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华年时代 > 第四十一章 陈新

华年时代 第四十一章 陈新

作者:衣山尽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3:22 来源:笔趣阁

“不坐牢那就不怕咯。”陈长青不屑地哼了一声:“我就是一贫困户,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浑身癞子没地方擦。批评教育,谁他妈敢废话,我立即倒地上,倒叫他敷汤药。”

陈长青在家中排行老三,上面还有一个二哥和大姐。

大姐早年嫁到距离这里四十里地的裴河村,已经去世三十年了。

陈新的父亲是他二哥,叫陈志高。

骂了一气,陈长青指了指旁边的位置:“陈新,你来得巧,陪叔喝两杯。”就给他倒了一杯酒。

陈新喝了一口酒,又吃了一口麻雀肉,觉得这玩意儿嫩得发腻,就停下筷子。

“不对,这不是麻雀,麻雀可比这有嚼劲多了。”

“哈哈,你可算吃出来了,这是小鸡苗。”陈长青大笑。

“小鸡苗也吃……这不是糟蹋了吗?”陈新顿时觉得嗓子里像是塞了一把棉絮,有点恶心,再吃不下去了。

“反正是国家送的,不吃白不吃。”陈长青就把先前的情形跟侄儿说了一遍。

最后冷笑道:“我看那宋轻云就是个棒槌,让我养鸡脱贫,鸡是那么好养的,又臭又累。我现在躺着就有国家送救济,又为什么要去折腾。”

陈新看到三叔这懒惰模样,心中颇为不齿。不过,他毕竟是长辈,却不好说什么,只道:“我看养鸡也不错啊,鸡蛋可以换钱,谁不想自己腰包里的钱多一点呢?”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我现在的日子过得多舒服啊,没有粮国家送,没有钱不是还有你这个侄儿吗?乖儿,叔叔的酒喝光了,赞助一点。”

陈新无奈,只得从包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递过去:“少喝点。”

陈长青看到钱非常高兴,又开始嘲讽宋轻云,说这就是个青勾子娃娃,只知道讲嘴。还说什么市里的农技专家说了今年年底鸡蛋价格会暴涨,这笔买卖干得,谁信呀?

陈新却留了神:“三叔,专家真的说鸡蛋价格会暴涨吗?”

陈长青回答道他就是这么说的,说什么今年上半年各地的养鸡场发了鸡瘟,宰杀消埋了许多,将来肯定涨。

“呵呵,就是骗人的吧。如果真有这事,别人还不都养,怎么看不到动静?”

“或许宋书记说得有点道理吧?”陈新若有所思的样子。

宋轻云毕竟是上级派来的驻村干部,手头掌握的信息自然比一般人多,更别说是三叔这种整日稀里糊涂的人了。

“你不会是想要养鸡崽?”

陈新:“说不准呢!”

陈长青:“我劝你少想这事,有那养鸡的钱还不如娶个媳妇,别东折腾西折腾给败光了,到时候有你哭的时候。”

陈新:“我可没钱,再说,结婚的事情有过一次就够了。”

“什么有过一次就够了,难道你还打一辈子光棍,难道你要让咱们陈家绝后?”陈长青大怒。

陈新:“我不是有一个孩子吗,怎么就绝后了?再说,这村里姓陈的人多了,也不差我家幺儿一个。”

“说的是什么混帐话,别人是姓陈和咱们又是一个祠堂,可那又怎么样,跟我们有什么关系。难道将来我们死了,别的陈家人还跟你我上香烧纸钱?还有,你说你有一个幺儿,可他现在已经改了别家的姓,跟你什么关系。”

“别说了。”陈新耷拉着眉眼,面上带着一丝痛苦。

陈长青:“我就是要说,新娃,你不可能这么过一辈子的,还得成个家生个娃。”

陈新:“我都这情况了,谁肯跟我?”

“什么谁肯跟你,找不到好的就不能降低要求。废话别说,改日跟我一起去相亲,我已经帮你物色了一个女子,就是隔壁县的,离咱们这里六十里地。咳,别改日了,明天就去。”

“三叔,这事下来再说,下来再说。我到你这里,就是来回话的。家中地里还有活,我先走了。”说罢,陈新笑了笑,站起来就走了。

“喂喂,你这娃娃怎么不听话呀,你给我站住,站住,打不死你!”看到侄儿的背影,陈长青有点气急败坏。

侄儿陈新今年二十九岁,高中毕业之后就在城里一家工厂上班,干的是钳工,手艺还可以。收入也高,据说月薪达四千。这在红石村已是相当的不错了,羡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但是钳工这活儿从来需要经过很多年的训练还得有一定天分。

在上班期间,陈新和县城的一个女子认识了。

陈新是个英俊的棒小伙,那女子一看就喜欢。两人好了两年结婚,把家安在女子的娘家,后来又生了一个儿子洋洋。他能够通过自己的奋斗跳出龙门,娶了城里女人,简直就是红石村青年励志典范。

可惜,月有阴晴圆缺。那女子刚开始和陈新好看中的是他的英俊潇洒,等到结婚后,柴米油盐还有经济压力一来,两口子的感情渐渐就淡了,走上了分道扬镳这条路。

最后,两人协议离婚。

陈新和前妻结婚的时候本一无所有,走的时候自然要净身出户,就连孩子也改了母姓。

不但如此,每个月还得出两千块抚养费,真是惨到了极点。

侄儿是死是活陈长青才不关心呢,他之所以一心要给陈新介绍对象,是想赚一笔媒钱。

事情是这样,本地,尤其是山区,男女比例失调,加上又没有女孩子肯嫁到山里来,光棍汉极多,彩礼也高。

通常情况下,你家若是想娶一个不聋不哑不傻的媳妇,至少得二十万块钱,高的更是达到惊人的六十万之巨。至于相貌,那不重要。

而在男女两家居中调停讨价还价这个角色通常就由媒人来扮演,当然,媒人的谢媒钱也多,一千二起步,月月红。

高的听说给过八千八百八。

陈长青虽然成天在家里睡大觉,但每个月初一两天会去赶个场,买点盐巴、香皂、洗衣粉之类的日常用品。

就在几天前,他在集市上碰到邻县的一个熟人。

这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地区修水利的时候和陈长青一道被派了工,正好在一个工棚里住,很谈得来。

两人一晃几十年没见面,现在看到人,分外亲热。

对方邀请他吃了一顿豆花饭,喝了二两酒,说了许多亲热的话儿。

席间,两人都在感慨老了老了,还好大家这次终于联系上了,以后得多走动。

老人在一起摆龙门阵必然会说到儿女身上去,陈长青老光棍一个,自然没什么可谈的。但那人却不同,人家的人生挺圆满的。有一子一女。

不过,两个孩子年纪都大了,还没有结婚。大儿三十岁,女子二十七,在农村属于高龄青年。

陈长青感到奇怪,就问两孩子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怎么都没结婚。

那人长叹一声,说家里条件不是太好,现在农村的彩礼又多。儿子本耍了一个朋友,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但女方提出条件,必须在县城买一套房,不接受按揭。

朋友所在的县叫虎水县,县城的房子一套至少三十来万。

他们一家人凑了两年,只凑了十万,离三十万还有不小的差距。

至于女儿,也没有任何毛病,挺水灵的一个姑娘。之所以拖到现在,家里考虑的是从她身上收二十万彩礼把她哥哥那个缺口给填上。

如此,兄妹俩就这样耽搁下来,一耽搁就耽搁到现在。

那人又问陈长青手头有没有合适的,家底子殷实的男娃帮女儿介绍一个,至于谢媒钱,绝对顶格算给老哥你。

陈长青喜欢吹牛,又喝得有点迷糊了,一拍脑袋,道:“你别说,我还真有一个人,那就是我亲侄儿陈新,他刚离婚,正要请我帮介绍对象。”

朋友就恼了,说,二婚头,你这不是害人吗,我女儿才不当接盘侠呢!

陈长青冷笑,什么二婚不二婚,都什么年代了,你还讲究这个?我侄儿长得好看,是个棒小伙先不说。他可是在厂里上班的,工资也高,四五千六千多一个月。上了这么多年班,存了不少钱。你那二十万算个屁,干脆三十万的房子钱都帮你出了。

他的醉话说者无心,听者却有意。

朋友回家和老婆儿子一商量,这事如果办成,皆大欢喜啊!不但儿子的房子能够解决,连装修费都匀出来,男方很有面子的。至于女儿愿不愿意,所有人都没去想,女儿天生就是要为家庭为哥哥牺牲的。

很快,他就打电话给陈长青,说家里人已经同意了,让他抽时间带上侄子儿过去相亲,把礼数走到。

陈长青牛皮吹出去也收不回来,转念一想,侄儿收入挺高的,那三十万凑凑想必能够凑出来。关键是,我能得一笔媒钱,这可是大好事。

按照本地规矩,谢媒钱由女方出,和其他地方又有区别,很奇怪。

如此,就有刚才这一段谈话。

谁料陈新好象没有再婚的念头,他要养鸡。

养啥鸡啊,养个女人她不美吗?

陈长青很生气,摸着鼻子琢磨。既然好说歹说你不肯答应,那我就要采取行动了。

……

没错,陈新是真的不想再婚,他想挽回自己和前妻这段感情,他想挽回自己已经四分五裂的家庭。

再则,退一万步说他也拿不出那么多彩礼啊!

这次离婚,他把所有财产都留给了前妻和儿子,赤条条一个人回了老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