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法学生猛 > 第二百零六章 新星

法学生猛 第二百零六章 新星

作者:大茶碗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7:46 来源:笔趣阁

“学校有联系你吗?”唐沅突然问。

“学校,没有。联系我做什么?”林双一脸疑惑,不知道学校还有什么事,这都毕业了。

毕业前那些事经过这一个多月折腾,记忆都淡漠了许多。

唐沅淡淡一笑:“不联系也好。”

“你是说论文?”

“嗯。”

林双在临海大学出彩过两次,一次是大一开学把唐沅给打破相了,另一次就是毕业的论文“事件”。

前者能记得人可不太多,受害人还在边上,后者嘛,就比较复杂了。

本科生毕业论文很像应付毕业,可实际上,文科生是有可能写出点好东西。

别人写了一篇,林双写了六篇,被戏称为“乌托邦法学概论”。

汇报用的是其中一篇,论文通过就存到了学校的数据库里,并且网上可以查阅。

时间已经过了两个月,没有任何人联系林双,现在这个时代,不是你写的东西有价值就会被人重视。

当你的构想损害到某些人利益时,被压制和无视也是必然的结果。

唐沅甚至知道林双和导师在论文定稿时的争论。

林双以火灾和疫情举例,认为和消防一样,传染病免费强制治疗是社会主义健康的基本操作。

导师一定要他改成“传染病免费强制治疗是社会发展的目标”,这个话题甚至在同学宿舍里都引发了几次争论。

传染病,国家给免费治疗,还得强制?

这话题可太敏感了。

你轻飘飘一句话牵动数十万亿的财富转移,联合国都没这胆子。

全球感染新冠人数过亿,消灭病毒遥遥无期,传染病还不光是新冠,甚至精神上的疾病是不是会传染也是一个争议点。

就拿新冠来说。

辉瑞最早用mrna弄出疫苗,国内的是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是传统路线,就是先生产一大批的病毒,然后通过各种方法把病毒杀死,使其没有感染能力,但又保留了让免疫系统记住的蛋白。

但这个方法最大的困难在于生产病毒,生产了多少病毒,才能制造多少疫苗。而生产病毒安生性很重要,不是谁开个小工厂就能生产的,所以需要p3级的实验室才能生产。

就算国内把做实验的p3实验室都转为生产,一年也不过两亿份。

而辉瑞的那种mrna免疫速度就快多了。

rna在细胞内指导工作,产生不同的蛋白质。

mrna的工作原理就是送去特定的rna信息,等细胞吸引了rna后,就会开始生产相应的蛋白。

所以,它不用生产病毒,只要研究出病毒的基因序列就可以了,而且也不用生产特定的蛋白,而是把生产特定的蛋白交给了我们人类自己——听起来特别高级,人人都是疫苗工厂。

因为不用培育病毒,也不用灭活,只要有基因信息就可以做,所以生产快。

所以辉瑞三个月搞出疫苗,一年可以生产十多亿份,灭活的可能一二亿就是上限了。

但因为是新技术,有好多东西都没有彻底搞明白,或者没有论证好,比如这个rna进入细胞之后,会不会成为身体的一部分传承复制出去,那人就成了转基因人。

基因被改变,那后果就不是人要以预料的,说不定丧尸片就会变成现实,现在发生什么事都不奇怪。

到目前为止,无论是检测还是疫苗,对普通民众都不是免费。

美国那边:

诺瓦瓦克斯:104元人民币。

辉瑞:124元人民币。

莫德纳:163~241元人民币。

英国的阿斯利康:26~53元人民币。价格是全球最便宜,效果也是全球最差,其他疫苗大部分有效率大于90%,而它只有70%有效率。

俄罗斯的疫苗:65元人民币。这个疫苗和英国的疫苗采取同种工艺、水平,但有效率在90%以上,只是因为紧急使用,进入市场时甚至都没进行三期临床试验。

这些当然是进不了中国市场,所谓的人民币价格也只是汇率换算,按着本地收入还更便宜些。

国内疫苗采取的是最成熟的灭活疫苗,效果稳定,价格最贵,一开始定价是200元人民币。

所以到现在也就是大城市开打,毕竟有六亿人月收入不到一千。

就算如此,还得从大局考虑支援到海外某些地方。

临海是超大城市,属于必须全民接种,从三月份开始到现在都没结束,大学是五月之前打完。

要参加东奥的运动员,也得提前都打好疫苗。

这些都是摆到人眼前的事实,只是因为小小的病毒,整个社会财富蒸发了不知几何。

可新冠仍然在变异,新冠后面还有别的一堆这名字那名字的小怪物。

“按你的设想,人们就无视成本了,反正都免费治好。”

唐沅看着前方红灯,倒计时还有八秒,随着身边这个男孩影响力变大,他原来的那些积累都会变成巨大的政治资本。

这些敏感而激进的想法如果只在一个普通人脑子里,说一万句也没用,但如果一个超级明星公开这么表达,效果不亚于火山爆发。

难怪母亲如此看重此事,要亲自下场操作。

唐沅脑海里又浮现林双那漂亮的屁股,莫名想飞起一拳打在林双脸上。

林双对自己的危险毫无知觉,耐心解释:

“国家要追赔的嘛,怎么就没成本了。我是指,先灭火再谈别的。再说平时防火已经有前置成本了。我说的重点是,要把每一个小问题都当成火情来看,现在很多事都不是个体事件......”

加重语气。

“防患未然道理很简单,不立法有几个人能记得住,有些灾难后果再多的钱都补不回来。你觉得社会记忆能保持几年?”

唐沅微微点头:“一般来说,三年....”

“我觉得三年都多,人类个体对痛苦记忆天然是排斥的,但社会不能这样,越痛越要记牢,但这就是一个社会管理问题,我们立法的速度太慢。”

林双叹了口气,“上次你问我是不是没看书,跟你说司法考试我都在想要不要去考,不是考不过,而是主观题我恐怕....”

“太主观?”

“是太偏激,就算考过了,还要面临选择,是公务员还是律师,一个是从政,一个是做生意。从政就希望事越少越好,做生意就希望事越多越好。律师,毕竟是把法律当生意的。”

唐沅撇撇嘴:“现在好了,都不用选。”

“好了,别说太多,你专心开车吧,真是的,我也应该学个车了,以后出名了,学车都不方便。”林双嘀咕。

“学车都怕人看......那也不考试了?”

“应该是不考了。”

反正是不可能进体制了。

体制内就是权力依附,不然的话人家为什么提拔你?

你不是依附人家,人家用你给自己找难受?纵观历史,唯一不依附权力,能够进阶的这种窄门儿,只能是最危险最困难,最需要解决问题的地方。

外部危机存在就能一路青云,否则的话就会很快被人摘桃子了。

我带两系统还被人欺负,这世界还有天理吗?

唐沅轻轻一笑,前面准备转弯,打了方向灯准备。

林双瞄了眼:“唉,那个,我们再去一次桃湖。我想以后估计回不去了。”

唐沅看看他:“还有什么东西?”

“米面粮油,还剩了点。”

“刚才那么大方,现在还要回去取那些。”说是这么说唐沅还是前面转了弯。

书都送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