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九百五十七章 作孤臣

晋末多少事 第九百五十七章 作孤臣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杜英的话,若是之前说出来,大概还会有人说是危言耸听。

可是现在,联想到刚刚权翼的说法以及其之前的作为,谁又敢说杜英是在制造恐怖气氛?

杜英环顾一圈:

“若无我关中仍立于此世,西北氐羌、东北鲜卑之流,能得诸如先生的大才相助,则早晚有一天能席卷南下,先是南北割据,再是划江而治,最后兵临城下,大概不过两三百年之功尔。”

权翼倒是皱了皱眉:

“北方乱象尚无头绪,都督这么断定,大概是快了一些。”

不,两百年,北方胡人实现汉化并南下一统天下。

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杜英摇头:

“秦一统六国,也不过奋六世之余烈而已。”

六代人,甚至都没有两百年光阴。

“但能变革、归天命、得人望,国家兴亡,的确旦夕之间。”权翼不得不承认。

说到这里,权翼忍不住看向杜英,打量着他。

似乎在问,你觉得你是秦孝公还是祖龙?

权翼的目光看上去很是不尊重,但杜英并没有在乎,他微笑着直接开口说道:

“余不会走任何一个人曾经走过的老路,但是所愿做之事,正如尔刚才所说,只是方法不一样而已。”

说到这里,杜英的目光一样紧紧盯着权翼:

“可愿与我同行?”

“余甚至都不是很清楚,都督这条路最终会走到哪里,又会怎样走下去,就要做出决断,是不是太草率了?”权翼振振有词,“身为一个谋士,自然应该谋定而后动。”

杜英却仍然问道:

“这条路上,一起走的人,现在已经越来越多了。”

权翼果断的一拱手:

“属下愿附骥尾!”

杜英不由得笑问:

“怎么这么快就决定了?”

权翼看了一眼杜英的腰间,他的手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放在刀柄上,轻轻敲打,忍不住苦涩道:

“识时务者为俊杰。”

“这就好,希望你能够认识到,这条路是正确的。”杜英颔首。

权翼叹息:

“就算是不正确也没有回头路了,本来就是投降之人,若是再背弃都督的话,那就是三姓家奴了,看看这些墙头草,王擢、张平之辈,在后世恐怕还会被不知道多少人唾弃?”

“时光漫漫,而这乱世之中,最不缺少的便是这些三姓家奴。”杜英微笑着说道,“因此他们并不会被多少人记住,在这乱世里,这些都是应有的。

但能够脱颖而出的人,自然都是那些仍然坚持着自己的选择,从而绽放出光彩的,名留青史,情理之中。”

权翼也露出笑容:

“都督如此说,余也算心安了一些,不过都督放心,不管风雨如何飘摇,属下愿为都督鞍前马后。这路,走错了也无妨。”

“你这家伙,说话是真的不好听。”杜英无奈。

“好听的话,谁都能说、谁都愿说,可是往往说出来了又有什么用?往往起到作用的还是那些不好听的话。”权翼无所谓的说道,“属下既也已无路可走,以后同样愿意多对都督说实话。”

“那就再来说一说,对于两淮,尔作何观?”

“都督有谋于两淮?”权翼好奇的问道。

“你不是也谋于两淮么?否则何必带着姚苌北上许昌,丢下南阳?”杜英反问。

权翼脸上露出惊奇的神色,没想到自己的布局,远在关中的杜英都能看得穿。

杜英笑着解释一句:

“关中现在有自己搜集情报消息的途径,余能够做出这般判断,也是借助于此,并非什么神机妙算。”

“其实都督不需要解释的如此清楚,所谓‘君失秘则失国’,有些事大家都知道,但都督不说,摆在这里,人尽皆知而不言明,其实更有威慑,不是么?”权翼直白的说道。

杜英愣了愣,打量着他。

周围的将吏们也一个个露出奇怪的神情,都督跟我们坦率一些难道不好么?

非得要来提醒都督。

“现在余还不是君。”杜英失笑,“关中的六扇门,也是为了对外,并不是为了震慑自己人,所以没有什么不能告人的。”

杜英不是君,但是也实际上是关中的君主了。

不过都督愿意当忠臣,那大家就当他是忠臣好了,心知肚明。

而杜英的话,显然也没有说完全。

六扇门从成立之初,其目的就是维持内部的稳定并且搜集外部的情报,并不承担监视和搜集内部情报的任务,这也是六扇门完全可以向都督府内部文武官吏公开的原因。

但杜英可没有说自己不会建立一个这种监视内部人员的机构,至于那个时候能不能公开,那估计就不是在场这些人有资格知道的了。

权翼微笑着对杜英拱了拱手:

“余相信,都督心中有定论。至于两淮······属下之前的确有图谋两淮之意,而都督应该已经也对两淮有所布局,不如借一步说话?”

杜英颔首:

“也好。”

————————

车辚辚,过潼关,向函谷而去。

“权翼这是铁了心要做孤臣。”谢道韫掀开窗帘一角,向外看去,不过想到了什么,回头瞥了一眼杜英,“当然,这个孤臣和你的孤臣不一样。”

杜英是要做忠臣、做西北孤臣,也就是立个旗号。

权翼要做孤臣,显然就是要做杜英最忠实的下属,这种忠诚是只对于杜英,而不对于任何官员或者团体的,他孑然一身,就负责监察、监督其余官吏。

做孤臣的坏处很明显,自然很难在仕途上得到任何人的支持,唯一可能的上升渠道就是君主的信任,一旦失去了君主的信任,那么就是墙倒众人推。

而做孤臣的好处自然也是很明显的,不需要在工作中顾及任何人的感受,抓到谁的问题都可以开喷,而这些问题发现的越多,自然就越能获得君主的信任,而君主想要提拔孤臣,官吏们也不敢多说什么,毕竟一来成绩摆在这里,是孤臣不是弄臣,二来谁有愿意一直和君王唱反调、阻挠君王提拔亲信呢?

“权翼是从羌人那边过来的,本来在关中就没有什么同僚,和氐秦旧官吏还不一样。”杜英淡淡说道,“氐秦旧部之中,犹然还有梁殊、阎负等等多人,甚至苻黄眉余也能用,这些人不管自愿还是不自愿,都会抱团取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