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 第108章 国家重点实验室

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第108章 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者:白雨涵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3:34 来源:笔趣阁

随着包校长、潘校长等人的到来,关于电子流电池和电浆炮的构思,逐渐在各次会议中成为现实。

首先确定将夏科大电子流实验室,升格为电子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属于省部共建级别,行政主管部门隶属于国资委,宏观管理部门隶属于科技部。

实验室将在先研院另起一栋楼独立办公和实验,杜恪依然担任实验室主任。

授予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授予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限。

电子流实验室将与部队、国防部、国资委合作,开发电子流电池,并成立科大闪电科技有限公司,部队委托国资委投资二十亿,取得19%股份;庐州市投资十亿,取得10%股份;夏科大投资十亿,取得10%股份;其他个人股东投资十亿,一共取得10%股份。

然后剩余51%股份,由杜恪依托专利获得。

等于说新公司估值一百亿,杜恪只靠自己的专利技术,就获得了五十亿的身价。

这就是科技创业的魅力,既是对电子流电池技术的肯定,也是对电浆武器技术的补偿。

杜恪并不在科大闪电中担任行政职务,而是挂着首席科学家头衔,主要负责电子流电池的开发,公司交由专业人士来运营管理。科大闪电计划在高新产业园投资建厂,目前资金还未拨付,只存在于合约之中,但庐州市已经开始为工厂进行前期筹备。

与此同时。

联合军委和国防部,在兵工集团旗下,成立另一间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名称为“电磁感应实验室”。因为电浆实验室实在过于暴露,才弄个了电磁感应实验室的名字。杜恪同样担任实验室主任,负责开发电浆武器,实验室对外关系则挂靠在国防科大庐州校区名下。

实验室具体地点位于科学岛内某地。

其实原本电磁感应实验室(简称电感实验室),是要设立在湘省星城,但杜恪不愿意来回跑,而国内除了他之外,别人根本掌握不了锁链结构,所以最终还是设在庐州市。

一人担任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任,24岁的杜恪可谓是一跃成为华夏学术圈的超新星。

不是没有人质疑杜恪,但连续一个月的讨论,业内大牛们已经见识到他的才华,见识到壁垒结构和锁链结构的强大之处,自然无话可说。

除了两个实验室之外。

国家在个人荣誉方面,也毫不吝啬。

杜恪顺利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扶持,也就是所谓的“优青”;然后再入选青年长江学者,这是所谓的“青长”;因为他没有出过读博经历,所以没法入选青年千人计划。但是这已经不重要,今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已经没有跑,电子流理论独一档。

“我24岁时候还在夏科大当助教,整天跟在导师屁股后面跑腿。”潘校长与杜恪漫步在夏科大校园中,无限感慨,“你已经成为国家科研界的青年领军人物,如果不是太年轻,加上资历实在太单薄,说不定凭借电池和电浆,国家一个院士都舍得送给你。”

“现在获得的一切荣誉,都超过了我的想象,说实话,潘老师,我到现在还晕晕乎乎的。”杜恪实话实说,这一个多月以来,简直实现了人生三级跳。

感觉除了诺贝尔奖这个执念之外,都快没有什么遗憾,人生圆满了。

“这不就是科研的魅力吗,我们搞科研的,就盼着能出一项震惊世界的成果。你做成了,哪怕你只有十岁,一样举世瞩目,你做不成,就算熬到退休,也没人问津。”

“我真的很幸运。”

“有实力的人才有幸运。”

杜恪淡淡一笑,没有反驳,他可不是有实力,是真的幸运而已。

“对了,我看了这期的nature,你的论文真的是一篇接一篇,羡慕你们年轻人啊,早早就迎来了科研喷发期。”潘校长感慨之后,问道,“下一篇论文,还发nature吗?”

“没想到,暂时也没那么多想法,往nature上发,主要是实验室的研究进度跟不上了。不过pans和p.r.l都向我约稿,还有几个欧洲那边的期刊,我打算往pans投一篇,说不定以后米利坚科学院也选我当外籍院士呢。但是p.r.l这边也得投一篇,编辑告诉我,今年我会入选会士,哈哈。”

pans是《米利坚科学院院报》,从名字来看,就知道它的等级,米利坚科学院怎么说也是国际顶级科学组织,作为院报,等级自然不低。

至少在物理界科研人员的眼中,pans不比nature和sce杂志差多少。

不过也是因为院报属性,只要通过米利坚科学院院士发表的论文,基本很容易过,而没关系的科研人员,想要发表则难得多。此外院报的论文数量也比snc三大刊要多,导致了论文质量良莠不齐,拉低了评价,影响因子多年徘徊在10点左右。

不管怎样,人家给面子约稿,杜恪多多少少要表示表示。

而自己发家时的p.r.l杂志,也要继续保持关系,电子流实验室可是希望每年都能固定发表几篇p.r.l。另外正如杜恪所说,米利坚物理学会,要选他授予会士称号,这也是一项难得殊荣。想要塑造金身,就要横扫国际间所有荣誉,而不是只盯着诺贝尔奖。

“你啊你啊,叫人羡慕。”潘校长一脸的幽怨,“今年的巴克利奖和沃尔夫奖,怕是都得给你了。”

杜恪谦逊的说道:“还没影的事情呢,国内重视是因为我的两种结构,国外没有这方面消息,说不定并不重视电子流理论。”

“还不重视吗,你的电子流理论,已经有跟风论文发表在nature和sce上了,不是重量级的理论,能这么快就有跟风论文,还能上snc三大刊?”潘校长指着他,笑骂道,“过分谦虚就是骄傲,哦对了,马上要宣布陈嘉庚科学奖,这么快你就要斩获第一个大奖。”

“确定了有我吗?”

“当然,夏科院内部已经讨论过,我跟老包都推荐的你,老薛、老张他们也是推荐的你,所以你就准备好去首都领奖吧。”

陈嘉庚科学奖,是以对华夏科教事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励。后由夏科院和华夏银行一起出资成立陈嘉庚科学奖基金会,共设六个个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评委都是相关领域的大犇、大牪,不接受个人申请,完全由专家推荐。

包校长、潘校长等杜恪认识的大牛们,都是陈嘉庚科学奖的评委,自然而然知晓内幕,提前知会他一声。

“有记者采访吧?”

“当然有采访,可能还要安排个人专访,不过想上央视不太可能,地方卫视大概可能会来个电视访谈之类,说不定就是皖省卫视来专访你。”

“这样啊,看来我得好好编一下我的传奇经历,不然专访时没有内容。”杜恪摸着下巴,陷入沉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