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 第257章 能量模块

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第257章 能量模块

作者:白雨涵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3:34 来源:笔趣阁

杜恪的别墅预计明年4月可以完工。

加上内部的装修和设备的采购定制,大约需要等到明年10月,才能正式入住。所以他这大半年,还得继续住在紫蓬山的别墅中。

12月底的时候,杜恪在电感实验室中,接待了兵工集团一行人。

“这就是我设计的最新壁垒结构,并利用壁垒结构制作的新一代雷霆电池,不过我不太想要称呼它为电池,我觉得用能源模块来命名更好。”

杜恪拿出来的是中能版壁垒结构,效果已经是市面上最好的低能版闪电电池的十倍以上。

这样的电池别说驱动大型机械设备,就是给飞机使用也是绰绰有余。

所以即便只是小小一块,也能称得上是能源模块。

“我认为你们兵工集团,应该联合其它军工企业,一起制定一个标准一个能源模块接口,这样能源模块就能随时更换,确保设备的持续行动力。”杜恪对兵工集团的专家们说道,“之前我们的武器都是平台化,能源系统现在也具备了平台化的可操作性。”

“杜院士,您说的意思我们懂,就是把装备制作成平台,随时更换零部件。”

“大致是这个意思,但我的想法是,模块……乐高积木你们玩过没,我认为现在我们的技术完全可以发展这种乐高积木式的模块装备。”

杜恪说着,掏出一份他设想的模块化构思方案。

以目前的材料学进度,材料加工进度,能源系统进步和武器平台化进展,完全可以进行统一的模块化组装。譬如运输底盘是一个模块、动力传输是一个模块、武器平台是一个模块、驾驶舱是一个模块,这样哪个部分坏了直接更换模块,甚至可以随意组装不同模块。

“这样的话,工程量太大了,尤其是数据标准,需要重新制定的太多太多。”

“早制定比晚制定要好。”杜恪直接说道,“你们最好先准备着,我会将这项计划,与领导进行沟通,尽快促成一个统一模块标准。”

人类社会的工业生产,从最开始的手工到工业,工业就开始引入流水线,至此有了标准之争。

而社会发展到如今,高度集约化的生产将会是大方向,制定统一标准模块,显然最佳有利于资源的分配利用。等到进入太空时代,更是要进行模块化生产,譬如说太空飞船、宇宙基地的某个部位坏了,直接生产新的模块更换,而旧的模块就可以回炉重造。

节省时间,节省人力物力。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是杜院士您带头提议的话,这项计划应该很快能够通过。”兵工集团的一名总经理,笑着恭维,也不能算是恭维,杜恪在领导面前是红人,这是人人都知道的。

甚至太空军的组建,不少人都看出来,有杜恪的影子在背后推动。

身为军工领域的人员,自然更加清楚杜恪的影响力有多大,以及杜恪带来了多少黑科技,从而给整个华夏带来多大的变革。

一个人真的可以影响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

“那么,能源模块就交给你们兵工集团了。”杜恪示意电感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将数据和样本都一股脑复制给兵工集团,让他们拿去生产列装。

电感实验室只负责科研,不负责推广。

“杜院士,您预计高能版壁垒结构,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完成设计?”总经理又问道。

“中能版本已经足够当前使用,高能版本可能我不会立刻着手设计,等到太空战略开始进入月球时,大概能够设计好吧。你们兵工集团自己也可以摸索,在壁垒结构的基础上,延伸出新的版本。”杜恪有点不满意兵工集团的行为,有点“等靠拿要”的意思。

一点没有发挥大**工集团的主动性。

要知道,杜恪还等着兵工专家们开发出各种超级武器,然后他来复刻呢,结果一个一个都指望着他,他要是都研发好了,还这么费心费力干嘛。

似乎也感受到了杜恪的不满,总经理哈哈一笑,将这个话题略过。

晚上杜恪没有招待兵工集团一行人。

他在实验室里琢磨半天后,决定放弃手头的一个项目——超韧性结构的冲压制造,决定以论文的方式将超韧性结构描述出来,然后交给课题组去研究如何实现它。

自己就不再费心费力了。

“事无巨细都通过我的手实现,这本就不现实,再说了我也累。”经过兵工集团的等靠拿要感官,他愈发觉得,自己这个甩手掌柜还不够彻底。

对科研人员的压榨还不够彻底。

所以他一下子成立了两个课题组,共同研究超韧性结构,让两个课题组之间互相竞争。不仅仅是这一次的超韧性结构,其它实验方案和课题组,也都决定采取这种方式。不仅是要与外界科研团队竞争,自己实验室的科研团队内部,也要充分竞争,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积极性。

“呼……我这算是完成了老板的最后一道华丽转身吧。”靠在真皮沙发椅上,杜恪觉得自己与那些实验室大老板,已经没有多少区别。

一边画饼,一边压榨。

转眼之间,元旦到来,时间翻篇到2025年,杜恪的模块化标准提议,也通过内参提交到了国院领导的案几上。这份提议,很快就上了国院会议,并经过了几次论证后,得到国院的批复,基本同意了对于未来工业模块标准的建设方案。

不过方案分成了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是对全国工业体系进行摸底,然后根据现有标准进行融合,总结出一套可以最大限度兼容现有工业体系的标准,预计花费五年时间。

第二步,是对重点工业体系进行标准化改造,依靠支柱和龙头的带动作用上下游产业进场,从而逐步完善标准的唯一性,预计花费十年时间。

第三步,是对工业体系的全面升级,废除所有不兼容的标准,全部采取统一标准,并逐步推广到全球范围,制定在华夏领导的框架下,全新工业体系标准。,这一步没有时间预设。

“杜院士,十五年之后完成工业体系标准统一,已经是我们最乐观的预期了,华夏的工业体量实在太大了,又要与国际接轨,统一标准的改变绝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可以完成。”大领导亲自对杜恪解释了这套方案,而在杜恪的提议中,是用两年时间制定标准,五年时间统一标准。

整整差了一倍多的时间。

领导多多少少觉得杜恪太过于急躁了。

方案已经定下,杜恪自无不可:“领导,我只是从我个人的认知角度进行提议,国家充分论证的计划,我认为显然比我个人认知的更充分,我是支持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