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哈利波特之晨光 > 第九章 game changer

哈利波特之晨光 第九章 game changer

作者:金吾不禁夜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11-24 02:19:57 来源:笔趣阁

“那个吸血鬼,他疯了吗?”回到威尼斯的住处后,西弗勒斯在关上门后说。

“什么?”波莫纳困惑地问。

“也难怪,他在麻瓜世界呆了那么久。”他用一种讽刺的口吻说。

波莫纳还是没弄明白他在说什么,不过她已经很累了,现在只想脱了衣服上床休息。

那个麻瓜女孩改造的古董裙子很好看,就是拉链有点不好拉,就在她费力勾背上的锁头时,西弗勒斯走了过来,帮了她一个小忙。

可是他并没有走开,而是凑到了她的脖子边嗅了半天,好像她是种散发着诱人气味的食物。

“我很累了。”她提醒着他。

“那个吸血鬼把自己和神作类比。”西弗勒斯在她耳畔低语着“而且还想把我们给扯上。”

她其实没有那么认真在听,闭着眼睛靠在他的怀里。

“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西弗勒斯搂着她微微晃动,像是在跳舞。

她好像有点明白他在说什么了。

有太多人崇拜吸血鬼,觉得他们可以和永生的神灵一样永葆青春。

可是神是不朽的,吸血鬼也有被杀死的办法,他们也是有朽的。

吸血鬼乔万尼活在美梦似的幻觉里,忽略了一些事,麻瓜已经开始抛弃他们,追求别的永生方式,因为他们已经从梦中“醒来”,知道吸血鬼不会将永生的力量分给他们了。

希腊语Eudaimonia在英文里经常被翻译为“幸福”,柏拉图则认为这个词描述的是“完美的、不朽的自我”,人在成长和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回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调整自我,并且在他人的视线中确立“自我的观念”。

在加缪的戏剧中,密室里没有镜子,所有密室里的人都需要通过别人视线来感觉自己。

他们即不能独处,这样他们就可以不受他人的视线约束,从那个地狱里解脱了,也无法从别人身上得到自己想要的。

而乔万尼一旦从那个虚无的梦里醒来,就会掉入地狱里,吸血鬼不是被囚禁在永远享乐和幸福之中的泰坦,与世隔绝得隐居,只是乔万尼目前还不像其他吸血鬼,为了支付账单而出租自己的城堡。

有时巫师也不会那么清醒,波莫纳刚才听到乔万尼的比喻时就完全没朝着这个方向想过。

“我们上床去吧。”他在她耳畔说。

她没有迟疑地答应了。

尽管此时天空已经有些发白,已经不能说是晚上了。

乔治安娜捧着蛋糕独自行走在贡比涅的宫殿里。

其实这里也不是处处都和凡尔赛一样金碧辉煌,许多地方使用的是新古典主义装潢,上次举行宴会的“餐厅”其实是舞厅。

拿破仑也没有住在国王套房里,据说是因为“他讨厌别人住过的地方”,他的卧室在书房的隔壁,只要从卧室出来他就能到书房办公了。

只是这样在地图厅等候的大臣们就需要穿过他的卧室才能去书房了,她觉得这样的动线很不合理,卧室该是更**的地方,该书房在外,卧室在里才对。

但只要想起繁琐的起床礼,或许这样的安排有其合理之处。

接着她抬起头看着墙上的装饰品,它们都是从路易十五的房间里搬出来的,不论是油画还是挂毯都是描绘的他狩猎的场面。

Eudaimonia在伊壁鸠鲁学派的理解是形容来自某个神灵的关照,就像那人幸福地如同某个神灵的“宠儿”。

拉斐尔在梵蒂冈的《雅典学院》里描绘了伊壁鸠鲁,不过是在一个很隐秘的位置,在一个柱子的后面,还被书本和常春藤给挡住了,画的还是个侧脸。

他的理论很容易被误解,好生活是一系列值得回忆的快乐,就像挂在贡比涅的这些画。

然而对于人类来说狩猎是快乐的,被狩猎的动物们可不那么觉得。底层人活得不如贵族的狗,即便不像某些宠物犬可以佩戴珠宝,至少也不用担心吃饭和居住,还有人专门照料。

眼不见、心不烦就会永远保持快乐,快乐“应该”是无休止的饮宴和狂欢,记录贵族们餐饮的油画中,宾客们看着总是那么欢乐自在,不见繁琐的礼仪。

理解伊壁鸠鲁要每天都想到死,一次次地面对痛苦和死亡,这种生活确实会让人感到压抑,并且不能帮助人更好地生活。

大多数人都宁愿不去想死这个概念,因为死亡对大多数人是陌生的,不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都会哀悼死者,却拒绝提醒自己生命有限。

小孩子说“死”会被大人揍,或者至少不像皇帝的新衣里那样哈哈大笑。然而死亡对黑死病蔓延期间对人来说是生命的一部分,死亡已经变成生命的一部分了,谁也不知道死亡和晚餐哪个更先到来。

这种情况下人有不同的选择,是带着快乐生活,把每一天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在有可能的时候去享受,因为明天不确定,还是希望早点上天堂,享受“来世”的快乐。

伏地魔统治期间的魔法世界充满了绝望和恐惧,韦斯莱把戏店依旧开门营业,他们给人们带来了快乐。

面对恐惧,有人选择屈服,也有人大声嘲笑,对博格特念“滑稽滑稽”。

当我们没有快乐,只有痛苦时,也只有在那时才需要快乐。

Mementomori,凡人皆有一死。

伊壁鸠鲁觉得,死亡与我们无关,因为当身体消解成构成它的元素后就没有感觉了,而没有感觉的东西与我们无关。

第一次伏地魔失败,尸体不见踪影,阿瓦达索命咒可没有消隐咒的能力。

恒星也是会死亡的,以前波莫纳拿着爆米花,无法将它和自己联系在一起,有一天她自己死了,身体也会分解成“肥料”,让植物长得旺盛。

16世纪的时候很流行对话类的文学,有一本书是如此写的:

A:畏死是理性的,因为即便死后我感觉不到痛苦和欢乐,可一旦死了,我就感觉不到生活的美好。

E:当你死时,你不会遗失任何东西,因为已经不存在可能遗失任何东西的你了。

A:可是当我死时,就不会再拥有快乐,我死得越早,我拥有的快乐就越少,如果我80岁死了,就比20岁拥有更多快乐,如果我不会死,我就拥有比会死更多的快乐。

E:如果用计算来衡量限度的话,无限时间和有限时间包含同样多的快乐,当一种快乐很完美时,那么扩展它也不会更完美。

A:假设我面临即将到来的死亡,而且我发现我的生活是一场失败,死亡就要到来,而我对之又无可作为,那我对未来没有任何安排可言,这就是死亡恐怖的原因,即便死后不会害怕任何东西,死亡也会取消任何矫正的可能,死亡是没有未来的,死亡砍掉了一切可能性。

E:摆脱那些被诸神或其他废话带来的错误意见,那些事实上侵扰你的东西。

斯多噶主义最著名的标志就是对无法控制的事情不要去胡思乱想,就像一个人手持弓箭,他射中与不中不是自己控制的,有可能是一阵风,就将箭吹飞了。

周围的观众会发出嘘声,这样的成绩当然无法取得冠军。

按照霍布斯在利维坦里的描述,国家法律正像游戏规则一样,参加的人全部“同意”对每个人来说都不是不公正的。

伏地魔强势的时候没人敢反抗,他没有力量了,食死徒就被欺压地很惨,包括斯莱特林的贡献都被遗忘了。

而且倘若这个游戏规则只对一个人有利,只有他一个人赢,其他人都是输家,那么这个游戏就他一个人觉得有意思,其他玩家都巴不得这个游戏早点结束。

乔治安娜没有在书房找到波拿巴,副官告诉她,他正和其他人在游戏室内打台球。

这等于是说她白跑了那么远,本来她的房间距离游戏室就很近。

然后她又倒了回去,中途她路过了一个厅,里面什么家具都没有布置,因此那唯一的雕塑格外醒目。

那是一个美丽的少女,怀里抱着一条大蛇,好像用自己的体温让蛇冻僵的身体暖和起来。

她不知道这条蛇苏醒后会不会咬少女,毕竟在蛇的眼里农夫和美女是没有区别的。

然后她继续往前走着,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是在德谟克利特的基础上发展的。原子不论是最轻的还是最重的,在虚空中都以同一的速度直线降落,但由于自身的原因“偏离”原来的轨迹,因而与其他原子碰撞产生万物。

伊壁鸠鲁没有说这种“自由行为”是源自“自由意志”还是别的因素,然而这种撞击产生的不确定性使得行动者无法控制,使整体结构以未曾预料的方向改变,虽然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偏离”由行动者提供的初始向量是在其控制范围内的。

“哐啷”。

当乔治安娜来到游戏室时,又一局台球游戏开始了。

陪第一执政玩的人不多,不像国王周围总是里三层外三层的,一楼还有富余的空间搭建舞台,表演魔术、戏剧和音乐会。

游戏室其余的人察觉到乔治安娜出现,都默默离开了。

最后只剩下他们两个。

“你想干什么?”他看到她手里端着的蛋糕,明知故问一样问。

“教我打台球。”她把蛋糕放在一旁的桌上。

“蛋糕不是给我吃的?”他调笑一样说。

“你饿吗?”她问。

他没纠结这个话题,让她过来,手把手地教她怎么打台球。

这时她忽然想起了一个问题,同性质的原子更容易相互融合,这是和磁极相反的。

她要怎么让两个同样火属性的珠子分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