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明 > 第二千二百三十四章 大朝会(七)

汉明 第二千二百三十四章 大朝会(七)

作者:八无和尚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3:48:34 来源:笔趣阁

譬如马士英,他就在笑,笑得应当应份,他没降,不但没降,他还在四明山一带聚众反清!譬如冒襄,虽然他没有象夏完淳、马士英等那样举旗反清,可他选择了回家归隐,数次面对清廷征辟,即一口回绝。

再譬如,殿中半数以上的官员,都在低着头,偷偷地笑。

不是他们不敢公然笑,实在是这是奉天殿,皇帝坐着呢,岂敢肆意大笑?

这叫为臣之道,须讲礼!

这半数据以上的官员,此时胸口还激荡的。

是啊,应天府收复已有五年之久,朝廷更迭了三次,虽说许多人心里确实对吴王有非议,认为吴争强臣压主,太过跋扈,但他们同样认可吴争力挽狂澜、收复失地的丰功伟业。

与之相反的是,这个朝廷,让他们胸口郁闷。

因为有无数的官员,是留守官员,也就是说,开始是明臣,然后是清臣,如今,又成了明臣,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前面说了,冒襄敢于屡次拒绝清廷的征辟,马士英敢于潜逃四明山聚众反清,而他们,也没有降,降,对于当时而言,就可保命、保全家人安全。

这两方阵营的官员,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有人是二臣,有人则不是,他们是不事二主的忠臣!

这很重要!

可建兴朝三朝更迭,皇帝都换了,唯独这些留守的官员没有换,他们官居原职,甚至一飞冲天。

如何令人信服,如何令人心服,又如何令人口服?

让人痛心的是,这些二臣官居高位,串连结党,俨然与不降的官员经纬分明,并予以打压。

最无奈的人,对于权力倾轧,这些忠臣虽说人数相对较多,且全然不是那些二臣的对手,君子可欺之以方嘛。

憋屈啊!

吴争也看到了他们在笑,哪怕他们低着头偷笑,所以吴争也在笑。

吴争与他们不同,笑得很放肆,因为吴争觉得,八年之后,他和他们都有资格,当众哈哈大笑。

“为何不放开了笑?”吴争大声道,“你们有资格笑,在他们面前,尽可放声而笑!”

先是一片死寂,而后哄然暴发,奉天殿,大明朝建都以来,第一次,有了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豪放的笑声。

许多人笑着笑着就流泪了。

数年间的憋屈,终于渲汇出来。

笑声洗涤着人的心灵的同时,让人心不由自主地在向吴王靠近。

皇座上的朱辰妤,内心是复杂的。

她既为吴争感到高兴,又不免得有些酸楚和遗憾。

但她同样知道,结局,是一样的。

笑声方兴未艾,如同一把把令人无处藏身的利刀,剥开了所有在场,那些二臣的可怜、可怖、可恨且无耻的嘴脸。

因为二臣们无法滥竽充数,他们也想笑来着,可就是笑不出来,他们张嘴,喉咙发出“卡卡”声,那声音真得比哭还难听。

很多人不敢笑,譬如在吴争面前趴俯着的张王治和杜登春。

他们不但不敢笑,还怕得簌簌发抖,不可自禁。

人很奇怪,或许很多时候预感不到洪福齐天,但却能预感到末日来临。

而这时,已经不需要张王治和杜登春预感了,因为吴争已经走到他们的面前。

“张王治。”

“臣……臣在,恭聆……议政王殿下训示!”

“礼部尚书马士英,可是奸倿?”

笑声忽止,所有人,包括马士英,紧张地倾听起来。

倒不是说张王治能为他盖棺定论,而是,来自于敌人的评价,才是自己最大的认可。

而众多官员们,心里想的,是此刻之后,朝堂的风向,他们,需要为自己日后,做些准备了。

张王治闻听之后,在短短的惊讶之后,做出了一个举动,他“呯呯”地向吴争磕头,“……殿下,殿下说马相是忠臣,那马相就是忠臣……臣是被猪油蒙了心了……请殿下恕臣妄议之罪。”

吴争冷哼一声,很不满意,“孤是在问你,别让孤再问一次!”

“是……臣该死……臣以为,马相是忠臣,是我朝柱栋之臣!”

一片“嗤”声响起。

要知道,大明朝的官,特别是自诩为清流的东林党、复社成员,皆以攻讦皇帝为至高荣耀,以为弹劾而弹劾为己任,有道是宁可错而站着死,不可认错坐着生,这就是大明官员自诩的“风骨”。

骂一骂皇帝,四海扬名,挨几下廷杖,从此横行天下。

而象张王治这种没有“风骨”的哈巴狗,自今日起,怕是再无颜面见人了。

吴争不置可否,慢慢转向杜登春,还没问话,杜登春已经在“呯呯”地磕头了。

几下磕下来,额头红肿了。

这还不算,杜登春跪行几步,移至冒襄、马士英面前,痛哭流涕道,“首辅大人,马相……下官只是一念之差……一失足成千古恨哪……求二位大人,看在同殿为臣的份上,替下官向殿下求个情……饶恕罪臣一次……就一次!”

那悲凄的嘴脸,着实令人生起恻隐之心。

饶是象冒襄、马士英这种已经磨练成人精的角色,也忍不住有些意动。

“殿下……要不……?”冒襄迟疑着,倒不是真想替杜登春求情来着,而是他认为,在今日或者今日之后,吴王将正面面对登基为帝的大事,这个节骨眼上,赦免罪臣,扬宽宏、仁义之名,才是最迫切需要的。

“首辅莫非忘记吕奉先是怎么死的?”吴争毫不客气地轻斥道。

在这个朝堂上,恐怕除了皇帝,也就是吴王才有资格如此喝斥当朝首辅了。

冒襄自然不是个蠢物,他闻听之后,立即闭上了嘴,心里浮现四个字——除恶务尽!

马士英也迅速领会过来,他啐了杜登春一口,恨声道:“因果……报应……来世投胎,别忘记做一个从一而终之人!”

清儿已经救出,吴争不想再拖延,大声问道,“刑部尚书何在?”

徐孚远一脸木然地出列,“臣在。”

“当殿诋毁、污陷首辅、内阁大臣,该当何罪?”

徐孚远微微低头道:“当杖五十,流三千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