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二百六十三章 桓温请同榻(加更)

晋末多少事 第二百六十三章 桓温请同榻(加更)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1-16 03:32:04 来源:笔趣阁

桓冲来势汹汹,苻苌阻拦不住,转身逃走,晋军趁机掩杀,自然是大败,现在战斗也进行到了围绕寨墙展开的攻坚上。

至于蓝田城那边,从一开始,氐人就没有敢出城作战。

镇守蓝田城的秦国右仆射段纯,也是在上次殷浩北伐中搅动风云的人物了,奈何他麾下兵马良莠不齐、氐羌混杂,甚至还有强行抓来的汉人丁壮,因此属实是没有出城列阵的资格。

鬼知道这些家伙遇到晋军,会不会一哄而散,甚至干脆临阵倒戈?

所以很快,整个蓝田之战,已经变为攻坚战。

这也意味着,氐人最后的优势也丢得一干二净。

晋军的各式攻城器械,也有了放开手脚的机会。

一旦战斗进行到这个地步,那么胜负也就已经没有什么悬念。

对此,无论是晋军还是氐人,实际上心里都清楚。

这一路北伐,只要战斗进入攻坚状态,即使是武关那样的雄关漫道,还不是被晋军拿下了?

一个峣山,一个蓝田,又算得了什么?

不足挂齿。

点将台上原本紧张的气氛也松弛下来。

朱序微笑着不再解说,也没有什么需要他解说的了。

如果杜英他们对攻城器械感兴趣,大可以此战结束之后自己去看。

以他们现在的身份,找桓温要几台都不成问题。

而杜英也没有继续看下去的意思,直接向着桓温的方向走去。

朱序楞然,下意识的想要阻拦,但是看杜英似乎有着急事情要商量的神情,又果断的闭嘴。

很快,他就亲眼看着桓温的亲卫阻拦和通传姓名的程序都没有,就让杜英过去了。

这就是大将军亲信的待遇么?

羡慕不来,羡慕不来。

杜英还真的有要紧事情来找桓温,此时的桓温已经不再紧张的发号施令,同样坐在椅子上,悠闲地端着酒爵,小口小口抿着。

如果不是杜英很清楚,这挺漂亮的金色酒爵之中装着的实际上是清水,桓温就是单纯的在这里找找感觉的话。

那恐怕他会觉得,桓温已经胜券在握,提前喝酒庆祝了。

不过现在的局势,也没有什么悬念。

唯一值得担忧的,恐怕就是苻雄的动向了。

只可惜,原本应该可以在这一场战斗中也发挥不小作用的苻雄,麾下兵马已经被谢奕、杜英他们在子午谷摧残的差不多了。

谢奕和司马勋仍在抓紧休养生息,苻雄却不得不带着这些败兵赶来蓝田,这一路奔波、士气消磨,显然难当大任。

战斗开始之后,苻雄一直率领骑兵列阵于中间营寨的后方,迟迟未动,意思自然也很明确。

他并不觉得现在的自己有能耐凭借这点儿骑兵和晋军分个高下——这高下还用分么?

所以他就单纯等着接应。

这也让桓温有信心说,这一战赢定了。

不然他也不会这么悠闲。

“贤侄来了?”桓温抬眼看到了杜英。

“参见大将军。”

“感觉如何?”桓温向前一努嘴。

“战事之惨烈、将士之勇猛,以及大将军用兵之神,小侄受益良多。”杜英当即说道。

“第三个就算了。”桓温微微一笑,“多赖将士用命。”

接着,桓温打量着杜英:“贤侄所来,可是有事?”

“小侄有一建议,与伯父商量。”杜英微笑。

很显然,桓温的心情好得很,一口一个“贤侄”,那是一点儿都不见外。杜英当即打蛇随棍上,称呼也变成了“伯父”。

“来,坐!”桓温指了指身前。

杜英有些犹豫,因为桓温总共就只准备了一个软榻,此时前面横着一张桌案。

若是杜英坐过去,自然就只能和桓温同榻而坐。

感觉怪怪的。

尤其是现在前线犹然还在浴血厮杀,自己这个实际上在大军之中并没有任何一点儿战功,所有功劳都是通过“另辟蹊径”获得的人,属实有点儿不太好意思坐在这里。

桓温的宠信的确是个好东西,可以让杜英获得军中将领们的尊重,至少是没有人会因为杜英这坞堡世家的出身而看不起他之类的。

但是凡事自然都有一个度,杜英也并不能和桓温之间过于亲近,这样的话,桓温麾下的将领们再看他,恐怕就不只是单纯的尊重了,少不了的肯定还有嫉妒。

嫉妒有的时候真的有可能蒙蔽人的双眼,从而做出危险的事情。

即使是桓温军中,军纪严明,杜英也没有必要冒这个险。

当然,对于杜英本身来说,他真正想要抱住的大腿,其实也不是桓温,而是谢奕。

因为谢奕的出身和经历,让他能够立足于东南世家和荆楚桓温之间,只有跟着谢奕,杜英才能左右逢源,要是直接跳过谢奕,再和桓温拉近关系的话,那自然东南世家就会把他当做敌人。

除了这些因素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因素。

杜英往那里一坐,这个架势,怎么看都感觉像是桓温的私宠一样。

想想就觉得怪怪的。

而且······这要是被有心人添油加醋给告到桓温家的悍妇那里去了,那位曾经叹息说出“我见犹怜”的公主殿下,应该不会对自己说出这样的话吧?

保不齐就是当头一剑。

杜英恭敬的对着桓温拱了拱手:“小侄未有战场厮杀之寸功,战事尚未结束,如何好意思和大将军并肩?”

这只是面子上说的,背后自然也是提醒桓温,杜英现在在桓温军中的身份地位的确有些尴尬。

但是别人能够否认杜英的功劳,甚至觉得杜英的上位单纯的只是因为通过一些旁门左道获得了桓温的好感罢了,桓温本人却是不能否认的。

因为的确因为昨日杜英这一套“此消彼长”的鼓舞士气方法,今日的晋军将士一个个生龙活虎、斗志高昂,相比之下,对面士卒的精神气明显没有那么好。

战斗开始之后,桓温已经发现了氐人军阵之中很多明显的破绽,这在之前是没有的。

说明不管是因为氐人将领疲惫而手忙脚乱,还是因为氐人士卒劳累之下难以遵循命令,至少效果是有的。

结果都这么好了,自然也没必要探寻过程。

这也是桓温今日看到杜英之后,愈发露出欣赏之意的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