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法学生猛 > 第1209章 生产点

法学生猛 第1209章 生产点

作者:大茶碗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3:36:03 来源:笔趣阁

“林双,这种鱼塘模式是不是也有为国内养老产业服务的想法?”那个记者高声叫道。

“养老产业?”林双好奇看她。

“这两年老龄化,很多老人开始沉迷手机,看网文看短视频,这样的生产基地农业园区,是不是可以让他们来生活?很多老人其实喜欢种种菜,养养鸡钓鱼,你的看法是什么?”

林双想了想:“这个不是由我来决定的,需要村里跟有这个需求的老人们自己商定。大家还是先看我们能做成什么样子吧。”

“我们已经看过效果图了。”

“那只是效果图,还是要看具体出来的实际模样。”

林双说完直接就结束了采访,大家的注意力又转到了工地上。

很多人,特别是中国人,特别喜欢看挖掘机工作,当初火神山建设开直播,也是全民网观。

这一次林双所开的直播表面上看没有那么高大上,无非就是弄一个小小的生产点。

但有脑子的人稍想就知道这意义有多么巨大。

特别是在直播当中,无数网友也在分享自己对于这个鱼塘生态种养殖一体化的模式的看法。

很高度统一的观点就是:这个如果能搞得起来,应该全国搞。

林双来牵头,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至少他是发挥了顶流明星的应有作用,之前听说他学开挖机,又听说他准备买几千台挖机,又送了这竹山县好多直升机....

大手笔的投入到国家的建设当中,转眼之间,又可以从直播费用中大赚一笔。

网络上有传言,这一次直播,除了开始的基本费用每家一千万之外,还要按着实际观看人数和时长来收钱。

一个直播,又是大几十亿的收入。

如果说这么一次活动投入花费几十万,那么全国不就是可以弄出上万个点?

国家省心省力,老百姓也能获得长久收益。

那个记者又过去县领导那一边:“黄书记,能不能抽空接受一下采访?”

“当然可以。”

黄书记已经在等她了,新丽菲这边搞的活动那么匆忙,没有领导讲话,只有林双明星的采访,没有红毯,只有土路。

县里这些头头脑脑们也没得办法,猜测是不想让县里头对活动多插手。

“请坐。”

秘书已经找了个亭子,坐下布置好采访设备。

“陆记者,有什么问题请问吧。别太为难的就行。”

两人认识了下,马上就接着刚才那个养老的话题说了下去。

“想问一下,林双选择竹山这里做试点,接下来本地准备如何开展呢?养老还是旅游?”

“林双这边确实没有讲到后面要开展什么产业,那个是我们要考虑的,养老,当然是很好的一个点。”

黄书记脸上带着兴奋:“我们县也有这样的设想,竹山有这么大的天然资源,如果说能有足够的物资供应,当然可以发展养老产业,吸纳周边的老龄人口来这里安度晚年。”

“是啊,黄书记,现在老人的生活如果要跟年轻人看齐,那对健康的伤害还是挺大的。”

“但养老产业发展并不是那么简单,首先医疗条件必须保障。”黄书记手一指前方,“这里是不够的。现实比较快的是旅游。”

“您知道荷兰有个很有名的地方叫申代克村吗?”

“我知道。”

“那您知道这个申代克村人均年收入二十万美元吗?”

“这么多?”

“是啊,很多。我觉得咱们这里也可以学习一下。”

黄书记沉吟:“您有带资料吗?”

陆记者立刻从本子下面拿出一本小册子递给黄书记:“正好有带呢!”

黄书记笑笑接过,什么正好,这应该是有预谋的吧。

林双在网上已经说明不会在后期过多介入本地发展,那么相应的就有很多人想借势谋取利益,这记者背后一定有哪个公司。

这是一本小彩页,介绍的正是荷兰申代克村的历史由来。

荷兰是沿海国家,海拔很低经常被海水侵袭,大概是53年的时候,有一场史无前例的暴风与海潮双重夹击到了荷兰海岸,当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后来荷兰就启动了一个叫三角洲工程,要修筑两条总长超过1000公里的高等级防洪堤。

防洪堤建成就开始抽走倒灌内陆的海水,比海平面低4米的洛斯德雷赫湖是最后被抽干的区域。然而,随着湖床一点点露出,人们发现湖底全部是当时荷兰最紧缺的碳泥,只要简单处理就能燃烧取热,同时也是荷兰人工填海必不可少的农业沃土。”

很多人听说过荷兰羊角村,数十条运河的形成是因为发现了煤炭与羊角,经年累月的挖掘导致水道纵横。

申代克村也一样,人们把湖床泥炭堆到两边晾晒结块后运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一条条水道,最宽的有七八米,窄的也就三四米。等到泥炭都被挖完,这片区域也被废弃了,因为没有水电设施也没有公路,人们都不愿在这种地方生活。

荒废几年后,一些荷兰牧羊人发现湖床周边长满了水草,因此将牛羊赶到附近放牧,为了方便看守牛羊就干脆搭了一些木屋暂住。

随着荷兰经济腾飞、人民生活富足,越来越多外国人移民到荷兰定居,他们租不起市区的房子,只能搬到湖床沿岸定居,结果却被当地牧羊人驱离,迫不得已选择在湖床中心的小道上搭建木屋暂住。

1978年,荷兰开始统计外来移民的身份住址,到了登记湖床小道十几户外来移民的信息时,统计员犯了难:洛斯德雷赫湖已经消失,地图上也早已不再显示,那这些移民的居住地怎么填?

经过几轮讨论,只能以荷兰土著语暂时起名“sdijk”,意思是“计划之外的土地”,音译而成申代克。

事情传开后,又有几十户外来移民慕名而来,当时的湖床没有清理也没有消毒,开采泥炭十多年后仍有熏天恶臭。因此,本地居民也没有阻止,就这么放任移民修建房屋居住,但双方仍然保持着一定距离。

1990年,荷兰政府将低人口密度的村镇进行合并,原本在洛斯德雷赫湖沿岸的4个村子被合并为2个,规划师顺手把计划外的申代克也划入了其中的一个村子,申代克至此从移民安置区变成荷兰行政村的一部分。

对于外来移民者而言,在荷兰的临时住址被政府承认,相当于有了一个家。而此时的移民们也大多有了积蓄,因而集资清理水道,在房前屋后种上草皮树木,逐渐有了水乡的面貌。

荷兰政府也看到了移民们的默默付出,在此后的20多年里投入不少资金,协助他们加固房屋地基、修建码头、铺设水电管网等等。

由于交通不便,进出都得坐船,很多村民最终还是选择离开申代克。剩下的70多户村民干脆成立“村委”,将无人居住的房屋全部买下并重新装修,然后低价租给后来的移民租户。

这个模式实际就是“资产共有”,即整个申代克村的1500多栋房屋都是村民集体财产,平分给每个村民的话,也就是每个人拥有5栋别墅,但村民们并没有“分家”,而是选出代表统一管理维护和红利分配。

进入21世纪后,荷兰羊角村逐渐被游客熟知,每天都有千余游客涌入,极大影响村民的生活起居。有鉴于此,申代克村民通过投票做出“拒绝旅行团,只接待自由行游客”的决定,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就有游客发现申代克比羊角村更适合度假休闲。

就这样,申代克村民每户只留一栋别墅自住,其余别墅全部用来长租或日租,所得利润再平分给每个村民。2013年人均分得5万美元、2015年人均12万、2019年人均20万。

镇由南至北分商业和生活两个区域,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娱乐设施不会影响到居住区,所有餐厅酒吧购物店都集中在公路边,游客抵达就能直接登船前往自己预定的房子。

如果说旅游资源,申代克还真没什么可玩的,对见惯水乡古镇的中国游客而言更没有什么吸引力。但对于外国游客来说,此类现代化设施的水乡却很受欢迎,不少游客一租就是一个月起,一些自由职业者甚至长住半年还不想走。

黄书记认真看完,瞄了眼镜头:“挺不错的。”

很多内容牵涉到了敏感话题,他不方便表态,特别是对镜头,说了什么错话会出大事。

陆记者回首示意,摄像师关机离开。

“没有录了。”

“哦,您说。”

“我看网上效果图,似乎也是可以作为住所来用。”

黄书记点点头:“三层楼,最下面是养殖,三楼确实是可以住人,就是气味不见得太好。”

“申代克村里的别墅酒店550平米、7个房间的独栋别墅,一个月整租也才1250欧元,合人民币还不到一万。当然,数字看起来也不便宜,但分摊到7个房间后却只有1400多,在以两个人住一间计算,也就是人均每天不到25元。这个价格在欧洲荷兰,没人会说贵吧?”

“如果这里,也是能建成那样,......”

“你们想租下来?”

“想啊,可以承包吗?”

….....

场面很热闹,人群一堆堆,一边吃一边看。

挖机效率很高,到十点时,就挖出了一个两米深圆角方形的边长十五米的塘坑,堆出了顶层三米宽的塘基,并在坑里打了一排的深眼。

塘基角落埋着一整排打通的毛竹管,这些是为了后续的扩展,边上还会有新的方塘,到时几个水塘底下有暗道相通。

塘基不是斜坡,而是土堆大台阶,从上到底有六级,每级宽半米,级高三十分米,按着公开的方案,上面都是要种东西的苗床。

水上的种不耐涝的,近水水下的,种像茭白之类的东西。

水塘平时存水的水深为一米,这足够泥鳅和普通鱼类生活,还可以种荷花,但在雨季,这里可以分洪,每个池可容水四百多立方。

这虽然是主题但不是粉丝们关心的重点,对他们来说,今天是个大日子,大明星林双,要在这里举办一场别开声面的球赛:

泥塘球赛。

比赛开始的时间是中午十二点,还有三小时。

据说场地是另一边已经放去了大部分水的泥塘,现在还有很多人在下面抓泥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