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法学生猛 > 第1197章 增进了解

法学生猛 第1197章 增进了解

作者:大茶碗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7:46 来源:笔趣阁

林双拿起杯子放在嘴边,想了一会:“明白了。”

唐沅说她也有一种对危险的直觉,应该是遗传自林昭,这可能是人的天赋,也可能算是异能。

林昭之所以能博下这么大的家业,除了她确实天才之外,这个对危险的直感能力肯定是个重要因素。

也许她炒股的时候也能感受到危险,这就可以避过大的风险,收益也是理所当然。

“您觉得什么地方不对?这里?”

“这里没有,但不是很强烈,比较淡,我还没确定,但肯定是存在了,是在我这边内部。”

林昭拿起手机,“另一个我们内部用的,也给你一个账号,就当你是个新来的姐姐,你跟大家一起在里头可以工作,然后有些任务你跟着去。”

林双看着她:“我以为你们这已经很完善了。”

“防微杜渐都是必要的,而且也不确定会不会有人变了。”

“......卧底吗?”

“不一定,商业间谍什么的其实都有可能的,我不像你,有那些本事。”

林昭轻轻叹了口气,“毕竟只是个凡人。百密一疏都是可能的,正好现在要建一些新区,肯定要调人过去,这些就是作为参考因素。”

“唔....”

“不为难吧?”

“还好啊,怎么说呢,如果真的有,你会不会难过?”

“怎么说呢....如果真的有,我会有一点点情绪,说不上难过,最多就是反省一下,浪费了一些资源吧。”

“倒也是,别人其实很难伤害到你。”林双看看她,“什么时候开始?”

“等你考完试吧。”

林双点点头,他跟林昭合作建各地的庄园与国与民,与人与己都有好处,林昭本来是个低调不出头的性子,但现在又偏偏得半身出场,所以更加小心也是必要。

这些毕竟是普通女人,不像自己能打能杀,猛起来可能是人形高达。

“其实我也一直在想说,真的就那么...”

林昭眼神示意他不用再说:“竹山这里,还可以收购一个智能温室项目。”

“智能温室?”

“对,我给你看一下。”

林昭所说的智能温室项目是前些年开始遍地开花的。

当时各地到处都在建。

发到林双手机上的就是一份资料。

这些智能温室棚体高大,棚体之上设有遮阳网,用遮阳网降温。棚体内顶部有反光膜,夜间保温。

底部有暖气管道加温,南壁有多个大型排风扇,夏季排风降温,北壁设有水帘流水降温,棚内半空,设置有自动喷雾灌溉设施,灌水、喷药,确实是全自动、现代化的智能设施。

然而,科学规律并不依某些人的意志和凭空想象为转移。

多年下来,大家已经知道这些智能温室大棚其实是一种高耗能、保温性能差;光照弱、湿度高,易发病;高额投资、高成本,生产能力差,只要生产,就要赔钱的形象工程。

所以,建设之后,多数都废弃不用,有一大批变成了生态餐厅、住宅、办公场所,只有少量的进行高产值的育苗、花卉生产、科研温室、高科技示范园、生态观光温室尚可,其他则是勉强惨淡经营。

“竹山这一家就是已经变成了生态餐厅,但餐厅他们也经营不下去了。”

“拿过来怎么改?还是接着赔钱运营?”林双根本不在乎赔钱的事。

这些温室内光照,要比自然环境下减弱30—50%,大田生产,强光之下,作物不需遮阳,弱光条件下设置遮阳网,岂不画蛇添足也,增加投资落个减产低效益。

排风和遮阳,同一温室内的光照强度,不同高度之间差异显著,随高度的下降,光强降低显著。温室高度达8-10米,则地面至1.8米高处的光强,仅有自然光强的40%左右,这么低的光照强度,又怎能高产优质?

冬季仅靠室内顶部反光膜保温,四壁无保温设施,反光膜又没全封闭,夜间红外线向四周辐射,怎么保温?

靠锅炉燃烧柴油、煤炭加热暖气管道,增温保暖,夏季须众多大耗电量的电风扇排风、水帘流水降温,消耗大量电能,生产产值大大低于能源消耗,怎么持续发展?

室内频繁在半空处喷雾灌溉,室内空气湿度高,作物营养体不断存有水膜水滴,为病菌孢子侵染、病害发展创造了最优质的温床,即便频繁喷药,病害亦难以控制!

智能大棚加湿水帘,增加大棚湿度,但自动喷水增加大棚湿度,增加病菌侵染爆发。

智能温室大棚是以色列人的发明专利,以色列地处亚热带沙漠地区,盛产石油,干旱少雨,该国冬季温暖,加温时间短,耗能时间少,蔬菜价格高,是我国蔬菜价格的3—10倍,产值高,油价低,他们用得起,且利润高。

以色列有着地中海气候,夏季阳光强烈、高温干燥,作物需要适当遮阳、增湿、降温、采用这种智能温室是科学的。

而我国不同于以色列,能源缺乏,菜价极低,北方地区冬季严寒,且时间长达4—6月,夏季多雨湿润,阳光不足......

“不需要赔钱,可以改,我再发给你一个改造方案。”

“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

“都可以解决掉。而且跟之前的桑基鱼塘项目互补。”

“互补在哪?地点在附近吗?”

“空间上的距离不太远。你知道时间剥削这个概念吧?”

“知道,你是说农民时间很多?可以进去温室务工?”

“总体来说,农业如果是靠天吃饭,就是闲一阵忙一阵,整个生产链条人在里头发挥作用是不均衡的。

桑基鱼塘就算是改造了,短时间内也不太可能达成理想工厂的生产效率,所以温室工厂就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确实。”

林双很干脆:“好啊,您看着办。”

“我一会再给你一个手机,那个是安全手机,你用那个上我的内部系统。”

林昭说完起身回楼上。

林双看着她的背影。小歪给自己的那个任务,今天进展很大,却仍然没有到可以提交的程度。

关于林昭,还有很多未解之迷。

他也不知道不断揭下去是好还是不好,风很大。

做在这里人很舒服,衣食无忧,钱几辈子都花不完。

这是他自己的状态。

可农业真是越来越难了,林双看过一些调研文章,说现在在农村开展农林项目,有钱也不容易雇到人。

有时就算雇来农民干活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由于干活的都是年龄大的农民,只能让他们干一天就得休息几天不干活。

出现这样现象主要是因为农民干其他工作挣得更多,例如在市政干一天绿化就能挣120元,活也比干种植基地轻松很多。

再加上农业确实利润低,特别是承包土地的种植基地的利润更低,很多种植基地无法支付更高的工资,他们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所以在种植基地打工的农民的积极性并不高。

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对于农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解决问题其实办法很简单,就是在农村建设适合的工厂。

最理想的生活,不就是钱多事少离家近吗?

这种事,因为投入大,也要动脑子,还要考虑市场,除了政府动手,也就是林昭这种资本家才敢玩。

林双手机一亮,来了一条消息

两个提案邀请自己点评,主提案人是丽菲。

提案之一:在合适的地方多挖水塘和水渠。

提案之二:把居住小区的围墙改成笼墙生态体。

“这个丽菲,还真的是聪明....”

林双往下翻,直到看完两个提案,心中暗暗吃惊。

唐古丽菲的第一个提案说到,她想让人在很多缺水的地方提前开挖塘渠系统,这样如果出现雨量丰富的情况,就可以把水留住而不是平白流走,又水土流失,下游又可能出现洪灾。

第二个提案,丽菲想改造现在的围墙。

现在的墙只是墙,如农业园那样,在墙两边像建房子一样搭格子架,配套上合适的作物,可以把流浪动物放进去养,由围墙所属的物业居民自发管理。

不但有文字,还有图。

手机响起。

“丽菲,我看到了,很好....是初步方案吗?”

没过一会,唐古丽菲兴奋跑过来:“怎么样?”

“很好很好,我可以夸一万遍,然后呢?”

“然后就等啊,这只是初步方案,还要把所有细节都考虑到,然后要做设计,把需要的材料做出来,再挑些地方做试点,”

唐古丽菲转身跑开,“我去找昭姨要钱。”

“我也有钱的。”

林双喊了句,只得到一个背影,无奈坐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