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超维科技纪元 > 第二百二十六章 U—473

超维科技纪元 第二百二十六章 U—473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4-01 03:03:03 来源:笔趣阁

长五—D型运载火箭,在四月份和五月份连续两次发射,将谛听卫星系统的规模提升到12颗之多。

拥有12颗谛听探测卫星之后,尽管无法做到全天候,却可以做到对蓝星进行无死角扫描。

虚拟蓝星已经初步构筑完成,这也是为什么幽灵特勤局推断出G组织总部天堂可能不在蓝星的原因。

因为虚拟蓝星上面没有一个符合的位置。

不过李爱国根据黄明哲推理的时间线,又组织人员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和完善。

随着幽灵对于整条时间线的复盘和建模,很多事情渐渐浮出水面来。

……

四艘改进版的超级核潜艇,正在行驶在小西洋(天竺洋)的西北部沃顿海盆处。

比起一般的潜艇,这四艘核潜艇的潜行深度在2000米附近,已经超过一般潜艇的行驶深度。

加上这些潜艇使用了最新吸音涂层,和核聚变反应炉电动螺旋桨,本身的噪音不足60分贝,比海洋环境噪音还小。

因此这一队潜艇,直接从通过巴士海峡,进入吕宋海盆,然后沿着吕宋海沟,通过马鲁古海、塞兰海、班达海。

接着转道帝力附近的翁拜海峡、萨武海,最后通过爪哇海沟,进入小小西洋的西北部。

之所以费尽心思进入小西洋,事实上这支潜艇小队,肩负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寻找第三帝国那艘遗失的潜艇。

1994年的时候,德意志联邦还拍摄过一部电影《U—234死亡使命》,其中的U—234号潜艇原型就是这一次要寻找的目标。

根据幽灵收集到的资料,第三帝国确实派遣了一艘21型潜艇(编号U—473),不过不是在瑞典港口出发。

在瑞典港口出发的两艘,其实是在混淆盟军视线。

真正出发的那艘U—473潜艇,是从不来梅港启航的,出发时间是1945年2月13日,距离柏林被攻克,已经不足三个月时间。

当时U—473离开不来梅港之后,便直接从北大西洋向南大西洋前进,躲避了盟军的重重猎杀之后。

在当年4月28日,跨越黑洲好望角,进入小西洋吸西南部。

在到达莫桑比克海峡时,他们向第三帝国本部发出了最后一封电报,与此同时也接收到第三帝国战败的消息。

双方的联系从4月30日之后,完全中断了,因为他们已经成为真正的丧家之犬。

如果一切顺利,U—473将达到东南亚,和东瀛方面会合。

不过这艘潜艇却没有如期到达,而是神秘地失踪在小西洋。

……

核潜艇旗舰里面。

陈立看着谛听探测器形成的小西洋海底地形,那艘潜艇已经被找到了。

就在马达加斯加海盆和西南小西洋海岭交界处,海底深度达到5473米左右。

这个深度的海底,加上是人迹罕至的南小西洋海域,在没有办法扫描海底情况的今天,U—473自然一直沉睡在海底深处。

连一种在寻找这艘潜艇的G组织,也一直没有找到踪迹。

不过拥有谛听探测器的幽灵,别说是海底几千米,就算是地壳几百公里深度,都可以探测出来。

在对于海底沉船进行大数据分析之后,沉没在海底深处的U—234,终于被幽灵锁定了具体位置。

[陈处,我们距离目的地还有1893海里(3456公里)左右,还有70个小时左右才达到。]舰长罗英武向陈立汇报道。

陈立严肃地吩咐到:[大家注意隐蔽,一定不要着急。]

[是。]

众人都是通过脑波通信直接沟通交流,避免了在潜艇里面说话,尽管改造之后的新潜艇,内部消声系统非常完善。

但是如果在潜艇里面大声说话,或者制造出大声响的动作,还是会增加暴露的可能性。

这一次他们是过去执行秘密任务的,而不是去挑衅的。

尽管西南小西洋海域不是热点地区,周围也没有什么强大势力存在,但是该提防的还是要提防。

深海潜航是非常枯燥无味的,虽然比外太空航行好一些,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

幽暗寒冷的深海,不时有深海鱼被这四条庞然大物惊扰到。

[报告,距离东经九十度海岭50海里。]

罗英武看了看仪表盘数据,随即吩咐道:[提升潜航深度,深度500米,注意规避海岭。]

[收到。]

潜艇慢慢向上爬升到深度500米左右,因为东经九十度海岭的平均深度是在750米左右。

三个小时之后。

[报告,进入中小西洋海盆。]

[调整潜航深度,深度2000米。]

[收到。]

一路上非常的平静,这里本来就不是什么热点区域,连远洋捕捞船都很少光顾这一带,主要是太偏僻了。

三天之后。

在跨越了中小西洋海岭,进入了马达加斯加海盆之后。

潜艇小队终于抵达了目的。

通过潜艇自带的谛听探测器,陈立和罗英武可以清晰的观察到距离他们3473米的海底上,一艘老式潜艇正在斜躺在海床上面,上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泥沙。

仔细的虚拟建模之后,可以清晰的看出潜艇并没有受到什么外部攻击,极有可能是自沉在这里。

陈立当机立断吩咐道:[罗舰长,行动吧!]

[是。]

不会,其中一艘潜艇向海底深处下潜下去。

新型潜艇的极限深度大概在6000米左右,可以安全达到5473米左右还是可以的。

不然就不会派遣过来执行打捞任务了。

虚拟地图上,那艘核潜艇已经在迅速接近着U—473的残骸。

经过了十五分钟的下潜,终于来到靠近U—473上方不到50米左右,不过在一片漆黑的海底,潜艇只能通过谛听探测器来确定位置。

在详细精确度扫描之后,U—473除了那几百公斤的铀料,剩下最有价值的东西,就储存在潜艇左侧中部的D—4舱室里面。

这种深度,自然不可能派遣蛙人,哪怕是新人类的身体,也扛不住海底5473米的水压。

十二个半径一米左右的球型潜航器,从潜艇底部鱼贯而出,然后向U—473靠拢过去。

用伽马射线激光器,迅速的切开舱壁,在探照灯灯光下,十几个箱子零散的堆放在舱室里面。

潜航器继续切割舱壁,扩大可以进入的区域。

五个多小时的时间,终于将整个D—4舱切开。

接下来才是搬运工作,这些箱子在海水和水压的摧残下,早已经变形破裂,所以不能随便打捞。

其中一个潜航器将一个特制网箱放置在舱室内部,随即又用机械臂,小心翼翼将一个变形的箱子,推入网箱里面。

通过这种蚂蚁搬家一样的方式,他们一点点将U—473里面的东西搬空,连那几百公斤铀料也一起搬走了。

这个打捞工作进行了8天时间,在6月22日,潜艇小队才启程返回国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