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一九五章 都督府不装了

晋末多少事 第一一九五章 都督府不装了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当杜英正和谢玄蹲在淮东的火堆边啃薯蓣的时候,当王猛正在雁门关外和张彤云分叫花鸡的时候,谢道韫正穿行过小雪飘扬的中庭,走上议事堂。

阎负、权翼、张玄之、阮宁等关中官吏正在低声讨论着什么,此时见到谢道韫走进来,纷纷拱手行礼。

看着曾经满满当当的关中议事堂,现在已经只剩下稀稀落落的几道身影,谢道韫半是忧愁半是欢喜,忧愁的自然是因为更多的事压在了更少的人身上,大家也就只能“能者多劳”了,而为了凑出来足够的人数,甚至连阮宁这种已经被关中边缘化的官吏,现在也都被启用,负责给各个曹司打下手。

至于高兴,那自然是因为这些中高层官吏都奔走在外,说明关中的家业已经越来越大,有的去了河东,有的去了河洛,有的去了许昌,还有的去了凉州,这些地盘都需要有出身长安的官吏来指导推行新政。

“诸位,青黄不接啊。”谢道韫忍不住打趣道。

但是打趣归打趣,大家却笑不出来,青黄不接,放在任何一个势力都是足以致命的问题,现在他们就已经感受到了巨大的工作压力,而在这样的工作压力之下连轴转,久而久之,肯定会犯错误。

人之常情。

而错误积攒的越来越多,就有可能酿造成灾难。

因而出征在外的将领们,一直喊打喊杀、浑然不在意,但是他们这些镇守后方的官吏们,却一直在写公文向大家强调、向都督提醒,仗还能继续打,关中的商贸需要扩张,关中的军工需要投资,不打仗,关中的商贾如何随着军队深入本地、如何与那些把持本地经济命脉的世家竞争?

但是地盘,要不就缓一缓吧。

现在的关中,地盘太大,属实是顾虑不过来了。

既要打仗,又不能扩大地盘,这本来就是一个很矛盾的关系,大家对此也束手无措,只能把这个难题丢给谢道韫,再期冀谢道韫能够丢给都督。

事实证明,都督好像做得还不错,如今关中在两淮的战事,就是只打仗,却不建立对本地的实际统治,只是稳住寿春一个据点而已。

果然,这样的问题都能被都督迎刃而解。

大家很庆幸,自己选择的主上英明神武。

谢道韫看这帮家伙一个个或是严肃,或是茫然,不由得轻轻咳嗽一声。

权翼率先反应过来,拱手说道:

“如今都督府的确已经不堪重负,所以选拔人才,势在必行。”

谢道韫微微颔首,论识趣,还是权翼。

有什么问题丢给杜英,这可不是什么好习惯,而且杜英也只能说在保证既得利益的情况下,缓解关中地盘扩张太快、人才短缺的问题,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真正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还得看他们这些坐镇后方的官吏。

“从书院之中考察选拔一批吧,现在也顾不得培养出来一个合用的、全面的人才了,先拉到工作位置上,慢慢历练培养。”权翼接着说道,旋即露出些许难色,“但这也意味着,我们至少在短时间内,可能还要担待更多。”

这帮人初来乍到,很可能什么忙都帮不上,还得让大家分心去指导。

阎负一摊手说道:

“那在选拔的时候,得先选能认字的、聪明机灵的。

有些道理和工作的方式、技巧,都可以慢慢学,但是这些硬的要求,不能再低了。

我们能够一边做事,一边给他们讲解,但是总不能教他们认字吧?”

众人都忍不住微微一笑

阎负则接着说道:

“另外,术业有专攻,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工学院乃至于女子学院之中选拔一批人上来。

圣人有云:有教无类。如今的关中,的确做到了有教无类,所以我们是不是也得做到有用无类?”

“说得好!”张玄之抚掌笑道,“但又说的不好。”

阎负翻了翻白眼,年轻人呐,说个话一惊一乍的。

“愿闻其详?”权翼撇头看向张玄之。

两人倒是有些一唱一和的味道。

张玄之当即说道:

“既然进了书院,那就是读书人,其实不进书院,只要读的也是圣贤书,只要学的也是关中治世之术,那么就和我们是一家,哪里有什么有用无类了呢?

读的是圣贤书,说的是华夏语,穿的是汉晋衣衫,那就都是可为我所用的人才!”

如果说权翼把人才选拔的范围从一贯的关中书院扩展到了关中所有的书院,那么张玄之就很干脆的直接把范围从书院扩展到了整个关中。

考核不再是面对书院,而是面对整个民间。

任何想要考试、觉得自己有才能的,都可以来试一试。

权翼笑道:

“使野无遗贤,此太平之世也!”

两个人说罢,议事堂上众人纷纷颔首。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他们哪里还有什么提出意见的余地?

摆明了就是权翼和张玄之,甚至背后可能还有阎负商量好的,并且得到了谢道韫乃至于都督允许的。

众人真正在意的,是这样做背后暗藏的意味。

都督这是已经不满足于使用学院选拔人才了,而是要把人才选拔的范围直接扩展到整个天下,人人都能够读书认字,人人都能够求学做官,人人都能够身披朱紫。

如果说之前用学院考核人才,是在挤占世家的生存空间,那么现在几乎就等于是在用撬棍撬世家的墙了。

都督府不装了,摊牌了!

可是世家们还有多少反抗的余地?

关中,乃至现在关中都督府所管辖的范围内的世家们,都已经屈服于关中新政,不会有几人升起抵抗斗志的?

甚至大家都有理由怀疑,都督从一开始就是想要做到这一点,只不过当时他立足不稳,世家的实力也摸不清楚,所以就用开设书院的方式一步步试探。

世家的反抗被扑灭,都督的拳头也越来越硬,他就不满足于之前的温水煮青蛙了!

至少在关中,杜英要一步到位。

一道道目光不由得落在阮宁的身上。

在场的诸位,不能说出身平民百姓吧,但也都基本是寒门出身了,也就是张玄之的出身好一些,来自家道中落的吴郡四姓之一,但现在的张家,不只是牢牢抱住了都督府的大腿,而且还和都督府的二号人物——并州刺史王猛结亲,简直已经是都督府嫡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