的手工费,一旦用蒸汽动力机械代替人力纺织棉布,农户织出来的布就卖不出去了,只能卖棉花,农户的收入要下降一些。

但是在方南看来,与采用蒸汽动力机械纺织棉布的好处相比,坏处会随着时间慢慢减小。

已经有例子出现,人民军统治区中最多的工厂是水泥厂,商贾们在人民军统治区许多城池都建立水泥厂,大量青壮进入工厂做工,青壮进入工厂做工基本上就无法参与到耕田中,但青壮在工厂中做工的收入不会比一家人种田收入差不多。

如此情况下,只要家中有一个人在水泥厂做工,那一家人已经不需要种田就有足够的金钱生活下去。

水泥厂只是一个开始,工业时代到来,大型纺织厂遍地都是,可以让大量成年女性进入纺织厂做工,更多的工厂出现,农村人口开始减少,但土地不会减少太多,可以给农村人口分配更多的土地,农村人口的平均收入也跟着增加。

当然,这得忽略人口增长,人民军统治区的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必然会有大量新生儿出现,人口增加还要让农村人口收入增加,这就是对外扩张的问题。

对外扩张的事情还要等到人民军统/一华夏大地后再说,现在该发展蒸汽动力机械还得发展蒸汽动力机械,时间不等人。

进入到十二月,在佛山,一个新的研究所成立,其名为“纺织机研究所”。

纺织机研究所名义上归工部管辖,实际管理纺织机研究所的是方氏商会。

方氏商会就是方南的方家所属的商会,方南命人民商会副会长韩嘉担任方氏商会会长,与此同时韩嘉依旧是人民军政府官员。

方南给韩嘉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建立纺织机研究所,目前纺织机研究所研究人员中,有两人来自蒸汽机研究所,算是借调,随时都可以回蒸汽机研究所。

除了蒸汽机研究所两位研究人员,还有熟练打造人力纺纱机、织布机甚至水力大纺车的工匠,以及工匠家属中熟练使用纺纱机、织布机的女性。

暂时女人还无法与其他陌生男人一起干活,使用纺纱机、织布机的多是女性,所以选择工匠家中的女性来参与研究比较合适。

另有广州大学的几位学生对蒸汽动力纺纱机、织布机感兴趣,也参与到对纺纱机和织布机的研究中。

纺织机研究所正式成立,开始对蒸汽动力纺纱机和织布机进行研究,只要研究成功了,参与到研究中的人都会获得来自方氏商会大笔金钱奖励,机器专利权归方氏商会所有,毕竟是方氏商会投入资金聘请人员进行研究。

只要蒸汽动力纺纱机和织布机研究成功,方氏商会就会投入更多资金对这两种机器进行生产,亲自建立一家大型纺织厂,让所有人看到纺织厂生产棉布的效率。

接下来方氏商会将会以制造机器为主,将机器卖给勋贵家族的商会,让这些商会建立大型纺织厂,简单的说就是方氏商会带着勋贵家族赚钱,等到纺织业大爆发后,才会将机器卖给其他商贾。

不过制造机器卖机器的事情还要等一等,机器还没有研究出来,纺织机纺织机,实际上纺织机并不是一种机器,而是两种机器,分别是纺纱机和织布机,棉花需要先纺成纱,之后用纱线来织布。

研究制造纺纱机相对简单一些,因为先人们已经研究出一种水力纺纱机——水力大纺车。

纺车是采用纤维材料如毛、棉、麻、丝等原料,通过人工机械传动,利用旋转抽丝延长的工艺生产线或纱的设备,通常有一个用手或脚驱动的轮子和一个纱锭。

随着纺车发展,锭子数目增加到2至3枚,最多为5枚,宋元之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各种传世纺车机具的基础上,逐渐产生了一种有几十个锭子的大纺车。

水力大纺车与原有的纺车不同,其特点是:锭子数目多达几十枚,及利用水力驱动。

这些特点使水力大纺车具备了近代纺纱机械的雏形,适应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

以纺麻为例,通用纺车每天最多纺纱3斤,而大纺车一昼夜可纺一百多斤,工作时需使用足够的麻才能满足其生产能力。

既然已经有水力纺纱机,接下来纺织机研究所的任务就要简单一些,可以在水力大纺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水力换成蒸汽动力,纺车部分也可以进行改变,毕竟纺车已经不需要固定在河边。

随着蒸汽机的出现,先是主要在矿山使用的提水器,很快蒸汽机床也会出现,为人民军打造更多的火器,等到蒸汽纺纱机出现,才会让更多人明白蒸汽机的意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