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 第304章 三连

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第304章 三连

作者:白雨涵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3:34 来源:笔趣阁

经过讨论之后,所有的研究人员选择了占地最小的方案,搬迁到夏科大西区隔壁。

因为电子流实验室的大部分研究人员,都在夏科大有教学任务,两地来往比较方便。至于科学岛那边太拥挤,而且批地又偏僻,蜀山园那边倒是宽敞,但周边更加闭塞。

“老陶、老薛……实验室搬迁的具体方案我就不过问了,你们几个副主任协商着负责。”把大方向解决好,杜恪就抽身离开。

坐火车来到华西某地市,再换成保密单位车辆,前往夜光基地。

进入基地里,白天立刻变成灯火辉煌的夜晚,巨大的照明灯从每一座静止波位器高塔上照射下来,基地内温度与基地外温度差不多,都有点寒冷。

最醒目的是悬浮在基地中央的一座天空之城模型。

远看是一座城市,近看只是几十座不同建筑物悬浮在一起而已,每栋建筑物之间都有很大空间,并非紧挨着。但是这些建筑物的相隔空间,却被彩色的标志所填充,包括巡航线路图、禁止飞行区域、广告画面和宣传标语。这些都是全息投影技术的应用。

有了全息投影技术,这座城市模型才显得更加整体,更加生活气息。

筋斗云叉车在城市模型中进进出出,进行进一步的改良,相控阵光刀技术已经应用开,所以不管是焊接还是切割,都看不到电火花四射的场面。

用一位签署保密文件后,来到夜光基地带徒弟的高级技师焊工,来形容这一切:“光刀确实好用,但总觉得怪怪的,没有电火花,心里一点不踏实……”

也不能说真就没有电火花,只是电火花很少,还是普通焊接时产生。

“杜总,这就是我们‘大理所’生产的新一代焊工刀,融焊、切、磨于一体,使用效果师傅们反馈那是相当的好,就是故障率有点高,尤其是高功率工作时,线路负荷是个大问题,我们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大理所的专家,在反重力观光车上,为杜恪做介绍。

拿着一把焊工刀,杜恪迅速将它完全解析、复刻。

分为三个部分,前半部分是集成相控阵光刀。

这个光刀虽然小,但可以有三种模式随意切换,电焊模式就是通过电磁效应,将焊接物电离然后融合在一起;切割模式很简单,就是利用光刀的强大磁约束进行分割,哪怕是碳纳米管也照样切开;研磨模式则是低功率的磁约束,对表面物质进行细磨、抛光。

焊工刀中间部分是把手,和程序模块。

后半部分则是电源模块,安装的是中能版壁垒结构的雷霆电池,别看电池不大,满负荷工作,续航一整天都没问题——相控阵光刀最大的缺陷,就是耗能太高,唯有电子流电池可以扛得住。

“确实,线路负荷很重。”杜恪将焊工刀调整到最高功率,十分清晰的洞察着细微运转情况,“这一点除了要进行线路优化之外,还是要等新材料的突破,如果可以找到合适的超导材料,就能尽善尽美了。”

“杜院士,你们电子流实验室,一直在做室温超导,有眉目了没有?”随行的一名院士问道。

“目前还在摸索之中,我很少过问课题组,具体不太清楚。”

“其实250k超导已经足够了,液氮环境辅助一下,商业前景太大了。”另一名教授专家感慨,超导的前景是有目共睹的,250k的低温条件根本不是障碍。

制造低温环境的办法很多,其中比较常用的有液氦低温和液氮低温。

不过液氦成本较高,液氮成本较低,甚至液氮的成本比可乐成本还要低,毕竟空气中百分之七十八都是氮气,想要提取氮气实在太简单。利用液氮低温,世界上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超导商业应用,超级计算机上,基本都是用液氮低温超导来实现高速运算。

这一次电子流实验室发现的250k常压下的硅金超导体,已经被全世界广泛研究并应用,而且,基本上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给了杜恪的杜恪晶阵,明年很可能再给250k常压硅金超导体。

事实上没有杜恪的干涉。

只要能突破200k,拿奖就稳了。

超导研究至今(2025年)已经有114年历史,获得过六届诺贝尔奖,一共十二位科学家因此获奖,可以说空前热门。毕竟超导只是凝聚态物理下的一个分支。

不过。

今年杜恪已经拿奖,明面上是给了杜恪晶阵,私底下未尝不是奖励250k超导,所以明年曹轩庭他们还能不能蹭一蹭诺贝尔奖,很难说。

连续三年,将诺贝尔奖颁发给华夏人,这有点不可想象。

而且即便是250k超导,作为通讯作者和课题组总负责人的杜恪也是排在第一位,这样一来,杜恪就得连续三年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从这一点看,诺奖委员会几乎不可能再给250k超导获奖,即便真要给,也会拖个三年五载。不然的话,杜恪真的要成神了。

三连诺贝尔物理学奖,爱因斯坦来了都得直呼内行!

反重力观光车继续飞行,按照全息投影的交通指示前进,很快来到站台,站台与传统火车站台、飞机站台都不同,而是一座铁塔结构。横竖的粗大金属柱,形成了交织的一座方形铁塔,每根铁柱都有一个延伸的挂杆,反重力观光车直接飞行岛指定区域,与挂杆对接。

哐当。

对接好之后,反重力观光车直接停止运行,杜恪等人在站台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下车,穿过铁塔的走道,来到铁塔内部,内部有导流系统。

“前往商场往这边走,前往居住区往这边走,前往工厂区往这边走……”工作人员详细介绍每一条导流通道。

站台在天空城市的意义,就是对接外地城市的大型反重力飞车,然后将人员分散,通过城市内的小型反重力飞车,运往各自的目的地。

也就是说,它整合了火车站、飞机场的功能。

未来世界里,人类出行都是反重力飞车,城市内用小型的,城市间用大型的。

转了一圈之后,众人再度回到反重力观光车上,向模型城市的下一块区域前行,一名负责人介绍道:“聚变核电站在城市中央,目前只是一个空壳子,我们的想法是等十米球,不直接建造大型聚变核电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