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 第442章 李商隐

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第442章 李商隐

作者:白雨涵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4:34 来源:笔趣阁

有了奇美拉点的设定,量子通信编码的效率陡然提升,这带来的显著改变就是所需要传递的量子纠缠状态大大减少,可以避免大量无效信息的产生,节约更多的能量耗损。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杜版标准发布,各个年龄段的新版物理教材,也在进行修订之中,杜恪的名字其实很早就被写进教科书里面了,只是这一次大约是从小学到大学,各科类的教材上,都有可能出现杜恪的名字。

小学品德课上,杜恪的橘子是细心观察、爱动脑筋的模范课文。

初中化学课上,电子流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讲解电子的素材之一。

高中物理课上,全息投影和杜恪领域的杜恪波应用,是光学相关内容的典范。

课外阅读书上,杜恪的几次演讲,都被修修改改选进去。

大学更不用多说了,各个大学的物理学院基本上,都要开设五六门与杜恪相关的专业,什么电子流理论、杜恪波、杜恪晶阵……这还是在杜恪大量科研成果保密的情况下,如今又多了杜版标准,只要是粒子物理相关课程,都逃不过杜恪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自从2024年、2025年、2027年三度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后,连续三年诺奖委员会都对杜恪视而不见。

杜恪对诺奖也同样视而不见。

一晃眼,2029年就翻篇了。

这一年的年底,杜恪依然忙碌得不像话,几乎没有离开过超级环,很多工作都转交给了副手。比如说电子流实验室、电感实验室、辅助医学实验室,都是副主任代管。

他的所有精力,都放在南天门计划,与灵犀计划上。

“争取在除夕之前,完成最后的信息校正,这样我们才能有底气宣布,真·量子通信的完成。”会议室中,杜恪严肃的说道,“央视的采访组,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但是我们绝对不放卫星,只要信息校正做不到,春节上宣布量子通信的消息,我就会让他们取消。”

“老板,没必要这么苛刻吧,都已经完成99%了,就差最后的一哆嗦……”一名研究员抱怨。

灵犀计划项目组,上上下下,包括杜恪、周成等人,都很希望量子通信完成的消息,能在春节这一天对外宣布,为华夏老百姓拜年。

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时间。

但杜恪依然摇头:“没有这一哆嗦,就说明我们的工作还不够到位,在我的团队工作,我可以允许你们自由自在的做研究,但是对待研究结果,所有人都必须百分百的慎重对待、实事求是。没完成就是没完成,绝不能有任何冒进、放卫星的苗头!”

说着,杜恪还瞪了这位研究员一眼。

周成院士接口道:“老板说得很对,我们做的是全人类最前沿的高科技,任何一丝疏忽大意,都是对这项事业的不尊重,努力完成信息校正,再对外宣布。”

切尔斯院士、严嗣同院士,和新加入的两位院士,也都点头表示赞同。

就这样,会议一致通过了最终决策。

散会后,杜恪第一时间就去督促起了区未央:“有压力没有?”

“要说没压力这不可能,但是要说有多大压力,也好像没有,毕竟技术已经理论验证了一万次。”区未央的头发更加稀疏了,黑眼圈深厚,“真正的压力是因为为了灵犀计划,老板你把南天门的经费都借调过来,要是再失败一次,我老区真无颜再面对您了。”

“就你这厚脸皮,连潘校长的头衔都抢走了,还会无颜面对我?”

“那不一样啊,潘院士远在天边,老板你近在眼前。”

“那我要是回家过年,你是不是就不会不好意思了?”

“嘿嘿。”

区未央干笑两声。

两人走着走着,就走到了灵犀计划的试验场地,巨大的设备正在接受工程人员的检修。这是远距离量子通信高能驱动对撞机-双球结构连锁反应终端,也就是俗称的十米撞球。正是为了制造这台十米撞球,杜恪才把南天门计划的经费都给挪了过来——当然是走了程序的挪用。

在试验场地转了一会,与工程师交流几句,两人又走到基地的地下车站,乘坐小货车在隧道中穿行,一路开往一百公里之外的另一个山体内部的实验基地。

这里叫南山基地。

是为了南天门计划而新修建的基地,不过南天门计划还没正式铺展开,暂时将刚修好的一期工程,交给灵犀计划使用。另一台十米撞球,就在这里建造。

“老板!”

“Boss!”

“老区!”

招呼之后,杜恪正常巡视,了解试验进度,就在今晚,除夕之夜,灵犀计划项目组将会第十八次启动十米撞球,进行量子通信。前面十七次启动,都因为量子纠缠态丢失的问题,导致通信过程中的信息出现误差,如今再度对奇美拉点进行了挪移修订,希望可以完成信息校正。

“有信心没有?”杜恪询问几位研究员。

“有!”

“好,我在超级环等你们的好消息。”鼓励一番研究员们,杜恪再次乘坐小火车返回超级环,并安坐在灵犀计划的项目指挥室中。

央视的记者团队,已经抵达,杜恪没有迎接,只是让人将他们带来指挥室。

“杜院士!”

“记者同志,你们好,请坐,上茶。”

“杜院士,我们现在可以拍摄几组镜头吗?”

“请便,不过拍摄素材,需要保密人员审核。”

“嗯,保密流程我们知道,进门前都签过协议的。”带头的记者连连点头。

跟记者打过招呼,杜恪就不管他们了,他人在指挥室,但是业务停不下来,不断有人拿来文件让他签署,或者有人过来询问学术问题。

等到晚上八点半,春晚都开场好一会了,这里的所有科研人员无心去看春晚,依然紧张工作中。周成、切尔斯、严嗣同、菲利普博士等人,陪同杜恪一起守在指挥室,等待着十米撞球通信试验的第十八次正式启动。

八点四十五分。

区未央小跑着冲进来:“呼呼,刚去南山那边回来,一切正常,可以启动程序了。”

杜恪点头:“老区来了,你赶紧去指挥吧。”

随即他又对央视记者招手,示意对方过来:“区未央研究员,是灵犀计划的首席科学家,你们都知道的。这一次的量子通信试验,就是他在主持。指挥室你们可以随便拍摄,但是最重要的是那几块大屏幕,尤其是最中间的那一块,等下注意全部记录下来。”

“杜院士,那里有什么不同或者含义吗?”

“等下我们呢会传递李商隐的三十五首代表诗作,如果这边屏幕上接收到了三十五首诗,并且没有错误,就意味着这一次量子通信真正完成了,不再有信息丢失的情况。”

“为什么选择李商隐的诗?”记者问了个白痴问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你说为什么呢?”杜恪对这个记者的业务水平表示怀疑。

记者尴尬的连连点头:“我差点忘了,灵犀计划这个名字就是取自李商隐的《无题》。”

杜恪早转过头,与旁边的一名研究员,讨论其它内容了。

时间在紧张中坚定流逝。

九点钟准确到来。

随着区未央下达指令,指挥室的诸多屏幕上,都显示了倒计时的图样。十、九、八、七……倒计时的提醒声音,在央视记者耳边响起,团队有三位摄像师跟随,一名摄像师紧紧盯着杜恪说的那几面屏幕。一名摄像师专一拍摄杜恪的表情,另一名摄像师则进行全景拍摄。

十个数很快数过去,可以透过挂在墙壁上的两块大屏幕,看到十米撞球这台巨大设备的缝隙上,闪烁出璀璨光辉。

然后一连串的数据流在电脑屏幕上倾泄而下。

大屏幕上的十米撞球,光芒熄灭。

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

但是指挥室里已经响起区未央紧张到颤抖的声音:“数据组,赶紧对比通信内容!”

无需提醒,只是三十五首诗的比对而已,很快就有研究员高喊起来:“没错,没错,没有错!”

啪啪!

有人开始鼓掌。

啪啪啪啪,最后所有人都鼓起掌来,只有央视记者们没有鼓掌,而是忙碌的记录着这些画面,他们虽然不懂实验,却很清楚,实验成功了。

真·量子通信成功了!

一个诺奖级别的成果,成功诞生了!

“老板,成了!”周成院士给杜恪送上大大的拥抱。

等杜恪刚推开周成院士,区未央也冲过来,要献上拥抱。杜恪赶紧躲开,然后双手下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不要乱不要乱,按照原地计划,再执行一次备用实验。”十米撞球虽然还没达到稳定级别,但是连续两次通信还是可以做到,所以众人很快就安静下来。

继续执行第二次实验,这一次,要将李商隐传世的六百多首诗,全部发送过去。

毫无疑问,瀑布流再次出现在电脑屏幕上,然后比对结果,依然是完全正确,经过几次修改后的全新编码,圆满解决了信息丢失问题。

“好了,搞定。”杜恪和大伙一起鼓掌。

央视记者悄然走上前:“杜院士,我们临来之前,与春晚节目组有过沟通,可以在节目间隙插一段,将这个好消息及时传递给千万家老百姓。”

……

拜求月票,拜求月票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