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辟道立心 > 第六百七十二章:人皇之道源流,阐释之争内幕

中古道门内乱,阐截之争如火如荼,大佬之间出手到底顾忌一些颜面,底下小卒子,可是厮杀成了一片尸山血海。

随着推崇以人族为正宗,排斥异类的阐教成为显教,人族也正式成为了天地万灵之主,这个格局,延续而今。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趋势不仅没有发生逆转,反倒越发明显,仅人族一族,就超越百族之和。

道经有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人族势大,对于人族而言,是好事,至少不必担心如太古以及上古之时一般,被妖族视做肉食,现在反倒是妖族要担心自己可能被人族灭族,凄凄惨惨戚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过于此。

只是,正如道经所言,人族势大,并不完全是一件好事。

依着矛盾论分析,当外部矛盾矛盾平息下来的时候,以往表现地并不明显的内部矛盾,就会陡然爆发,上升为主要矛盾。

无论是妖族,巫族,还是其他的魔族等,已经无法阻挡人族崛起的大势,人族已经没有了对手。那么,他自己,便是他自己的对手。

一言以蔽之,人族开始了分裂,团结不再,内讧出现,愈演愈烈。

而造成这个结果的根由,其实是道门的深层次矛盾,当圣人传下道统,这个矛盾就已经存在,除非改变道门传承方式,否则根本没有可能改变。

无论是阐教,还是截教,乃至于一干妖族巫族,都十分注重传人的资质,而问题就出在这里。

无论你承认与否,世界是一个金字塔形式,资质好的人,适合修炼的人,不过是金字塔尖的一部分人罢了,绝大部分人,就算是再如何努力修炼,连入门都无法做到。

没有什么好惊讶的,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大,资源是固定的,仙道外求于天地,堪称是掠夺式的瘟疫存在。

一个世界若是人人入仙道,那么可以想象,这个世界迟早在日后的某一天,成为一个灵气尽无的世界。

入仙道之人多了,无论是天劫,还是人劫(也就是所谓的魔劫)就会变得十分频繁,最终凭借一系列的杀戮,超载的世界,将会重新步入正轨,无关乎善恶。

不如此,世界就会沉入归墟。这是一个周期循环的过程,以至于一些世界有着百年一小魔劫,千年一大魔劫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

回到资质的问题上,仙道资质的事情,代际传承特别明显,先人若是入了仙道,那么后代,大概率也有可能资格修炼,而且,凭借前辈的积累,他的后代在修炼一路上的进境,也要比其他人要方便,快上许多。

这样的结果,就是世界两极化愈发明显,强者越强,弱者越弱。两极分化的世界,注定无法长存。

天之道,损有余以养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天人对立,强势之人从人道,弱势之人从天道。无关乎善恶,但关乎自己底蕴而已,这个底蕴,包括资质,家世等。

说好的遁去之一,给世人以一条出路,在唯资质是从的世界,难不成,资质不佳之人,一辈子为奴为婢,永无翻身之地吗?

显然,人作为万物之灵,即便是没有修道资格的人族,也是不可小觑的,一条崭新的大道,一方全新的体系构建而起,人道,顺势而出。

人道,其实有很多种解释,之前所说的天人之争之中的人道,最是广泛,就是指自私自利之心,与是不是人族无关;

还有种族视角下的人道说法,这个人道指的便是人族的气运延绵一事了,有时也称作人运。

还有诸如繁衍生息的意思,相信我,你不会希望从医生口中听到你不能够人道的消息的,这个说法,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人族长于繁衍,才生就此意。

而我们口中与仙道对立的人道,有时也被称为人皇之道。仙道求超凡脱俗,只顾自身,而人皇之道,求的却是百姓生息,国富民强。

前者代表金字塔尖的一部分人利益,而后者,却是真正代表底层广大人族的切身利益,谁希望生来拜仙,堂堂正正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不好吗?

结果不难想象,人皇之道甫一出现,顿时蔚为大观,席卷诸天。虽然还是无法与仙道相提并论,但是加上一个身处仙道与人道之中的神道,人神二道对仙道,二比一,仙道真的占有多少优势,可就不好说了。

事实上,这也是绝大多数界域的现状,苍茫界之所以显得另类了一些,其实,从此界域名字就能够猜测出一二。

苍茫,天地苍茫,一派莽荒,当初道门进入此界时,这里还是一个妖族的世界,数万年来的攻伐,还有水族存在,人族远远没有独大。

总而言之,外部矛盾还没有消除,内部矛盾,一时间还没有上升为主要矛盾,再加上道门一系列手段,人道与神道,没有崛起的空间。(体会到作者起名字的心意后,扣个1)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不要生搬硬套。

其实,人族内部的分裂,才是中古之时,最值得一说的事情,彼时已经初见端倪,若是道门加以重视,也不至于在近古时,如此丢脸。

只是,当时阐截之争,实在是太过于耀眼,以至于遮挡住了底下涌动的暗流。

阐教定诸天,自以为再无对手,但是看定人族分裂趋势的西方释教,合神人二道,大兴佛国。

以普度众生为宗旨的大乘佛教在凡间无比兴盛,诸多佛教护法神降临,卷入滚滚人愿,在近古之时,狠狠打了道门一巴掌,大批道教仙人反投入佛门,阐释之争,释教取得先手。

当然,之后,道门也使出小手段,搞出小乘佛教,将实力恢宏,无限风光的佛门一分为二,威胁大减。阐释之争,存在反复。

到了而今,基本呈现均势,谁也没有本事拿下对方,阐释之争后,诸天也多有劫数,但是浩大如此,却是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