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辟道立心 >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帝国暗中的变化

辟道立心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帝国暗中的变化

作者:尘下散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6:54 来源:笔趣阁

大极王朝的劫数,因为一人的病倒而提前到来,侦骑四出,各方势力无不暗中谋划,眼下推选制尚为结束,天子病倒,谁人主宰政权,若是这主宰政权之人偏心某一位皇子,又该如何处置。

推选制,为大极王朝第四位大帝,即明帝这位女皇为了获取皇族支持,特地创设而出,为了转移矛盾,也是为了效仿上古民选之法,依靠这推选制,明帝顺利选出了自己的继承人。

只是明帝执政时期特殊的矛盾不再,明帝之后的几位帝王,都有自己的亲生儿子,也不愿意将选取继承人的权力分享给普通百姓,是以没有继续明帝之法,起初还要明面上维系推选制的空壳,到了后来,更是直接废弃推选制。

明帝文韬武略,雄才大略,手段高明,是大极王朝唯一一个统一大陆的帝王,之后的几位帝王,没有明帝的手段,边疆烽烟四起,内部起义不断,大一统国家四分五裂,这是大极王朝立国以来的第二次浩劫。

再一次高举推选制大旗的,是第五位大帝——睿帝,出身南疆的这位大帝,再造玄黄,中兴大极,废藩王,完善推选制,通过推选制选出自己的继承人,也就是第六位大帝——宣帝。

宣帝是真正意义上以推选制而起的第一人,目前实行的推选制大纲,便是在宣帝执政时期确立的。

推选制成就了宣帝,但是宣帝也同样看见了推选制的漏洞,其中,最大的漏洞,莫过于推选制举行时期政局求稳,天子作为最高决策之人,不可有丝毫偏心,此外不便征伐,征伐一起,黄金万两,还要征调民工,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几位皇子处置政务。

对于在位天子病倒,无法处理政务这一情况的发生,宣帝也是预料到了,并且经过严密的论证与研讨,立法确立由宰辅重臣组成会议,协商处置国家大事。

从实质上而言,便是变天子独尊体制为长老寡头体制。

依照宣帝的设想,在这个重臣会议中,每个皇子都需要有自己的代言人,而后额外增加几位“中立”之人,实行协调。

这其中,便涉及人选以及相关人等忠诚性问题了。

所以,在天子病倒之后,消息甫一传开,第二日清晨,朝中便有一位职位低微,在朝野素有清名的御史借着宣帝之法,提出要建立重臣会议,处置国事。

天子昏迷不醒,太医们给出的回答,都不甚乐观,这个时候,众人都明白,实行重臣会议,在所难免。

只是,这种事情,就好像受禅一事一样,需要多次否决,不能够显得过于直接,特别是那些具有资格进入这个会议的重臣,更是不能流露出一点想法,否则若是天命眷顾,天子苏醒回来,心中有了芥蒂,还不是要“自愿”告老还乡。

所以,这个小小御史提出的建议,被众人否决,特别是后宫之中的皇后,更是狠狠将这位御史骂了一顿,说此人是无君无父之人,因为当初宣帝设置此法,适用于天子无法理政,也包括天崩的局面。

太医尚在抢救,天子尚未苏醒,便提出这一点,这不是在盼着天子死吗?所以,皇后必须要骂。

不过话说回来,最下层的百姓,可能还焚香礼佛,期盼天子痊愈,而越是接近天子的人,希望天子驾崩的,就越多。

因为天子一死,就有权力流转到他们的手上,特别是在这个当口,若是运作好了,便是从龙之功,这是泼天的功劳呀!

所以,尽管就在当晚,这首先提出实行重臣会议的御史就被贬出中都城,皇后还恶狠狠地宣誓,此人无父无君,遇赦不赦。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此人经此一事,身上已经拥有了为国为民的名望,日后史官在记述此事的时候,还能够多上一笔,等熬过这几年,到新君上位,便是大展宏图的时候,多少人羡慕还来不及呢。

虽然有些冷血,不过必须要说明的是,此刻朝堂之上站着的文武高官,真心希望天子苏醒的,怕是没有几人。

就在第二日,虽然朝堂之上没有设立重臣会议的说法,但是在民间,已经有人在运作此事,街巷之间,便是八十老妇也在谈论此事。

而皇后,对于这些,并没有刻意压制,甚至有些姑息,如果真的有重臣会议,那么,她虽然无法进入,但是就她眼下崇高的身份,丝毫不亚于拥有一个位置。

第三日,民间已经有人在鼓噪设立重臣会议,特别是太学院的那些学生,更是当起了先锋队。

太学生每日苦读圣贤书,根本没有参政议政的机会,眼下好不容易有这个机会,一些心怀不轨之人加以挑唆,便是一群愣头青,傻乎乎地认为朝中有奸邪,后宫有妖孽,大声呼喊。

学生热血,精力旺盛,自以为为国为民,却不知道,自己只是被人运使的刀子罢了,被人卖了还不知道。

随着太学生的鼓动,朝中被压制而下的议论,再次兴起,一些小官小吏,那些一辈子也没有晋升希望的人,都想要趁这个机会博取上位,雪花一样的奏章,被重臣们送到了皇后案桌之前。

重臣们送来这些,心意为何,皇后心知肚明,真要是想拦下,一本都送不过来,皇后担心被人看作后宫干政,在这一轮新的变化之中,选择了沉默。

而皇后的沉默,在官吏们眼中,无疑是一场重大的胜利,然后,上书愈发频繁,厉言设置重臣会议的必要性,是为国为民,是为了保护祖宗的江山社稷,是为了万民福祉云云,好话说尽。

在翰林院办事的一些笔杆子,就连代天子拟定的诏书都已经润色并准备好,只差皇后点头,就能够公示天下。

但是,在第四日,昏睡三日三夜的天子,醒来了,猛虎虽病,依旧能够傲啸山林,百邪为之退散,尚有些波澜的水面,再一次陷入沉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