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好相公 > 第1058章 秀才举人

大唐好相公 第1058章 秀才举人

作者:古沐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2:08 来源:笔趣阁

“最近发生的事情,难道不是因为两个滞留长安城的人闹出来的吗?”

秦天并没有多做解释,就只是说了这么一句话。

而他这句话说完之后,整个大殿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句话其实是有毛病的,不过秦天偷换了概念,朝中的这些人却也找不出可以反驳的理由来。

毕竟,最近长安城发生的事情,就是因为两个滞留长安的人闹出来的,那么根源找到了,要解决问题,自然也要从根源处着手。

整件事情,大体看来是有点问题的,可单独来分析的时候,又找不到任何的问题。

大家瞪着秦天,觉得秦天真是太狡诈了。

而就在大家都安静下来后,秦天才又继续说道:“圣上,不管怎么说,读书人不事生产,长久滞留长安城绝非什么好事,而且,将科举每年一考改成三年一考,对于选拔人才也更有好处,所以还请圣上准许。”

此时的李世民自然是想要准许的,不过,秦天这么说了一句之后,朝中就又有人站了出来。

“秦大人,读书人滞留长安这事我就不说了,你说把科举一年一考改成三年一考有好处,请问,好处何来?”

这名官员怒视秦天,其他人也都把目光投了过来。

“就是,三年一考,根本就没有什么好处,三年时间,我大唐只怕要出现人才空缺了。”

“没错,我大唐无人可用,你说怎么办?”

大家顿时又活跃起来,秦天这里,却是淡然一笑,道:“真正的人才,考一次就能够考上,考不上的,下一年让他们继续考,还是没有多大的进步,滞留长安城,也不利于他们的学习,换成三年一考后,他们就可以回家潜心学习了,若是有进步,自然能够考上。”

说到这里,秦天又道:“圣上,虽说是三年一考,但也不是说他们平时就不考了,我们可以把考上下发到各州县去,各县,每一年一考,考官选拔出来的人,可以授予秀才的称号,拥有了秀才的称号,就可以参加下一年的州试了,在州试获得提拔的,可以授予举人的称号,举人一般来说就可以做官了,而第三年的时候,举人可以来京城进行春试,考中了,才成为进士,如此他们不用每年都跑长安城来,而且还可以知道自己学习的成绩如何,这样岂不是方便了大家,也可以为我们大唐减少一些压力,提拔一些人才?”

考生在自己的州县就可以考生,自然可以省很多麻烦,而且通过州县的考试,可以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实力,这样也好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只有举人能够进京考试,长安城的春试人数就会少一些,这样对于朝廷,对于监考官什么来说,都减轻了压力。

秦天这样说完之后,朝中群臣顿时又议论纷纷起来,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有人赞同了,当然,也有人是反对的。

“我觉得秦大人的这个办法可行啊,这样细分下去之后,人才就是人才,州县的考试出类拔萃,来到京城之后也肯定出类拔萃啊。”

“不错,不错,而且减少了一些没本事的读书人来长安城,可以省事很多。”

“呸,这简直就是在耽误那些读书人,有的人聪明,一年之内就进步神速,你让他等三年,这不是在耗费别人的时间和青春吗,三年时间,他可以为朝廷做很多事情了。”

“就是,就是,有的人春试考试的时候,因为紧张没有写好,但他有可能是有真才实学的,这样的人你让他等三年,是不是太残忍了一些?”

朝堂之上,支持的和反对的吵来吵去,谁也说服不了谁,相比较下,此时的秦天反而平静了下来,任由这两拨人争吵个不休。

李世民这里,则再一次惊叹起来。

他没有想到秦天不仅想出了把科举制度一年一考改成三年一考,而且还提出了秀才和举人的概念,这样的概念,可以让那些读书人每年都在考试,每年都知道自己的水平,这样等他们进京赶考的时候,就又是一种情况,人才可以说最大限度的被收罗了起来啊。

而且,各地方都可以考试,那么这些人进京之后,那个地方的人考中进士的多,那个地方的官员就有面子,就有政绩啊,如此,官员为了政绩,肯定是会大力推广教育事业,而且只要这些人有能力,不管富贵贫贱,那些地方官应该都会大力的支持他们读书的吧?

读书的人多了,那些世家权贵的势力,肯定是要弱一些的。

想到这些之后,李世民越发兴奋起来。

秦天的这个办法,可以说是解决了好几个问题。

不过,看到朝中仍旧有很多人反对,李世民倒是有点犹豫,没有立马下决定,而且,这件事情影响到的读书人太多了,他觉得还是要看看那些读书人的反应才行,如果贸然就这样决定,万一后果无法控制,那可就要坏事了。

所以,朝中群臣这样说着的时候,李世民也只是任由他们双方不停的争吵,等他们争吵的差不多了,才终于开口道:“好了,此事以后再议,今天就退朝吧。”

群臣退去,长安城的雪还在纷纷扬扬的下着。

秦天刚走出大殿,就被一名太监给叫住了。

“小公爷,圣上宣你去御书房。”

听到这个,秦天笑了笑,点头应了下来。

御书房温暖如春,秦天进来之后连忙问道:“圣上,不知宣臣所为何事?”

李世民眯着眼看了看秦天,道:“你小子,还真是精明的很啊,你做这件事情,是不是因为杜如晦啊?”

秦天道:“什么事情都瞒不过圣上,不过,臣做此事,倒也不是为了杜大人,杜大人想到了此事,臣觉得对朝廷来说的确是有好处的,所以就给做了,就是不知道圣上什么意思,同意还是不同意。”

“朕是同意的,不过这事你想要办成却不容易,所以接下来的事情,你可要考虑清楚了。”

秦天颔首,他自然明白李世民这句话里的意思是什么,得罪了读书人啊,这事是好办的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