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华年时代 > 第四十四章 理想丰满

华年时代 第四十四章 理想丰满

作者:衣山尽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1:34 来源:笔趣阁

伤心了半天,陈新就从手机里调出宋轻云传给他的养殖资料认真读起来。

本钱的事情且不说,先得把这养鸡场是怎么回事弄明白,先做好知识储备。

这一看不觉得看入了迷,直夜里两点才睡着。

第二日五点半他就起了床,胡乱热了点昨夜吃剩的米饭,啃了点咸菜,就骑了摩托车赶进城去上班。

他骑的是一辆125摩托,是结婚的时候妻子买的,也是离婚后唯一带走的物品。将来还得靠这个谋生,属于生产资料。

陈新在城里工业区一家小厂上班,以前住城里的时候不觉得,这次回红石村住,单边就得骑两个多小时,通勤五小时,挺累的。

没有办法呀,他的工资就三千多块,遇到加班,也就四千多,根本没办法在城里租房。再说,他又要存钱养鸡,一毛钱要掰成两毛花。

他去上班,父亲陈志高则在家继续编竹背篼,常常熬到半夜,产量比以往多了一倍。

可是这又有什么用,现在买这玩意儿的人不多,一个月也卖不出去几个。陈新不忍心告诉他这一点,老头想干活就干呗,人总得有点盼头。

而自己的盼头呢?

陈心一有时间就看手机里的资料,这一天中午他正在车间休息,给自己未来的养鸡场算起了帐。算完,就狠狠地给了自己脑壳一巴掌:“咳,我倒是被这二十万的本钱给吓住了,其实根本就花不了这么多。”

怎么说呢,其实新建一个养鸡场最大的投入是场地的硬件设施和饲料。

正常情况下,鸡苗两块钱一只。今年行情好,已经涨到二块八。五千只就是一万四千块,自己手头有两万块,足够了。

然后就是场地、鸡笼,场地自己家的老房子就够用了,如此就省下了一大笔开销。那么,最大的开销就是鸡笼了。

层叠式鸡笼每个笼子能养成年鸡四到五只,五千只需要一千个笼子。

铁笼子每个四十块,总价格就是四万。

至于饲料问题,先用家里的余粮和上糠和菜叶什么的先对付着,反正自己每个月都有工资,可以用来对付着。

问题的关键是鸡笼,这如何解决呢?

陈新算来算去,买了鸡苗就不能买鸡笼,买了鸡笼就不能买鸡苗,始终有两万块左右的缺口。

真让人头疼啊!

灵感这种东西很奇妙,工厂正在建一栋厂房,施工队正在用硬头篁竹子搭脚手架。

陈新一看心中顿时大动,喃喃道:“谁说鸡笼一定要用铁笼子,木头笼子和竹笼不可以吗?”

是的,父亲陈志高不就有一手好竹匠活,自己从小耳濡目染,又长期给他打下手,收益也不错。

再发动母亲,以每人每天做一个笼子计算。一千个笼子,三个月就能做完。

虽然慢,但只要干下去总有点能凑够的。

陈新越想越兴奋,再无心上班,就和车间主任请了假,兴冲冲骑了摩托车朝家里赶。

两个小时之后他到了一个叫罗锅坪的地方,这里是一个集市。四十年前本是乡治所,后来撤乡并镇,逐渐冷清下去。

但逢三六九日,附近的村民还会来这里赶集,购买必要的生产生活物资。

今天人少,一条百米长的街道鬼影子都看不到一个。

陈新骑了这么长路的车,加上心情激动,口渴得厉害,停了车在路边小卖部买瓶水咕咚咕咚喝了一气。

小卖部旁边有一家卖饲料的店,他心中一动,就走了进去。

店老板见陈新打扮得还算洋气,骑的又是大摩托,显得很热情,递了一支烟过去,又招呼他坐下,问陈新养什么的?

陈新说你别管我养什么,我先问你这里卖什么饲料?

店老板姓林名路涛,长得黑黑胖胖,一看就是个豪爽之人,便道:“你要什么我就有什么,反正饿不着你。”

陈新被他气笑了,道,你怎么说话的,我又不是牲口,什么饿不着我。我想养鸡,蛋鸡,想看看你这里有什么饲料,又有什么讲究。最重要的是想问问,如果这蛋鸡不用饲料,纯粹喂粮食会怎么样。

“会怎么样,会很好吃呀!”林路涛笑道:“如果你真有这种粮食鸡,我倒是想买几只炖汤。”

“老板,我不是太明白。”

林路涛:“光喂粮食的鸡可是好东西啊,滋味鲜美。不过,却有一点不好,这种鸡光顾着好吃,却不怎么下蛋,一年能给你产几十枚就算是劳模。而且成本高,养殖户会亏本的。”

听他这么一说,陈新非常失望。

他原本打算的是,鸡笼他和父母可以自己做。至于饲料,则用家里的粮食对付着,粮食不够了可以跟人借。

现在听林路涛一说,这条路竟是走不通。

他又虚心地问:“老板,这里面有什么讲究?”

林路涛今天的生意稀撇,意思是非常的糟糕,正百无聊赖,巴不得有人和他说话。就解释说,这鸡跟人一样,要想提高生育能力。你别笑,母鸡下蛋就相当于生孩子,身体得调整到最佳状态。

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都要达到完美的平衡。

缺一样就会见鬼。

年轻人,我看你骨骼精奇,应该是个养殖小行家。

也是咱们要缘,我这里买的正是大厂鸡饲料,里面有骨粉鱼粉玉米粉。不是我吹牛,用了我的混合饲料,一只鸡每年至少下一百六十颗,如果它敢消极怠工,你可以带人来砸了我的招牌,咱全额赔偿。

“真不用喂粮食?”

“喂个屁,这就是粮食做的,全程饲料才能保证品质完美。”

“开眼界了,学到新东西了。”陈新回忆了先前看的资料,上面也是这么说的,就信了。

“对了,你养了多少只鸡?”林路涛问:“又是什么地方的人,看着眼熟。”

陈新回答说自己是红石村的人,又道还没开始养呢,初步打算养五千,明年再扩大到一万。

他这么一说,林路涛就来了精神,道,红石村啊,我知道,你爸爸陈志高我见过的。他是个蔑匠,小时候我家里的房子要垮了。你也知道的,老房子的墙壁都是用竹子编的,上面抹上黄泥和石灰。你爸爸在我家干了两天活儿,很老实的一个人。

陈新;“他是不太爱说话。”

林路涛故意一板脸:“既然大家这么熟,以后你家的饲料得从我这里拿,不然我可翻脸骂人了。”

说完,他又补充一句话:“都是自己人,价格绝对全市最低。”

陈新:“我这不是正打算养吗,就是钱不够,还在犹豫,成不成还两说。”

“别犹豫了,今年行情绝对好。你在我这里买饲料,咱也不亏待你。我认识好多**蛋生意的,到时候把电话号码抄一份给你,也不愁销路。”

陈新大喜:“这怎么好意思。”

“谁叫咱们关系这么好呢!”林路涛是个生意人,自来熟是他的本能。

看得出来,这个陈新是新手,对于养鸡这个行业两眼一抹黑,现在正是和他拉关系的时候。

其实,现在的行情真的好,只要你养了蛋鸡,不用去找门路,贩子自己就会找上门来,今天主动把这事揽了,平白得个人情何乐而不为?

陈新犹豫半天,说:“可我的钱不够呀!”

“你有多少钱?”

陈新颓然道:“扣除各项开支只剩四千块。”

“你开玩笑吧?”林路涛面上笑容渐渐消失。

陈新羞愧地低下了头。

资料上说,一只成鸡每天要吃四毛钱饲料,五千只每天就是两千块。当然,鸡苗吃不了这么多,刚开始的时候一天一毛钱就够了。

蛋鸡要四个月才能下蛋,也就是说,前期饲料投入至少要十多万块。

等到下蛋了,用蛋钱来买饲料才能良性循环。

这真真是让人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挫败感啊!

“林老板,对不起,打搅了。”

闷坐了片刻,陈新起身告辞。

“再坐一会儿,聊聊。”林路涛又递过去一支烟,笑道:“要不,我赊给你吧。”

“啊,赊给我,这怎么好意思。”这才是柳暗花明,陈新露出喜色。

实际上,山民都穷,很多人别说十万块,几千块都拿不出来。林路涛在这里做饲料生意,想不赊欠都不可能。

他主营猪饲料,通常会先把饲料赊给农民。等到猪出栏卖了钱,再去要帐。

不过,猪长得快,四个月就能出肥,又是散户,短平快,风险小。

陈新一养就是五千只鸡,大家的压力都有点大。

林路涛想了想,说:“可以赊给你,但是,我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您说。”陈新看到了希望,急问。

林路涛:“别人养一头两头猪,赊欠的饲料也不多。但是你这里量实在太大,我需要有担保。”

“担保,什么担保,我可没有什么可担保的。”陈新为难。

林路涛:“也不用财产抵押,咱们山里人不讲究这个,全凭脸面。兄弟,我直说吧,你得找个有头有脸的人来担保。比如像你们村陈尚鼎那种人物,还有,公务员和教师、医生这种吃财政饭的也可以,反正你不还钱我找他单位上去,也不怕人跑了。”

“再说吧,我想想。”

林路涛很热情地把陈新送了出去,还叮嘱道:“兄弟,养鸡的事情你可得抓紧了。现在已经是九月,四个月后就是春节,你的单正好赶上一波旺季。如果再拖延一两个月,得少收入多少呀。”

“我明白,我明白。”

从他那里出来,陈新却犯了愁。

陈尚鼎名义上是他的哥,其实大家隔得很远,人家眼睛里可没有自己这个人,更何况帮他担保。

至于公务员吃财政饭的,他更是一个也不认识。

再说了,现在这个年代谁肯帮人担保呀?

“哎,理想丰满,现实却叫人抑郁。”陈新心中叹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