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辟道立心 > 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小皇子辩才无双

辟道立心 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小皇子辩才无双

作者:尘下散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4-01 03:18:12 来源:笔趣阁

大极王朝,中都城。

清晨,“啪,啪,啪!”三声净鞭落下,悠扬的钟声传遍整个城市,经久不息。

天子如常坐朝,百官如常上朝,商旅如常贩运货物,夜市与昼市相连,几无断绝,农夫如常耕田,织妇如常织布……

新的一天,但是众人的生活,和之前几乎没有任何差别,只是具体的情况,略有差异而已。

一个正常的王朝,便是这种状态,如果不是矛盾锐利到不得不改革的地步,谁又愿意每日上街游行,上山为匪呢?

皇子的教育,无论是哪一国,都是无比重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却圣上生辰,祖宗祭祀典礼等时节外,几乎是日日都有课程,无有间休,而教导他们的老师,也是帝国之中,最为顶尖的一批人。

蛭儿皇子在三岁识字之后,就已经有三位老师在教导他知书识礼了,但是也是最为简单基础的一部分内容而已,每日教导不过三个时辰。

当然,和普通孩子比起来,也很多了,只是,你只需要知道,那些十岁以上的皇子们,每日读书练武至少八个时辰,就知道皇室的艰辛了。

为了和帝国最为顶尖的智囊与武将们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每一位皇子所付出的努力,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

这一日,教导蛭儿皇子古礼的老师,和往常一样,来到专门为皇子开设的书斋内,雍王在内的皇子,都在这里渡过了他们的童年?蛭儿皇子可预见的未来也是一样。

这位老师今日要传授的,是古书《春秋》的开篇,即郑伯克段于鄢?主要目的,不在于告诉小皇子这个故事背后的意义,而在于教授小皇子识读这些文字,若是能够背诵下来,那就更好了。

这个故事中?郑伯与段一母所出,而郑伯出生的时候?方位不对?其母险些因此而死,故而厌恶郑伯。

尽管依照古礼?即嫡长子继承制,郑伯顺利继位?他母亲还是钟意段?并且为段谋反提供各种便利。

有人向郑伯举报段预谋谋反,郑伯不急着动手?等到段攻打过来的时候,瓮中捉鳖?不仅杀死了段,还顺势囚禁了自己的母亲?一举两得。

在经书之中?段谋逆?该受到斥责,但是郑伯在发现弟弟谋反之后,不仅没有循循劝导,反倒坐视之,也不是好人,同样持否定意见。

考虑到蛭儿皇子年纪太小,这位老师句读清楚,在口述的同时,省却繁文,力求将故事讲清楚,而且中途还不时停下来进行耐心解释。

尽管如此,蛭儿皇子表现地,还是一副兴致缺缺的样子,一手撑着小脑袋,回想着昨夜的事情,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完全没有认真听课,让须发斑白的老师,气得胡子抖动不已。

“蛭儿,”这老师高声提醒道,小皇子一个激灵,清醒过来,道:“老师有何吩咐?”

“你来说说我之前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小皇子苦着一张脸,之前都在梦游,谁知道老师讲了什么东西,已经做好被教训的准备,但是依稀之间,好像在昨夜梦境之中,有关于这个故事的记忆。

于是乎,在老师不可思议的眼神之中,小皇子侃侃而谈,讲述的内容,不仅比老师说的要详细,还将这个故事的后半段给说了出来。

当郑伯囚禁自己母亲之后,感到非常的悲伤,但是昔日曾经发誓不在地上相见,又拉不下这个面子,十分苦恼,有臣子替他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在地底挖一条坑道,这样就是在地下相见了,并没有违背誓言。郑伯大喜,母子二人得以团聚。

这后半个故事,经书是持肯定意见的,认为彰显了人伦之道。

小皇子侃侃而谈的时候,并没有发现,过了早朝的父亲,也就是当今天子,正好朝这边走了过来,在窗外听见了这一番说辞。

随着推选制结束时间不断接近,天子权力不断缩水,朝臣都忙着站队了,朝堂之上,也无人听他言语了,就是上朝下朝了,闲来无事,便朝这里走来。

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决定,天子听到了这些,他并不知道后半个故事是小皇子自己加的,但是小皇子能够口齿伶俐地将这个故事还原出来,还是很让他高兴。

老师看见天子到来,有心行礼,天子摇了摇头,示意不要中断,让他继续教授。

这老师因为天子的突然造访,都忘记了小皇子复述的内容,很多他都没有提及,在他看来,一定是小皇子以前听人说起过这个故事。

既然小皇子之前就已经知道了,那么也就可以进一步传授了,他问道:“郑伯其人,你以为如何?”

小皇子脱口而出,“是为睿智之君也!”

一个弑弟囚母的家伙,竟然被小皇子称为睿智之君,这是这位老先生所无法接受的,当即继续问道:“既然如此,你且说说,他究竟睿智在何处?”

“虽有嫡子之身份,然内有母亲不喜,外有弟弟谋乱,若非其深谋远虑,定是身死国乱。”小皇子说得头头是道。

“古者仁王以孝悌治天下,似郑伯之流,不孝不悌,是独夫民贼也!”老先生努力地想要纠正小皇子的观念。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他不是在和一个四岁孩子在对话,而是在和一个继承了吴毅心智的孩子对话,本质上,就已经不能够称为孩子了。

“古书所载仁王之事,今人难以考察,为后人杜撰附会而成,出土古籍往往所言与之大异,实不可信也。”

这老师很难想象,自己竟然落入了下风,但是也不急,继续道:“不然,你看今之天下,上至天子,下至百姓,皆孝悌之人,可知古书为真也。”

一个小小的孩子,没有实践经验,还不是他怎么说,就怎么信。老先生想得很美好,只是蛭儿皇子一言就让他亡魂大起。

“不然,我的那些哥哥们,不就是希望父皇早些让位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