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三七八章 投效都督何其晚矣

晋末多少事 第一三七八章 投效都督何其晚矣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6 03:32:04 来源:笔趣阁

“期望这是最后的动荡了,尽快平定北方,也是好事,免得此次乱起,又不知道几年兵戈,几年血火。”荀羡悠悠说道。

谢万摇了摇头:

“这大概是北方最后的战事了。”

潜台词自然是,以后无论是朝廷继续北上还是杜英南下,中间仍然还少不了一场大碰撞。

荀羡打量着谢万,欲言又止。

显然他想问,谢万以及整个谢家,在未来的这一场冲突之中又会扮演什么角色?

这天下最大的骑墙派,可就是谢家了,能够在两边都骑到被委以重任,也的确是人家的本事。

上一个达成此成就的大概都要追溯到汉末的诸葛家了,奈何诸葛家当时把三个鸡蛋放在三个篮子里,三个篮子全部都翻了,也令人唏嘘。

而谢家如果一直这样站在两边的话,就算是王谢世家那边仍然听从于谢安的指挥,而杜英这边也因为谢道韫的缘故不会直接将谢家排挤出关中,但是谢家恐怕在关中也很难跻身核心。

谢万轻笑一声,好似已经看出来了他的心思一样,笑道:

“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职也。都督不会因为谢家身在两边就会认为余或者阿兄怀有异心。

当然了,都督对三兄也一向颇为重视,实不相瞒,都督还在关中的时候就已经把三兄看作是未来的威胁和敌手。”

“还在关中之时······”荀羡愣了愣,一时间甚至觉得难以置信。

根据他的了解,那个时候的杜英,好像还是桓温手下的一个小将领,不但没有什么名望,而且还不算是桓温的嫡系麾下,桓温想要重用提拔他,大概也只是因为杜英算是关中本地的代表,桓温既然入驻关中,总不可能还一味的打压本地人而已吧。

杜英从桓温和王羲之之间的斗争中渔翁得利,算是后话了。

如此说来的话,杜英的目光,的确长远的可怕,绝对算得上走一步、看三步了,这让荀羡有一种手足无措的感觉,因为这岂不是意味着自己,乃至于整个天下所有势力,有可能一开始就都在杜英的谋算之中?

杜仲渊不知道通过什么手段,管窥天下,观测着天下的风吹草动,也记录着不同势力的摇摆取舍。

荀羡本人并没有什么左右横跳的黑历史,但是就算心里没鬼,联想到自己早就已经成为棋盘上的一枚棋子,还是难免背后发凉。

这种人,大概也只能用“妖孽”来评价之了。

谢万轻笑道:

“正因一切都在杜都督的盘算之中,所以他既然还愿意重用阿兄与我,甚至我那阿元贤侄,更是杜都督的贤内助,那么他必然已经有了对如何安排谢家的算计,并且也不会真的用完就丢到一边。”

“为何会这么说?”荀羡好奇的问道,“就这般笃定?”

谢万点头:

“在这方面,余素来相信阿兄的判断。”

荀羡了然,谢奕是一等一的重情重义,相同的人自然和他臭味相投,而那些虚伪、暗藏祸心的人,则让谢奕一向敬而远之。

既然谢奕会对杜英如此信任,那么荀羡还是相信的。

谢大兄在别的方面没有什么长处,但是在看一个人的赤子之心有或无上,仿佛有一种天赋一样。

“如此说来,我等其实早就已经在仲渊,不,杜都督手掌心中了,无论如何翻跟头,都翻不出去?”荀羡喃喃叹道。

谢万拍了拍他的肩膀:

“都督坐在最高的那个位置上,这已经是必然了。大司马或者我家三兄也只能延缓朝廷的灭亡罢了,其实他们心中又何尝感受不到这一点呢?

毕竟都督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具有绝对的优势。不说别的,单单就是年轻这一点,就已经胜过朝堂上衮衮诸公太多。”

一个年轻的、有革新勇气的、能打仗的都督,显然天然的在人才争夺、天下声望养成方面具有优势,更何况杜英显然也不是纸上谈兵的人。

这一刹那,荀羡也已经明白过来了谢家的选择。

在大方向上,谢家已经倒向关中了。

谢安就像是谢家留的后手而已,显然现在多半已经不打算指望这后手了。

杜英明白这一点,所以他选择对谢家无条件信任。

谢家也会全力回报之。

“余投效都督何其晚矣。”荀羡叹了一口气,有些后悔自己在此之前非得要端着架子,和杜英平起平坐。

现在想一想,一时的口舌之快,恐怕有可能直接耽误到了荀家未来在朝堂上的座次。

谢万宽慰道:

“只要愿意,什么时候都不算晚,尤其是对令则而言。

杜都督现在显然还是对令则寄以厚望的,否则也不会在整个东部商路的建设中,将青州规划为重点,且甚至为了现在就帮着令则提振青州民生,还要冒险开辟海路。

另外,都督其实也为令则指明方向矣。”

“愿闻其详!”荀羡眼前一亮。

“要不是看在你我旧日情谊的份儿上,余可不愿意说。”谢万犹犹豫豫的说道,“现在青州商路,向北连渤海,向南通吴越。

那渤海世家,远离中原、为虎作伥,如今是什么心思想法,尚且不得知。但在南方,吴郡世家和青徐世家也都是新投靠都督的。

同时,都督已经把两淮水师的人也调往这条商路,负责的人正是之前带着水师投效都督的刘牢之。

所以都督的想法······”

谢万收住声音,给了荀羡一个“你自己揣摩”的眼神。

荀羡恍然。

这是要让新投靠的势力们相互之间能够建立联系。

一方面,他们之间可以相互弥补彼此的缺漏,一起发财,而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抱团取暖,一起抗衡在关中实力强悍的都督府元从派系,避免直接被这些先前投靠杜英的人打压、剥削。

荀羡不由得感叹一声:“其实都督只是在其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谢万啧啧两声:

“若没有都督穿针引线,你们彼此之前可想得到?又相互信得过么?”

荀羡一时默然,却也等于回答了谢万的问题。

谢万接着笑道:

“所以啊,人家是都督,以后还要更进一步的。而我等是下属,未来是臣子。

只要遵循着都督划定的路来走,水涨船高,指日可待,若是非得要动一些‘他行,我也行’的歪心思······哼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