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平凡的明穿日子 > 第四百八十四章 冬吟白雪诗

平凡的明穿日子 第四百八十四章 冬吟白雪诗

作者:宁小钗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6:07 来源:笔趣阁

东边徐海等一干子侄老老实实的站着,对个简简单单的酒令十个人倒有八个对不上来。

结果气得徐增福大怒,指着他们骂道:“每月学堂的日常花销就得几百两银子,加上你们的束脩和零花,供你们吃穿笔墨之用,杂七杂八一年到头最少万两白银,放眼天下谁有咱家这般花钱?整整三年了,尔等竟连个诗经都记不住,岂有此理,养你们这群酒囊饭袋还有何用?”

徐庆堂也很生气,侄子一堆堆,侄孙一群群,加在一起也有三四十人了,原本为此非常高兴。凤阳徐家这一支,到了自己手上已经从徐达这边的族谱上杠上开花,分为了魏国公和英国公两支,再不必被人指着说这是徐老国公家的子弟,

自己这一支开花散叶,前来投靠收录的族人已经超过了那边,不求别的,只希望他们能读书有成,光耀门楣!现在倒好,一个个都成了什么样子?难怪儿子从来不关心兄弟侄儿们的学业,敢情一早就知道都是些扶不起来的阿斗。

因此徐庆堂兄弟俩有感于家族文风不盛,纨绔成风,骂了一顿后说道:“回家都去收拾一下,后天随我们启程回老家祭祖,轻车简从不许带一个下人,好生体会体会下外面的艰辛吧。”

徐海和徐溶等没了科举心思的成年人顿时暗暗叫苦,彼此对视一眼,徐溶低声道:“启禀老爷,江哥儿不日即将成亲了,家里总得有人留下帮衬吧。”

徐庆堂觉得有理,就说道:“那你们俩选几个年纪大一些的留下,其余都得去,谁不去就离开徐家好了。”

徐汶在一旁本来很幸灾乐祸,不过也有些伤感,现在他四大皆空。只剩下了母亲相依为命,年纪大了体会到了家族亲人的珍贵。

因此徐汶说道:“孩儿身为长孙,应该随二叔三叔一起回趟老家。”

徐庆堂立时大为欣慰,有预感徐汶和徐淞一样浪子回头金不换,叹道:“正该如此,往事就不说了,等回来后为叔亲自给你挑一门知书达理的媳妇。”

李芳等外姓女婿冷眼旁观,刘智悄声道:“徐汶莫非是转了性子?这是打算重新做人?”

李芳嘲笑道:“他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屡次三心二意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连妻妾儿子都赔进去了。不然现在最少也是个侯爷。”

“管他呢。”刘茂眉飞色舞的道:“今日姑奶奶们一时半会儿的不会回家,咱们不如趁此机会去秦淮河走走,最近各地才女名妓云集,机会难得。”

李芳笑道:“走,徐家训斥子弟关咱们屁事?”

李茂却执意要留下,李芳讥讽道:“随你!今后有事别来求我,去求你半个岳丈吧。”

西边,众女兴致勃勃的询问其详,徐灏感觉加两个字把四大喜变成四大悲。貌似并非只是后世人的发明,可别引出了笑话。

是以徐灏说道:“咱们做一个女儿怕,女儿喜的酒令,也要押韵。如何?”

绿哥第一个说道:“这有何难,女儿怕,失足忽坠秋千架,女儿喜。菱花晨对看梳洗。”

徐灏说道:“不大明白,罚酒一杯。”气得徐绿哥不情不愿的自饮一杯。

徐翠云说道:“女儿怕,两行花烛妆初卸。女儿喜,绣倦停针看燕子。”

徐淞叫道:“花烛是最可喜的,怎么能怕呢?不通不通。”

徐翠云瞪着他说道:“你身为男子懂什么,等会你问问你妻子就晓得了。”

袁氏扑哧一笑,徐淞恍然道:“原来是怕落红的痛,我懂了。”

此言一出,其她人要么低头窃笑,要么轻啐一口,老太君笑骂道:“我还以为这猢狲懂事了,没想到还是小时候的毛糙性子,真真该打。”

徐灏笑着摇头,徐海的妻子钟可姑和二嫂王玄清站在一起,苦于忙着伺候老太君和婆婆们,没工夫加入其中。至于徐淞徐海的几个小妾就更别提了,这时候没有她们插嘴的余地。

徐翠桃轻笑道:“女儿怕,女伴更阑谈鬼怪;女儿喜,妆台侧衅翻经史。”

徐淞承担着彩衣娱亲的责任,嚷道:“第二句我听不大懂。”

徐翠桃气道:“谁让你不好生读书,那你说一个好了。”

“说就说。”徐淞摇头晃脑的道:“女儿怕,肚里私胎九月大。”说完指着徐灏笑道:“女儿喜,嫁个丈夫好像你。”

顷刻间所有人哄堂大笑,徐灏失笑道:“我这尊容不如你,你说反了。”

一番热闹下来,老太君和太太们累了要返家,徐汶和王氏劝了半天不果只得吩咐备车备轿,而徐庆堂和徐增福则兴致高涨,滔滔不绝的厉声训斥,只苦了一干徐家子弟。

徐翠桃虽说时常回娘家,可出门一次毕竟不容易,有些意犹未尽,非要大家陪着去徐妙锦那边聚聚,徐灏点头同意。

前文说过徐妙锦独自住在魏国公府的西北角,独门独院,仅有几房跟随她多年的下人家,不到二十口人。

一群人后巷进入,在二道门下了轿子,徐妙锦闻讯迎了出来,携着徐翠桃和徐翠柳的手往里面走。

进了月亮门,徐翠云边走边点头说道:“这园子布置真是讲究,不愧是出自姑姑的手笔,等我家修园子时,还请姑姑帮着画张图纸。”

徐妙锦不着混迹的看了徐灏一眼,笑道:“到时只管来找我好了,我除了教书也没什么事可做。可叹灏儿连一文工钱都不给,念在孩子们的份上,我也懒得与他计较。”

徐灏笑了笑没说话,大家转过东廊,一艘画舫横在岸边,船舱正面挂着一张新横额,写着“不系舟”三个字,对联一副:由来碧落银河畔;只在芦花浅水边。

徐灏很欣赏姑姑的别具匠心,这船舱就是孩子们的学堂,里面藏书万卷。学习时学堂在池子里荡漾,大概从小时候就要陶冶小一辈的情操,想想侄女的顽皮和儿子的狡猾,就怕对牛弹琴。

画舫前后三层,丫鬟把西北蕉叶门推开,众人进去看了下,对面也是个水榭。

东西南三面环绕比徐汶家要大上数倍的水池,沿岸新修的水磨楠木雕栏,檐下张开碧油大绸的卷篷,垂着白绫飞沿。两边各挂一个小金铃。

下面修了一层护栏,是怕孩子们不慎跌落,池内荷花依然是盛开之际,风吹来一阵扑鼻的清香,大家一起去了水榭里坐下。

因用过饭了,每个人都很悠闲,有寻了地方海棠欲睡,也有闲步散坐的,丫鬟们倚在西廊栏杆说说笑笑。徐翠柳和王玄清看着徐灏垂钓,池中鱼儿或远或近,或浮或沉,出了一会儿神。

水榭的卧室是一张紫檀木的凉榻。挂着水纹的纱帐子,两边飘着锦带,锦带上系着紫萧。

徐翠桃在楼上赞道:“吹笙引凤鸳鸯楼,翩然骑鹤下相语。”

徐妙锦连说不敢当。笑道:“不过这一句转的好,谁来接呢?”

徐翠柳闻言抬头指着两边的丫鬟们,说道:“左右侍女皆倾城。司书天上头衔重;谪居亦在瑶华洞,巫峡羞为神女云。”

徐灏向来对华丽辞藻不感兴趣,继续聚精会神的钓鱼。

徐妙锦说道:“上句好,下句也提得起,谁来接?”

徐绿哥一向不善诗词,而徐翠云嫁为人妇早没了少女时的清雅,都没了吟诗作对的心境。

正在这时,拜师学艺的沐青霜冒出了来,叫道:“我来接。”她满脑子的诗词,顺口说道:“广寒曾入霓裳梦,西山日落海生波。此时我醉群花酿,欲托微波转惆怅。”

徐灏觉得很是蛋疼,明显是一群贵女在为赋新词强说愁嘛,比起表姐作的田园诗境界差得远了。

偏偏她们兴高采烈的投入其中,你一句朱颜不借丹砂红,她一句银屏却倩青鸟通,还自得其乐的品评上句关键有力,下句跌宕有致,自夸自赞个不停。

说了半天,最后徐妙锦以一句愿祝人天莫分手,好把名花下玉京准备收尾了。

沐青霜苦思道:“这结局倒不容易,要结得通篇才好呢,可惜我姐不在这儿。

其她人也都在苦思,都想来一句最完美的结局。徐灏见状不屑的道:“有什么难的?共依红墙看北斗,如何?”

“好!”众人齐声喝彩,徐灏愕然道:“不带这么拍马屁的啊!咱们有一说一。”

徐妙锦捧腹道:“确实是结得有力,大概你就等着最后了吧。”

徐灏老脸一红,说实话这半天就憋出了这一句来,他本来就不擅长作诗,何况是此种闺阁的华丽风格。

沐青霜仔细看了一遍丫鬟写下来的诗稿,笑道:“竟是一气呵成,不见联缀痕迹。今日一叙真令人心畅!也让我对比试多了几分信心。”

徐灏却摇头道:“我劝你别去了,听闻各地最有名的才女齐聚京城,其中有几个青楼名妓,都是罕见的人才。”

沐青霜不服气的道:“你说一个人的大作,让我们拜读下。”

徐灏回忆着喝酒时听来的,说道:“有扬州来的虞美人姓颜,字小凤,年十七岁,据说姿容妙曼,妍若无骨,丰若有余,善饮。

诗曰:衣香花气两氤氲,妙带三分宿醉醺。

记得郁金堂下饮,酒痕翻遍石榴裙。”

“还有杭州的梧仙子刘秋痕,年十八岁,其人秋波流意,弱态生姿,善昆曲,尤喜宛转凄楚之音。人称酒酣耳热笑语杂沓之际,听梧仙奏上一曲,顷刻间会令人悄然。

诗曰:生来娇小困风尘,未解欢愉但解颦。

记否采春江上住,懊依能唱是前身。”

沐青霜撇了撇嘴,酸溜溜的道:“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感叹自身际遇,博取同情而已。”

徐灏大笑道:“对头!想你身世优越,又何必和人家苦命女子争锋呢?”

被徐灏这么一搅合,沐青霜的雄心壮志不免熄了三分,犹豫着是否该去参加比试。而徐家女人们大多嫁人生子,参不参加盛会都无关紧要,到时去见识下也就是了。

京城已经有好事之人做了个天下群芳谱,初步选出了十大美人,有小序和每个人的详细介绍以及诗作,手抄本一时间洛阳纸贵。

好好的文坛盛世似乎有沦为青楼比美的倾向,所以徐灏才不赞成青霜出头,即使没有歧视名妓的意思,可青霜岂能和她们混为一谈?

看着青霜闷闷不乐的模样,徐灏感慨的道:“人生最好,一无所知;若有知识,便是大痴。”(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