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四六九章 各有所需

晋末多少事 第一四六九章 各有所需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6 03:32:04 来源:笔趣阁

若是杜英允诺江左世家能够和关中新政并存,最终形成类似于诸如西汉时期郡国并行的制度——世家自家掌控土地和百姓,岂不就是一个国中之国?

那恐怕江左的世家们早就已经没有什么斗志了,跟着谁混不是混,现在投了关中为时不晚!

但是很显然,杜英在江左摆出的态度,也只是允诺世家能够缓一缓,慢慢的消化掉关中新政带给世家制度的影响,慢慢的接受在关中新政所构筑的体系下,他们身份和地位的改变而已。

杜英可从来没有说过允许世家的长久存在,而都督府在这方面的口风也从来没有松过。

这也是吴郡世家和青徐世家这两股已经坚定站在杜英这边的世家实力在江左其余世家们的口中都快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原因。

“不可!”张玄之根本没有等杜英开口,就直接说道,“一视同仁,这是关中新政的宗旨之一,而所要‘同’、所要‘平’的,正是之前世家、寒门和平民百姓之间的差异。

曾经强大的中朝,最终分崩离析,一直到现在,皇权旁落、变成了任由世家玩弄的傀儡,这不平,就是很重要的原因!

因此若是都督真的要想关中新政改变之前的所有弊端,不再重蹈永嘉之乱的覆辙,那就不可能对一些世家网开一面,甚至还要把他们从诸多世家之中拔擢出来、刻意扶持饲喂。

这和打造一个巴蜀的王谢世家,又有什么区别?!”

“张主簿所言极是!”此时开口的,却是司马恬。

周围诸人还真没有料到,略有些惊讶的看向他。

司马恬拱手,义正言辞的说道:

“世家之害,如今人尽皆知,尤其是在关中,三岁小儿都知不可令世家存也!

而全掾史却还提出收买、拉拢一些世家,是何居心?

都督本就有铲除世家之意。若是之后听之任之,则岂不是空留祸害,且不能彰显都督之公正;若是之后想要铲除之,则岂不是让都督陷于不义之地?”

司马恬的语气很重,而他的那一副严肃神情,显然也显得有些刻意。

这让原本只是在剖析利害,其实也没有掺杂多少个人想法的全旭又好气又笑。

你想要向都督表忠心,没事拿我开刀做什么?

杜英自然也能够感受到司马恬的想法。

显然以司马氏尴尬的地位,他们只能凭借着外戚的身份做孤臣,否则也不会有什么人愿意和未来的前朝皇族有什么瓜葛的。

因此见到人就喷,的确是司马恬表明立场身份和忠心的好方法。

杜英也无从阻拦,若是他批评之,那么司马恬恐怕就要心中惴惴了。

这也可以让司马恬安心。

但是现在张玄之和司马恬次第开口,已经把这件事直接定性了。

显然直接收买一些巴蜀世家,让他们来充当带路党,很难得到诸多下属的一致同意。

杜英无奈的瞥了一眼全旭,全旭方才的言谈之中显然也多少有一些个人的想法,作为商曹掾史,他自然是期望更和平的解决巴蜀,哪怕是向巴蜀世家们让利也是值得的。

这既是他一个巴蜀人让家乡避免战火的小小努力,而且也能够避免双方之间爆发战事、影响到了双方对于这条黄金商道的信心。

至于张玄之和司马恬,其行为意见也很好理解。

张玄之是参谋司主簿,是军队在都督府的代表,所以他必须要为军队说话,而显然战争比和平解决巴蜀问题更能够代表军队的利益,所以张玄之必须要推动战争,为军方争取到更多建功立业的机会,这样军方才会更加支持他。

否则他一个小小的主簿,还是空降过来的,不是从军中一点点爬上来的,军方想要撤换掉他,就算是王猛护着都护不住。

如今的关中王师,组成来源都很复杂,但是在关系到每一个士卒共同利益的事情上,无论是什么出身的军人,都会保持一致。

而司马恬,出身皇族的他,天然就和世家不对付,本着“司马氏都要被世家玩坏了,现在更是不能便宜你们”的态度,他是不折不扣的反世家一派,情理之中。

不知不觉的,手下的这些人,也开始出现一个个派系和山头了······杜英如是感慨。

只不过现在约束和划定他们派系的,主要还是个人的一些私利和观念,显然这些还都没有到真正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屁股坐在哪边的地步。

等到哪天,这些人都成长起来、成家立业,再相互联姻、称兄道弟,那么到时候形成的一个个利益相关的群体,才是难对付的。

杜英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这是历朝历代、千百年来,多少雄君明主都没有办法根治的问题。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江湖,最多的可不就是帮派之间的恩怨情仇?

杜英徐徐说道:

“巴蜀世家那边,可以派人先去试探一下,我们愿意用,他们也不见得就会想要为我所驱策,而他们能够开出什么条件,一样尚且不知道,而他们对于未来世家的消亡有没有清晰的认知,一样不知道。

此事,通事馆要负责探寻,以都督府的名义,前去几个和关中往来比较密切的世家探问。”

通事馆主簿梁殊还在河北,留在关中的出身关中盟的一位长史,当即应诺。

杜英不等张玄之等人开口,接着说道:

“巴蜀天险,难免会有一些胆大包天的,想要借助天险以抗衡王师,所以就算是有人在前面带路,王师恐怕也不可能做到不动一兵一卒就彻底荡平巴蜀。

没有刀剑在前开路,所能拿下的土地,恐怕也不是真心归附于我的土地。

所以余决议调动关中新编练两千兵马,调往汉中,并汉中屯驻兵马,为此次战事之主力,总可调动兵马能有多少?”

张玄之急忙说道:

“汉中扼沔水上游,需要及时支援南阳,所以屯驻兵马万余,属下认为可调动其中三四成,不可再多,且可从武都和岐山等地新招募归降内附之氐、羌人和吐谷浑人,为我所用、入蜀开路,或可得五千人。”

杜英颔首,在山地作战,氐羌人的确是一把好手:

“那就如此决定,参谋司负责拟定调兵计划,户曹负责调拨粮草,在本月内,关中兵马即应开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