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辟道立心 >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皇城

辟道立心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皇城

作者:尘下散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6:54 来源:笔趣阁

皇帝的权力如何,其实就看三点,枪杆子,钱袋子,笔杆子。

枪杆子代表的是政治军事,钱袋子代表经济,笔杆子代表的则是文化,重要性依次递减。

能够握住三样,就有改革的基础,就有兴功立业的基础,换而言之,有机会成为大帝,不过最后能不能够成就,还是要看天时地利人和。

能够握住两样,基本上做个守成之主不难,若是想要扩张,一些平日没有爆发出来的问题,就会“莫名其妙”地出现,防不胜防。

能够握住一样,那样的话,这个皇帝就比较累了,可以说一直在走钢丝绳,一不小心就会被推翻。

一样都没有,嗯——,那是傀儡,不在我们的探讨范围之内,略过。

基础理论如此,但是落在现实生活中,则是多变的,无论是枪杆子,钱袋子,还是笔杆子,都有不听话与听话的分化,是笼络,是分化,是打压,是欲擒故纵,是……都看施政者的手腕,蕴含政治智慧。

与此同时,军有新军旧军之分,钱有新钱老钱之分,笔也有老手与新锐之差。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甚至是针锋相对的,同行是冤家嘛!如何做到相对平衡,也是值得深思的。

一句话总结,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一点,很重要,对皇帝而言,更是如此。

惠帝时代,边界无事,有人说他上位时没有得到军方支持,故意打压冷落他们,真假已经难以考证,反正生活在惠帝时代的人民,是最为幸运的,这一点,应该没有人会质疑。

以上就是大极王朝的九帝,对大极王朝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人说,今上完全可以成为第十位大帝,只是现在尚在位,尚不足以盖棺定论,但是今上雄心勃勃的姿态,还是显露无遗。

关于今上的事迹,就留待日后再加以介绍。

吴毅而今来到的京城,大极王朝的子民,称之为中京,中京之外,另有东西南北四京城,不同的时代,所选定的京城,也是不一样的。

简而言之,因为太祖自东方起兵,有着群众基础,根基稳固,所以都城靠东,是为东京。

明帝时期,为了摆脱一干保守势力的约束,也是为了稳固偌大的领土,将都城迁往北地,被称为北京。

明帝死后,王朝变乱不止,东京及北京因兵灾而破败不堪,当时的皇帝在当时的情境下,选择迁都西京。

睿帝以藩王的身份,清君侧,形成局部一统,因自南方起兵,是以立都南京。

宣帝北伐东征,颇有成效,也动过迁都的念头,但是真正迁到现在的中都,还是在平帝时期,就是那位厉行反腐的大帝。

与迁都相伴相随的,往往有大规模的迁徙富民行动,也是一场打击地方豪强的举动,这个政策,平帝贯彻地最为严厉。

都城,受整个国度供养,带来的消费能力,是极其庞大的,附近千万里的百姓,都能够从中分一杯羹,只是对于那些当惯了地主老财的人,以往山高皇帝远,现在皇帝就在不远处,未必满意。

中都在成为都城之前,是三州之地,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还有七条小河流纵横交错,是个典型的小盆地,易守难攻,即便是重军围困,也能坚持下去。

因为中都的这个特性,其素有“三州花似锦,八水绕城流”的美名。

中都之人丁,只算户籍人口,已有五百万之巨,每年熙熙攘攘的流动人口,也不会少于这个数字。

此刻,吴毅便与钦差大人乘着一艘官船,沿着八水之一的凌河进入了中都地界。

清晨,杨柳依依,随风摇摆的柳枝,好像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等过了乡野,进了城门,但见三十六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丝竹管弦,沿街叫卖,真个是繁华难言。

想及一路所见,吴毅心有所感,张口就来,吟唱道:”涤虑洗心名利少,闲攀蓼穗蒹葭。一觉安眠风浪俏,无荣无辱无烦恼。”

那钦差走在前边,听见吴毅之言,停下脚步,微笑着回应道:“有这般心情就对了!官家感念百姓,让他知道你们活得开心快乐,官家也能够开心!”

吴毅拱手道:“多谢公公指点!”

钦差摆了摆手,道:“无妨,官家是千年一出的大善人,心忧社稷,体恤百姓,见不得百姓受苦。”

千年一出的大善人这个说法,说的其实是今上在潜龙之时,获得近千年最高的支持率,因为此事,很多事情,都可以加上千年一出的说法。

吴毅作出保证道:“小子一定不敢胡言乱语!”

“你可莫要以为我要让你欺君罔上,官家通天知地,熟稔人事,你想要骗他,是骗不下去的。”

钦差这个时候说这个,就如同掩耳盗铃一样,只不过,很快,吴毅就明白,钦差此言,并不是虚言,而今高坐龙椅的那位,所知晓的事情,真的远远超乎常人的想象。

穿过外城,进入内城,这里是富贵人家的居所,堪称是寸土寸金,地面铺着坚硬的青石,入目所见,都是高门大户,朱户洞开,人流熙熙攘攘,不必看定运星盘,吴毅都能够看出行走此间之人的贵气。

在这里,扔下一块搬砖,砸到十人,说不定真的九人都是四五品官吏,入目所见,不少都是身着官服之人。

内城已经不允许纵马,能够有资格在内城乘坐马车的人,身份都不低,但凡看见马车通行而过,四方之人,都是避让不及。

好在领着吴毅的是钦差大人,身负皇命,是以不受这许多约束,还可以纵马而过,沿途不少人将目光投向吴毅,思索这又是那家子侄,竟然有资格让钦差带路。

过了内城,再就是最中心的皇城了,城头高耸,有四五十丈高,甲兵林立,极其严密,一个个气宇轩昂,目光如炬。

到了此地,一股无形的压迫感,笼罩着吴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