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绛色大宋 > 第七八六节 远去的大宋老臣

绛色大宋 第七八六节 远去的大宋老臣

作者:晨风天堂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59:14 来源:笔趣阁

打仗那里有十成的胜算。

李洱敢说。

李洱自信满满:“我研究过倭岛地图,倭平安京就在水道边,炮舰先行,陆上用炮火开路。随后重兵压上,任他城高城坚,十轮重炮洗地,倭平安京可以变成一片平地,小小的一座小城罢了。”

“打吧,打完了分银矿。然后休兵……一年吧,中原休兵一年。”钱荨逸算过,休兵两年不可能,而且都不敢说南海那边。

南征是定下的事情。

刘锐说道:“盛唐之时,年年在打仗,有时候一年两场,这还都是史册记载的有规模的征战,那些不在史册几百上千人的战争更多。可有谁说过,盛唐穷兵黩武了,威严是打出来的,打了金中都,金国说话就变软了。”

谢深甫也不好劝了:“那,打吧。”

打。

钱荨逸写了檄文。

历数倭王十恶,三十六罪。从倭王第一次窥视中原开始写到当今,连同偷宋钱在内都是罪。

其中极恶之罪,便是不适当的自称。

檄文就帖在临安城门。

盖的不是印。

是传国玉玺。

檄文一出,临安城一夜之间少了十万人。

这些人不是跑了。

象是赶集一样,十万人离开临安,想尽办法往倭岛去。

胡媚娘连红叶会都不参加了,召集自已在绍兴府与明州府休整的部下,整装出动,女兵弩阵营对倭作战,她相信她们不弱。

还有无数的商人,他们开始将物资装船。

打起仗来,军中士卒总是需要吃喝穿用的,他们的物资会换成倭平安京的战利品。

临安城一夜之间,光是倭国游记类书籍全部卖空。

任何关于倭国介绍的书籍都被商人们买走了。

临安城南,李洱陪着谢深甫在码头外的小山上看着,李洱对谢深甫说:“往前一百年,任何时候天下百姓对国君出征有这样的狂热,往前两百年,每每听到要打仗了,离城的都是逃难的。”

谢深甫指着码头:“我家门客说,以前客船一个仓室一千两千个钱就够了,今天两万钱还抢不到,货船一个仓都涨到了四千钱,却依然租不到。”

两人正说着,又有人到了。

穿着布衣。

王蔺。

谢深甫见到王蔺转身就走,他之前就与王蔺割袍断义,因为他反感一心只想着投降,安逸的王蔺。

李洱拉住了谢深甫:“为什么要走,谢兄行得正走的端,为天下万民造福,何以羞于见人。”

谢深甫只是不想理会王蔺。

王蔺却是真正的尴尬。

王蔺现在依旧是官,俸禄虽然没发,但却没有人免他的职。

早在光宗时代,王蔺就在枢密院当过枢密副使,在几个月前,他还是参知政事,兼职礼部侍郎,原本想调他去出任荆湖南路转运使,结果还没有定下来,韩绛就突袭了金国中都。

王蔺此时孤独一人,也没什么朋友了。

倒是李洱主动上前:“王参知。”

“李尚书。”王蔺回了一礼。

李洱说道:“有句话十年前就想说了,你不高兴也罢,今天说给你听。你王蔺,嫉恶如仇,见不得那些小偷小摸的官员行为,让你朋友不多。但你这性子放在金国就软了,你若对金国也有这份胆识,我李洱也能佩服你一下。”

王蔺没反驳,只是拱手一礼后,远远的对谢深甫施一礼,转身离去。

此时的他已经有心隐去。

他知道自已无颜再面对自已这个昔日老友。

至于说韩绛是不是叛臣,他认为自已没资格讲,有句话说的好,天下自有公断。

仅说一样,宋人弯下的腰直起来了,就凭这一点,王蔺明白,史册上这一笔写下去,几百年之后,事非功过依然明了。

赵家,太自私了。

走了几步,王蔺又回头看了一眼那忙碌的码头,再四周看看这大好河山的风景,抬头看看天空。

这天变了。

但却不再是他王蔺的天。

是时候离开。

找一处无人之地,了却残生。

长叹一声,王蔺弯着腰往远处走去。

李洱看了一眼谢深甫,他这一眼就是告诉谢深甫,若王蔺这一走怕是此生再无相见之日。

谢深甫也看着李洱。

李洱很郑重的点了点头之后,谢深甫大喝一声:“谦仲,南海诸郡还差一个督御台,你若还能再为官几年,我为你推荐。”

王蔺停下了脚步却没有回头,谢深甫也没再说话,就这样僵持着。

王蔺内心百味丛生。

他想到了自已年少时的意气风发,想到了自已初为官时内心的抱负,更知道自已成为朝中重臣之后那种种的无奈。

突然,王蔺泪流满面:“罢了,罢了。我何尝不想在金人面前抬头挺胸,我何尝不愿作为上国天使。子肃,吾儿还有志,望荐之,我已死。”说完,王蔺头也不回的离开,但脚下却不再是那样的踌躇。

谢深甫没再劝,默默的看着王蔺离开。

李洱走到谢深甫身旁:“或许他也没错,跪的久了骨头就软了,想再让骨头硬起来不容易。这些年你也在官场,你可以问问洪迈,他应该比你更明白。”

不用问,谢深甫非常清楚。

洪迈的父亲作过三品官,其两位兄长分别当过相公,副相。可他幼年时依旧过的很苦,一切都因为他父亲太过刚硬,出使金国被扣押了十多年。

再论到洪迈的时候,他出使金国,洪迈更硬,誓死不跪。

结果呢,金人封了迎宾馆,生生的饿了洪迈三天,差一点也要把他扣押下来。好不容易活着回到了临安,又被朝廷许多官员弹劾,理由是使金辱命,直接发下到下等州府去当知府了。

强硬,是要付出代价的。

强硬,是要有本钱的。

大宋弱,赵家更软弱,作官的自问可能强硬得起来。

若强硬,在金国受辱,回大宋再受罚。

这份悲哀不是寻常人能够理解,更是难以坚持的。

李洱又说道:“话说,若不是洪迈年龄有些大了,自已不愿意再出仕高位,这次枢密使肯定他是首选。”

谢深甫知道这事,微微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