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辟道立心 > 第八百二十五章:善即是恶

辟道立心 第八百二十五章:善即是恶

作者:尘下散人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6:26:54 来源:笔趣阁

这袁绒衣如此一绕,吴毅也分不清,她究竟是想要和自己一起去,还是只是将那六尘令给自己,让自己一个人去。

于是乎,吴毅再问了一遍。

可以感应到,袁绒衣内心陷入巨大的纠结之中。

如果吴毅要是遇上这样的事情,最多就是告诉对方六尘观的位置,关于自己幼时与神尼的经历,那是一个字也不会说,所谓六尘令,更是妄想。

能够为此而纠结,袁绒衣无愧温柔二字,但是很可惜,这温柔二字,在修界之中,有些时候,并不是褒义词,而是贬义词。

如果不是如此温柔,她也不会被这个世界伤害地如此深!

在几乎所有人眼中,温柔是罪!而吴毅更是自修道初,就一直处于谨慎与被迫害妄想症的边缘。遇上袁绒衣这等存在,就如同一捧清水,润泽过心田,一缕清风,抚过发梢。

吴毅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体会过这种感觉了。

即便是认定人性本恶,也不会排斥世间的善良,吴毅便是如此,袁绒衣的举动,使得吴毅不后悔自己之前的决定。

犹豫了很久,袁绒衣长呼了一口气,道:“反正我现在是孤家寡人,也无去处,便和前辈走上一趟吧!”

对于她的这个决定,吴毅也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世界用针刺我,以刀砍我,我却仍然报之以温柔。

正常人眼中,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必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你以德报怨,别人却未必会将你的德放在心上,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只会变本加厉地欺负你。

清澈的眼神,灿烂的笑容,吴毅险些忘却了她之前还经历过人生之大变!此女也不是积善派门人,为什么要做到这一步,这样对她有什么好处。

人家积善派之人,日积一善,气运累积,可以白日飞仙,袁绒衣又得到了什么呢?

或许让她走积善派的路子,会更好一些,吴毅想着深了,一时间愣了神,积善派乃是道门五大流派之一,没有丹鼎派那样,一重重,一道道的境界划分,但观其功德气运即可。其余流派之人,无故也不会对积善派之人出手,否则就是平白为自己惹来厄运因果。

吴毅以定运星盘观袁绒衣的气运,非常悲哀地发现,她的气运,很微薄,功德也是寥寥,按理说,这种好人的气运功德,应该比常人多才是!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她的善良,被冰冷的现实所吞没,没有人领她的情,或许还会认为她是在惺惺作态,没有人承她的恩德,气运功德自然不多。

世界很真实,无论你承认与否,群众都是畏威而不怀德的,所以吴毅无论是人身治理炎玄天池,还是心魔身治理明月界,都是恩威并施的,甚至于威还要多上一些。

观音菩萨座下的金鱼跑去危害人间,悟空得知金鱼底细之后,跑去南海请菩萨出面,观音菩萨故意以平凡妆容出现,并收服金鱼。

百姓欢呼着菩萨仁慈,却不知道菩萨是故意放出金鱼阻止四众西行,菩萨才是他们苦难的根源。

但是百姓不会知道,他们只会欢呼,并且在下一条金鱼出现后,继续等待菩萨的解救,要菩萨解救,香火钱(税收徭役)是不是要多一些?否则为什么要救你这个草民。

(观音菩萨与金鱼的故事,在西游记的第四十九回:三藏有灾沉水宅,观音救难现鱼篮。

有兴趣的可以找回来再看一遍,西游记是当今仙侠小说的根基,但是很多人只看到了其中斩妖除魔的精彩,却没有发现背后影射的人事。

西游记能够成为四大名著之一,绝对不是因为仙魔故事写得好,而是因为背后的影射,否则应该是封神演义进入四大名著之列。

近代胡适说:《西游记》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他并没有什么微妙的意思,他至多不过有一点爱骂人的玩世主义。这点玩世主义也是很明白的;他并不隐藏,我们也不用深求。

相比较而言,胡适的层次有一些低了,只从文学的角度去看,没有从史学甚至是哲学的角度去看。

西游记确实有很多的史学漏洞,诸如将明代官僚制度嫁接在唐代,宋代道派嫁接在唐代,还强行扭转唐太宗的死亡时间等,随便说,都能够说出许多。

但是请相信,这是四大名著之一,不是三流读物。

相比较而言,鲁迅的话,就更加客观一些。

鲁迅是这样说的:吴承恩撰写的幽默小说《西游记》,里面写到儒、释、道三教,包含着深刻的内容,它是一部寓有反抗封建统治意义的神话作品。吴承恩本善于滑稽,他讲妖怪的喜怒哀乐都近于人情,所以人人都喜欢看。

反抗封建统治,绝对不是单单一句皇帝轮流转,明年到我家,能够说完的。

毫不客气的说,西游记是我的政治启蒙读物,同样,散人也希望,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能够正视这本名著,从史学,甚至是哲学的角度再看一遍,你的人生会发生改变的。

因为很多事情,不是封建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的。

散人写的这本书,很多内容,也是来自于西游记。

很多人希望散人荐书,获得散人敏锐的洞察能力,你们都是看小说的,***选集,资本论这样高深的你们也看不进去,西游记应该是你们最好的选择。)

好人有好报,恶有恶报,更多时候只是一种心理安慰罢了,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奈反抗,也叫做阿Q精神。

常人默默地承受着,等待着恶龙来救助自己,却不知恶龙才是自己罪恶的根源,屠龙勇士奋起一击,却被恶龙的宝物迷花了眼,身上慢慢长出了鳞片。

昔日屠龙少年,绝大多数,最后也变成了恶龙。

还有极少部分屠龙勇士,没有变质,但是他的同伴变质了,他们进而杀害屠龙勇士,并将恶龙的皮披在勇士身上,诬陷勇士的改变。

(猜猜最后一段说的是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