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华年时代 > 第二百九十七章 压力

华年时代 第二百九十七章 压力

作者:衣山尽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1:34 来源:笔趣阁

戴容母亲:“又是来借钱的?”

戴容:“谁说不是呢,咱们家这几天可热闹了,每天从中午到晚上就没断过人,张嘴就是借钱,一开口就是两万三万的。”

戴容母亲提高了警惕:“幺女,尚鼎那边的亲戚穷得很,三百两百借出去就算不还也没什么,大不了当是扶贫。可一上万,将来要想收回来就难了。钱到穷人手,要等穷人有。欠钱的是大爷,借钱的是孙子,你不能犯糊涂呀!”

戴容叹息:“妈,我怎么不知道这个道理,可尚鼎是个要面子的。村里的叔伯老表弟兄开了口,他怎么好意思把人往外撵。”

“尚鼎开不了口,你可以做恶人呀!”戴容母亲生气了:“咱们做女人的就是要当好贤内助,男人不方便说的话,你得说。”

戴容:“我说了啊,可一旦我说话的语气难听点,他就跟我急,弄得两口子关系都差了。”

戴容母亲气道:“尚鼎也是的,太好脸面。他上次都被抓了关班房,还要什么脸。”

戴容吓了一跳:“妈你可不能在尚鼎那里提上回的事,这是他心里的伤疤,一提就翻脸。”

戴容母亲:“我肯定是不提的,他乱借钱的事只能好好跟他说。”

“对了,妈,红薯你要不要啊?”

“不要,你们那里太远,懒得跑。”

戴容:“让弟弟开车过来拉呀!”

“你们那地方太挤,不好停车,不来。”

戴容的母亲和弟弟住在新区,陈尚鼎农村娃出身,喜欢都市的繁华。住的房子要下楼就能吃麻辣烫上楼能看骚录象,越热闹越好。因此,即便他家条件再好,也不肯离开生活方便的老城区搬新房去住。

“妈,要不你打的过来在我这里吃晚饭,等吃完让尚鼎送你。”

“不去你家,我就是不去。”戴容母亲突然怒了:“一去你那里就是红薯,我都吃反胃了。你还想让我拉回家去,这是要我的命啊,反正我就是不上这个当。”

“妈,你帮我克服一下困难。”

“我又不是猪,吃什么红薯,不去不去。”戴容母亲很坚决,就是不肯。

戴容也没有办法,放下电话,看着厨房里一大堆红薯,脑袋一阵阵发涨。

这几日上门借钱的老乡实在太多,乡民热情,来的时候都会带些土特产。包谷、青菜、芋头、红薯……

别的还好,红薯就太让人烦恼了。

这玩意儿在困难年代因为产量大热量高,确实是救命的好东西。但现在即便是农民也不肯吃,大多用做喂养牲畜的饲料。

刚开始的时候戴容这个城市女人很新奇,又觉得红薯又香又甜,挺不错的。

于是,她煮着吃,蒸着吃,烙饼吃,煮稀饭吃……吃着吃着就觉得不对劲。

红薯不太好消化,吃得过多了,口中就冒酸水。最令人尴尬的是会下气,每天晚上一躺床上就蓬蓬砰砰个不停,连绵不绝,中气十足,气味也是异常酸爽。

可是,随着家中来借钱的人日益增加,厨房里的红薯也越来越多,让她烦恼不已。

“你跟谁打电话呢?”陈尚鼎抱着笔记本从书房走出来,他今天在家做帐没去公司。

戴容怒气冲冲:“我让妈过来拿点红薯回去吃,她不肯,说看到就是气。人家用一堆垃圾就从咱们家几万几万块地借,老人家觉得实在太亏,说你傻。”

陈尚鼎深爱妻子,对老丈母极是畏惧:“妈说我傻,那我就傻吧。不要就算了,我们自己吃。”

戴容:“尚鼎,你说你又当不成村长,还借钱给老乡做什么,你亏不亏啊?”

“借了又不是不还,咱们红石村出来的人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守信,君子一诺千金。如果说话不算话,那连人都不是了。老乡遇到困难,要种葡萄,该借还得借。”

“我看你就是得瑟,想让大家都知道你陈尚鼎有钱了,是个人物了,让大家都敬你怕你。”戴容诛心。

陈尚鼎:“我是农村人,咱们农民就讲究这么,面子比天大。”

“你的面子可真值钱啊,这几天都借出去二十多万了。”

“那你得可把借条收好,别弄丢了,到时候人家来还钱你还得去寻。”陈尚鼎:“也没几个钱,还比不上你刚买的那三轮摩托,都五十多万了。”

“什么三轮摩托?陈尚鼎你就是个老土。”戴容:“借吧,借吧,把钱都借给你老乡,我不管了。”

陈尚鼎哄了她半天,才把妻子哄高兴。

吃过午饭,戴容下楼去打麻将,刚到楼梯口,就听到“咻”一声,一个农民跳出来:“大表嫂。”

“你是?”

“我来看看大表哥。”那人是陈家的亲戚,手里提着一口大麻袋:“今年的红薯不错,我给大表哥和表嫂你捎点过来。”

一听到“红薯”二字,戴容心中一阵烦恶,酸水又涌了起来,忙道:“你表哥在家呢,我有事出门,你自己去找他。”

天天吃红薯,她都吃出心理阴影了。

*******************************************************

村两委大办公室。

这几日红石村的村干部们实在太忙了,他们正在筹建葡萄种植集体合作社。

下来之后,宋轻云和杜里美又和白马教授联系过几次,说了合作社和村民自愿自费参加实习基地的事。

他两人还有点担心白教授不同意,结果白老师很支持,说这是好事呀!咱们就不说共同致富,带领全体村民奔小康的大道理。就我们科学工作人而言,自然是希望实习基地越大越好。没问题的,你们尽快把大棚和各项附属设置建好,我也好早点把种苗送过来。天气要热起来了,季节正好。

白马那边没问题就好,现在的问题是究竟有多少家村民参与这个项目。

很快,名单登记出来。

红石村两百多户人家中有一百六十六户决定参与,占到总数的七成。如此,葡萄产业园终于连成一片,上规模了。

当然,就目前而言只停留在图纸和杜里美的效果图上。

就他电脑里做的效果图来看,整个红石村山谷全是晶莹闪亮的玻璃大棚,给人一种梦幻之感。

“真漂亮啊!”

“就好象是个高科技的什么基地。”

村干部都大声感慨。

“杜老板竟然可以在电脑上画图,画得还跟真的一样,真了不起。”

“这才是真正的高科技,杜老板你也是科学家啊!”

杜里美谦虚:“谈不上,谈不上,我以前是干工程的,做效果图只是基本的业务技能。”

宋轻云问还有四十多家人为什么不参加,刘永华说有三个原因:一是家里没有劳动力,贫困户有国家政策扶持还好说,不是贫困户的又没有劳动力的,别说种葡萄,连种水稻都恼火,平日就栽点小菜过日子;二是没钱,毕竟这种玻璃大棚造价太贵,动辄就要拿几万块钱出来,咱们村的穷人还是很多的;三是葡萄能不能种成能不能赚钱有人还心存疑虑,要等等看。

陈建国插嘴:“宋书记,要不我们村干部再动员一下,让他们都参加进来?”

宋轻云道,没必要,这事讲究自觉自愿,过得一两年,别人赚了钱,他们要想参加,合作社敞开大门欢迎。如果强求,甚至采取行政手段,好事也弄成坏事,再说也不合法。

他有觉得奇怪,开玩笑说:“我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参加,人说红石村穷,可关键时候每家都能拿出几万块,这说明大家挺有钱的,我的扶贫工作是不是该结束了?”

刘永华苦笑:“这些钱大多是给人借的,到现在,村里除了有数几家日子过得不错的,几乎是人人身上背着大笔债务,宋轻云你可不能撂挑子走人。你走了,大伙儿怎么办?”

陈建国也叫道:“宋书记你可走不得。”

宋轻云:“原来是借贷啊,我开玩笑的,别当真。”

****************************************************

“宋书记,有个事想问你。”万新客拉住刚从地里回来的宋轻云问。

宋轻云:“什么事,你说。”

万新客说大狗不是评了残,每个月都有钱拿吗,最近市里发短信通知她,说大狗每个月的补助要打到社会保障卡上,所以他得一下手续,然后到银行激活。

别看万新客平时挺凶的,遇到这种大事心中却慌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宋轻云跟她解释了半天,不清楚的地方还打电话问了街道负责民政的同事。最后,他直接用把所有的步骤发到万新客的微信上。

最后说:“万新客你就按照我说的程序走就是了,一天工夫应该能够办好。”

万新客:“宋书记,你什么时候进城?要不我母子搭你的车。”

宋轻云:“我后天才回单位上两天班,你等我才进城那不是耽误事吗?”

万新客有点忸怩:“宋书记,我和大狗还是等你吧!最近家里有点困难,连路费都掏不出来。”

宋轻云有点惊讶:“你不是有退休金吗,每个月到点领钱。哦,忘记了,你也要种葡萄,家里怎么弄得这么困难?”

万新客说:“是,我家是要种葡萄。按说,我手头还有点积蓄。不过,前些天每日都有人上门借钱,我把老底子都掏出去了。”

原来,参加集体合作社是需要投进去大笔资金的。红石村的村民都穷,很多人全家上下也就一两万块,没钱又想干,怎么办,那就去借呗。

这几日,村里但凡日子还算过得去的人家都是高朋友满座。老黄家、陈建国家、廖启明家、刘永华家……都是如此。

不但他们,就连廖启明的儿子,凶人万新客也没能逃脱人情的魔爪,被亲戚借了个精光底儿掉。

万新客现在惨得连进县城的车费和食宿都掏不出来。

宋轻云摇头:“万新客你别担心,后天你和大狗跟我一起进城吧,到时候就住我家好了。等办完事,我再帮你找个顺路车。”

我们的小宋书记心中感慨,农村的人情事故自己不予评论,但村民急于脱贫,并愿为之冒巨大的风险的心情他能够理解,也感到沉甸甸的压力。

葡萄种植这事如果干不好,自己还真成千古罪人。

但现在退缩也没有用,只能一咬牙,一跺脚,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