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绞明 > 第184章 明军动作

绞明 第184章 明军动作

作者:珩毅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42:59 来源:笔趣阁

梅友松还在前往江西的路上,千里迢迢赶赴江西本就是非常疲惫的事情,但梅友松没有多少时间休息。

前方关于人民军的情报被宋应昌派人送到梅友松手中,看着人民军的情报,梅友松的心已经无法平静下去。

第一次听到“人民军”这个名字时,梅友松对人民军有些好奇,一股反贼竟然能够占领广东大部分区域,连广州城都陷落了,是人民军太厉害?还是广东明军太无能?

梅友松更倾向于后者,梅友松认为,只要朝廷认真起来,派遣大军围剿,肯定很快就会将人民军剿灭,在梅友松眼中,宋应昌是一个优秀的统帅。

可是现在,宋应昌率领大军两次与人民军交战,都败了,死伤七、八万人,不得不让朝廷换帅。

连宋应昌率领大军都两次败于人民军,梅友松感觉到人民军的强大,对于自己被朝廷委任大军统帅围剿人民军的事情,信心并不大。

看到人民军的信息越多,梅友松的信心也随之不断下降,人民军中新兵那么多,却拥有强大的战斗力,梅友松无法想象出人民军的火器到底有多厉害。

打败人民军的信心虽小,但梅友松不会轻言放弃,实在不行就调集更多的大军,以人数压倒人民军。

在前往江西的路上,梅友松已经发出多份命令,第一份命令是从北方边军抽调十个营约三万人,第二份命令是从北方各地抽调至少六万明军,第三份命令则是从南方各地招募青壮,扩军至少十万,然后调集到前线。

北方边军骑兵多,步兵更多,并且边军在与敌人的战斗时不停磨砺自身,边军的实力要大大超过卫所军,是最为精锐的明军。

边境虽然精锐,但也要守护边疆,不能调动太多,所以梅友松只抽调十个营三万余人,抽调多了,朝廷里那些大臣都不会同意,相比于广东的人民军,大臣们更担心北方之患。

无法抽调太多边军,只能由其他明军补充,南方各地明军已经被宋应昌抽调的差不多,无法再进行抽调,一旦全部调走,山贼土匪作乱就麻烦了,说不定还会有反贼出现。

所以只能从北方各地抽调一批明军,再从南方各地招募青壮扩军十万,作为补充。

三万边军,六万北方明军,十万新兵,这就是近二十万人,广东周边区域现在还有至少十五万明军,合在一起三十五万明军,让梅友松多少产生一些对付人民军的信心。

为了围剿人民军,明廷前后调动五十万大军(包括广东明军),这也多亏张居正在万历元年到万历十年这时间里做出的努力,让大明国库充盈起来,能够支持调动五十万大军围剿人民军。

换做其他时候,国库都没有银子支撑如此大规模军事行动,没有粮草,兵卒们吃不饱饭,没有兵饷,兵卒们又怎么会给明廷打生打死。

不过边军距离江西太远行军需要时间,抽调北方各地明军到广东需要时间,在南方各地招募青壮扩军也需要时间,梅友松知道几个月时间里都无法对人民军进行围剿。

现在梅友松更是担心,在宋应昌大军连续两次兵败,人民军会趁机扩大地盘,以宋应昌大军的情况,想要挡住人民军似乎有些困难,梅友松只能希望人民军老实待在广东。

……

信丰县城中,宋应昌也在担心人民军会发动新的进攻,他率领的这一支明军连续被打败两次,即便现在可战之兵超过六万,但士气非常差,若是人民军发动进攻,宋应昌都无法确定己方能否挡住。

从上一次战败开始,宋应昌就传令湖广、福建、广西三地,要三地位于广东边境区域城池的明军不要轻举妄动,不要主动对人民军进行试探,依城而守。

宋应昌希望以这种方法能够让人民军不受到明军的打扰,那人民军就不会主动离开广东。

实际上宋应昌也感觉自己这想法有些可笑,按照宋应昌自己的猜想,他感觉人民军待在广东不继续扩大地盘是为了练兵,等到人民军的新兵拥有足够战斗力,人民军的实力就会更加强大,那时候人民军出广东,就能迅速打下大片地盘。

也是因为宋应昌不想要人民军的新兵成长起来,急急忙忙调集调军对人民军发动进攻,却没有想到新兵如此多的人民军,依旧将明军击败,人民军的强大与以往出现在大明境内的反贼有太大的不同。

在圣旨没有过来前,宋应昌已经认定自己会是革职查办的下场,现在圣旨还没有来,不过皇帝对宋应昌的惩处信息已经传递过来,让宋应昌非常意外,新的统帅梅友松竟然给自己求情,让自己继续呆在军中,戴罪立功。

很快宋应昌便想到这其中缘由,梅友松没有接触过人民军,对人民军了解不够,需要自己这位前统帅辅助。

能够不死,宋应昌非常高兴,更重要的是宋应昌内心非常不甘,连续两次被贼人打败,死了那么多人,这是宋应昌的耻辱,宋应昌满心想着该怎么剿灭人民军。

宋应昌已经下定决心,等梅友松到来后,他会全心全意辅佐梅友松,让明军打败人民军。

现在,宋应昌就在为明军打败人民军而努力着,人民军最强大的那些火器,只要明军这些火器,依靠明军的人数优势,打败人民军就不成问题。

人民军的火炮威力一般,和明军的差不多,甚至明军的火炮数量更多,这一点可以忽略。

人民军的火铳非常犀利,射程远威力大,明军火铳远远不能相比,宋应昌一直在调查这火铳的来源,未有所得。

明军没有获得一支虎头枪,连仿造的机会都没有。

倒是人民军的手榴弹,?在战场上使用的极少数手榴弹哑火,被明军获得,明军找来工匠进行拆解,发现这手榴弹制造工艺比较简单,江西这边的作坊就能够打造出手榴弹。

宋应昌已经下令,先在江西这边尝试批量制造手榴弹,只要明军也装备大量手榴弹,明军的战斗力就能大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