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辟道立心 > 第九百四十三章:五军之秘

辟道立心 第九百四十三章:五军之秘

作者:尘下散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8:12 来源:笔趣阁

洋岷府,数日悠悠。

之前吴毅借口家乡有要事,拒绝与王新元等人同行,但是这几日,吴毅并没有真正离去,而是转换一个身份,继续在城内游走观察。

吴毅这几日的主要目的,便是从各种角度验证王新元所言,甚至冒着极大风险,潜入洋岷府府衙之内,从那刘秉忠身边人获取消息。

消息源过少,会影响决策成功的几率,是以宁愿拖延几日,吴毅也不会意气行事。毕竟谋划甚大,涉及民变,不得不谨慎一些。

最后,吴毅综合所得,与王新元所言并不是完全相合,毕竟王新元获得的消息,不说二手,很有可能是三四手了,消息每经过一轮,就很有可能变味,失去价值,甚至于反向引导。

这几日,吴毅最大的收获,应该是自刘秉忠身旁书童口中偶然听见的一句,朝廷正准备在北郡用兵,以期一统天下,混一四海。

大极王朝几乎占据整个上界西土,人道气运延绵,如烈火熊熊,气运之强势,丝毫不逊色那些传承百劫的大宗门。

大极王朝而今军制,内外相制衡,分五军,四军镇守王朝四方,一军百二十五万人,中军镇守中央,有五百万人之巨!边境四军之力,与中央相当。

如此,中央强而边境弱,强干弱枝,一方面,通过便捷的驰道,保证边境即便有人叛乱,也有足够的力量镇压;另一方面,倘若内部有变,那么关闭城门,坚壁清野,等待四方勤王之师,也可剿灭内部的叛乱。

除此之外,平日招兵,训练,调兵,率兵,后勤等,都是分离的,保证内部不会出现拥兵自重者。而一旦有事,则设置专门帅帐,调度各方,避免政令出自四方,上下不一,实现权力的集中。

等到战事停歇,则将帅帐撤去,四方兵马何处来,则归于何处!

大极王朝名义上有五军,制度上还设定要有多少兵马,王朝之初,这个设定是不错的,因为王朝起于大陆中部,四战之地,自然要有四军来应对四方来敌。

但是随着王朝扩张,一个个敌人被剿灭,大极王朝已经快要完成统一大陆的历史过程。

到了现在,可以说,五军之中,除却北军以及中军之外,其余三军都是名不副实,不要说平日训练,军队内,能够有三成实编都是很少见的。

至于原因,一言以蔽之:狡兔死,走狗烹!大极王朝完成了东面,西面,南面的统一,还要军队干什么!

三面说是完全统一,明面上其实倒也不是,因为在三大方面军上下有意纵容下,东西南三面还分别保留一个国度,是没有肃清的前朝势力。

但是这几个国度,苟延残喘,委命下吏,连自身财政与官吏选备都无法操控,就是大极王朝的殖民地而已,哪里是大极王朝的对手。保留他们,也不是因为其他,为了维系五军制这张皮而已。

这一点,大极王朝内,几乎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代代君王也明白,但是哪怕是那些青史留名的大帝,也没有下手改革。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若是遇上天灾**,军队是吸纳国内无业游民以及流民的好去处,还有,哪怕只是一张皮,在没有彻底失去爪牙前,也没有人胆敢挑衅,而且一旦想要启用,也有基础可以利用。

说来可笑,本来是用来御辱的军队,成为了社会兜底的保障。正因如此,军队为百姓所轻视,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

但失去了自身最大价值的军队,最后的结果,便是如此。

东西南三大方面军,目前,基本上职责与警司一般,用来维持内部稳定。

与东西南三面不同的,便是北面。

北军长年满编,而且还有着数量庞大的后备军,吴毅这身躯原主陈衍,其实也是北军后备军之一,在北郡之中,几乎可以说,实行了义务兵役制度,凡十六岁的青年,必须登记在案。

中央通往北郡有着好几条驰道,一旦北方有难,来自于整个大帝国的援助,便会如同潮水一般涌来。

原因倒也不难想象,北军所要面对的,不是绣花枕头,是真正的敌人。

上界西土自有人道文明传承以来,大陆北的这一片区域,约摸占据大陆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左右的面积,地势高寒,陡峭难越。

这一片区域,从来没有融入帝国之内,大极王朝如此,其余几大王朝也是如此,从来就是两个文明,两个体系,并行不悖。

其余地区,若是开战,总还有个自古以来的说法,但是这里,史家们穷搜经书,也找不到说法。

因为地势高耸,进入高原的路口也不多,天然易守难攻。面积不大,内中人口也不多,与平原根本没有可比性,但是内部却有一连串的山间盆地,自给自足无虞。

当然,自给自足无虞的前提是,没有发生天灾**,一旦发生灾害,则北边的邻居就喜欢南下抢夺,如同肆虐的野火一样,丝毫不顾及元气,将看见的一切抢光,抢不完的也全部烧光。

倘若南边帝国纷争,更是他们的好机会,风光最盛的时候,整个大陆,有一半的地界,都是他们的势力范围。

总而言之,积年累月,双方的矛盾就这样积攒了下来,双方的仇恨,延绵几大帝国,也没有断绝。

若是听闻北边邻居南下的消息,朝中不可能会有议和的说法,会被唾沫星子喷死。

大极王朝最为强势的时候,几乎将北虏逼至海角,不足三百公里的狭小范围内。

但是因为彼时内部动乱,没有毕其功于一役,是为大遗憾。

北郡,是为前线,当然不是唯一的前线,但是历次对北虏作战,多为北军大帐帅帐所立之处,位置极为重要。

虽然关于朝中之人要在北虏用兵的消息,是吴毅自一书童口中所知,但是吴毅并没有怀疑。

事实上,无论谁在朝中大位,都梦想着能够解决北虏之患,这可是祸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