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超级科技大亨 > 第241章 非洲农业不发达

超级科技大亨 第241章 非洲农业不发达

作者:驾雾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01:30:34 来源:笔趣阁

第二、三天他们都在领略自然风情。

途中组织了户外打猎和野餐活动,打猎数量都是根据专业人员统计后,得出的不影响生态平衡数值,比如今年可以猎杀一头离群的雄狮,一头衰老的母狮;可以猎杀十几头瞪羚,少量的鹿。

私人包场的打猎、野餐,这种生活非常惬意。途中再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取下车上的烧烤工具,男人们开宰猎物,女人们准备材料,孩子们也同样要自己动手,培养自主和合作的能力。

一切都有意义的进行着,第四天孟谦跟泰格乘短程喷气机前往首都,处理他正式成为酋长的事情。安塔那那利佛倒不是想象中的破败,它受法国殖民的影响,保留着不少欧洲风格的建筑。

在新建的总统府里,他们见到了总统塞萨尔哈米德。

“祝贺你,塞萨尔!”孟谦微笑着与对方拥抱,“我在路上看到了你给这个国家带来的蓬勃生机。”

“先生过赞了。”哈米德也笑着,看向旁边的泰格:“斯通先生!”

“马尔加什将会得益于你现在的决策。”泰格也跟他拥抱,寒暄一会儿,再谈谈经济、投资的问题。

孟谦和斯通家族在当地,拥有六家外资企业,从事矿藏、宝石、石油等等领域,是这个国家的经济支柱,起码占据gdp的70%。哈米德是受过西方教育的,自然清楚要讨好投资方。

哈米德也是个有长远计划的人,他想要依靠现有优势:资源。带动其它领域的发展,农业、轻工业,旅游等。他展示和分享了很多规划,希望能吸引到更多投资商,或者是国有的投资。

“别着急伙计,我们会给你提供一定的助力。”泰格也给了哈米德希望,尽管他只是奔着当地资源来。

但对于百废俱兴的国度,任何一项投资都能带动多领域发展。哈米德学过经济,懂得去利用机会。

谈完这些,泰格再说第二件事:“孟先生对当地的发展有投资和计划,所以我举荐他成为当地酋长。”

“非常欢迎你。孟先生!”哈米德看向他。

泰格的助手把电脑拿上来:“我划出了他承包的领地范围,主要在西北部沿海一带,大约10万平方公里。”

“现在就可以帮你们处理土地和头衔的手续。”哈米德也清楚他们的目的,当即叫来国土资源部的官员。

他们拟定一份土地售卖的协议,领土属于国家。领地属于孟谦,但需要缴纳税费,商定土地价值的评估方式——它并不是永远1000万美元。一旦发现金矿、或者成立城市,土地价值自然会升高。

当然土地值钱,第一受益者还是持有它的酋长。

孟谦对协议没异议,签下自己的大名,然后再签酋长身份的文件。最后由总统和大酋长——也就是哈米德和泰格,给他颁发证书。整个仪式在总统以及秘书处和少量官员的见证下进行。

孟谦拿着证书面对镜头,就这么成为光荣的酋长。

而且还多出了一个国籍……不过马尔加什的护照没什么含金量,即便他拿的是外交护照也一样。护照强弱还得看国际影响力。等它什么时候发展起来,有能力之后,外交护照才值钱。

之后,在哈米德邀请下,他们去参观城市。

主要是商业区的参观,看看当地的发展潜力;再去学校瞧瞧,当地也有大学,只是条件很一般,孟谦大发善心的决定捐赠五十万美元,帮助提高当地教育;而校方给了他荣誉学士头衔。

混了个大善人的名头。再转去郊外,参观一下他们的农业、畜牧经济,要说孟谦的感受,就一句话形容:非洲农业不发达。

这里确实还很落后。保持着原始的农耕,甚至其它地区的人,仍延续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

温饱还是这个国家的主要问题。

“为什么不发动更多人从事农业生产?”孟谦途中就有疑问,明明有土地、也有资源,又不像隔壁非洲大陆的恶劣条件。

“这关系到习惯、政治和经济等多方面。”哈米德当然清楚首要发展什么最好,但现实的麻烦非常多。

非洲人的教育程度底导致习性懒惰。见识短;世界大国的政治博弈,并不希望见到崛起的非洲(如南非的例子);非洲内部的战乱,也让农业发展断断续续;经济上的短板,更是难以发展。

“你们还有太多需要改变和提高的地方。”这是孟谦的最后结论,没有实力就永远找不到前途。没有实力的非洲,永远只能被大国忽悠,培养为各自势力的后院,等将来某一天被利用。

结束参观后,当地唯一一家电视台播报了这系列事情,总统陪同着两个对国内经济影响重大的外国人,决定着投资企业,国家发展的未来。虽然获得了一定的尊敬和认识度,但人们更关心吃饱。

孟谦回来后也在考虑这些问题。

其实不光是非洲,哪怕中国、印度这些农业大国,都会面临这种问题——人口越来越多,消耗越来越大。

全世界仍然有35%的人处在温饱线之下,若全体人类取平均值,人类只达到了“六分饱”,但消耗愈加严重。

据统计,全球畜牧生产占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8%,畜牧生产占用全球三分之一的可耕地资源和十分之一的水。

基于全体人类角度,这已经不是非洲人民的问题,而是随着全球人口增多,全世界——包括发达国家都得面对的负担。

能不能有一种更好的解决方式呢?

孟谦有各种先进技术,想要提高作物产量,缩短畜牧养殖时间、成本花费,同时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他的脑袋给了肯定答案。

科技是能够改变这一切的,比如混合多种生物技术的作物,能够让小麦、水稻、玉米更顽强的成长,产量更高;

再比如发展仿生食品。主要是以植物为原料生产仿生肉,植物含量非常高,具有以素代荤的效果;而其口感、烹饪效果和营养价值完全不逊于真肉。

但即便植物对资源的消耗更少,它还是受到时间制约。植物和动物都得花时间来成长,种养的成本也很高,还需要大量耕地和养殖场,以及工人花费。

若能够以其它更快的方式……微生物?

微生物繁殖速度极快,小面积发酵场所就可以大量生产微生物食品。如:500千克微生物24小时可生产1250千克蛋白质,而一头500千克的牛每天只能生产5千克蛋白质。

这么一对比,微生物生产蛋白质,是典型的高产和快速。

如果能够掌握利用蛋白质制造仿生食品的技术,今后人类的温饱问题,将会轻松解决。哪怕是地球发展到150亿人,生存压力也非常小,更是退耕还林,解放更多劳动力的好事。

对人类未来的好处是很明显的。

能够掌握这一技术的人,必将会掌握人类的“饭碗”,这里面的经济效益,也是出奇的高——能够做好事,又能够赚钱,何乐而不为呢?

孟谦回去的路上想了很多,培养微生物制造仿生食品的技术,应该属于“细胞食品技术”,优势很多但很遥远。

它恐怕得未来五十年后才会现实,目前还受制于各方面——成本、材料,大众接受程度等等。

考虑更现实的,他先要利用更贴近现实的技术,投资非洲农业,甚至是亚洲和其它地区,让单位面积产量翻倍。

贴近现实对他来说就意味着很简单,更何况有ai的帮助,他研究出来的时间是……半天。

通过卫星网络,远在美国加州的小v,将它分析的答案传了回来:它带来几种强效的生物肥料;三种结合地球作物特点,基因合成的新型食品。

“效率!”孟谦满意。

接下来他就考虑如何实施了,当然他本人是没太多空闲亲自去做的,他事情还很多——只能成立一家公司,招募愿意从事这方面的,具有热情的人,再与虚拟人物沟通技术,慢慢发展。

孟谦只需要做投资者,将它推向世界即可。(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