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四零二章 黑虎掏心之策

晋末多少事 第一四零二章 黑虎掏心之策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不过参谋司的参谋们,到底都是年轻人,敢想也敢做,那参谋朗声说道:

“慕容垂之前便兵围枋头,然为我军所破,各军离散,损失者不计其数。

后重新调集大军,多为临阵磨枪、抓捕丁壮,一些六扇门人手也趁机渗透其中,传来新的大军主要只是人多势众,并不足为虑,且六扇门现在甚至已经开始煽动军中士卒,以求届时能够为我军臂助。

所以属下等认为,此时的慕容垂,外强中干!”

说着,他伸手在邺城指了指,张开的手掌,骤然收紧!

杜英的瞳孔也是微微一缩。

黑虎掏心!

慕容垂倾尽全力来打枋头,那杜英就以大军奔袭邺城。

“果然是一切战术换家······”杜英嘟囔一声,但旋即他提高声音问道,“想要奔袭邺城,需要兵马几何?

如何才能保证此战必胜?”

参谋们也没有料到都督竟然没有怎么犹豫就认可了这个方案,顿时忍不住在心中感慨一声,果然都督在骨子里也是莽夫。

一名参谋当即解释道:

“我军目前在汲郡还有八千骑兵,可以为前锋,但实际上鲜卑人现在虽然还没有来得及包围汲郡,却也已经派出了大量的斥候探查消息,一旦我军有所异动,鲜卑人定然会倾巢而出,届时鲜卑骑兵恐怕更在万人以上,我军八千人很难突破其封锁。”

另一名参谋接过来话茬说道:

“因此若是我军能够以这八千骑兵为诱饵,牵制鲜卑骑兵,且同时以枋头为诱饵,牵制鲜卑步卒,那么从上党到邺城,居高临下,一路上却已经没有多少鲜卑兵马能够阻拦。

所以属下等的意思是,把河东、河内和关中的留守兵马向上党汇聚,然后从上党俯冲而下,直扑邺城!”

杜英沉声说道:

“只是动用留守兵卒的话,恐怕有倾尽全力而难比王师一部之嫌。”

并不是杜英嫌弃自家后方留守的士卒,而是整个关中都知道,那些兵卒多半都是老弱病残,剩下的也都是新训练的士卒,临时拉上阵,而且还是打这种直接一计不成则满盘皆输的仗,杜英自己心里也没底。

毕竟现在的他,手中可没有历史剧本。

几名参谋们齐刷刷的看向杜英。

意思自然已经很明显,越是初来乍到的那些新兵蛋子,越是景仰杜英的名望身份,所以都督亲自出马,既能够确保战略和战术上不出大错,而且还能够稳定军心。

杜英皱了皱眉,合着你们也把我当振奋军心的工具人是吧?

不过若是真的打算这么打的话,杜英也不得不承认,他的确不放心把此处战场交给其余人。

除了师兄。

琢磨了一下,杜英沉声说道:

“让王景略从关中前往河东调度此事,此战还是交给他为好。

而余身为都督,更应该居中运筹,且既然想要让鲜卑人对自己的侧翼掉以轻心,认为我军并无力再越过太行发起进攻,那么最好的证据,便是余这个主帅还坐镇陈留、盯着枋头,不渡过大河。”

参谋们连连颔首,匆匆写写画画,同时有一人抬头说道:

“都督方才所言,也的确提醒了属下,我军调动兵马,以增援战场,这并不是什么值得戒备怀疑的。

但若我军向河东调动兵马,恐怕鲜卑人也要坐不住了。

所以属下认为,目前可以仍然虚张声势,营造我军要从陈留大举渡河的假象,让鲜卑人仍然集中兵马汇聚于此,然后再悄然从这两处渡河。”

说着,他在舆图上指了指。

吕梁和孟津。

相隔千里。

杜英大概明白了什么,但还是微笑着问道:

“何出此言呢?”

那参谋斟酌词句:

“选择吕梁,是因为此处河流湍急,虽然也有渡口,但是并不是什么大渡口,且由于下游瀑布的存在,所以和下游也没有太多交集,一般不为人所重视,所以关中、上郡等地的兵马,可以从吕梁悄然渡过大河,在河东集结。

之后,属下其实认为可以用这些兵马替换下来雁门关的沈将军。沈将军素来擅长奔袭突进,所以若让他为此战前锋,或许有不亚于邓将军之效。”

沈劲在之前杜英平定凉州的时候,就率领孤军杀入青海道,追在吐谷浑人屁股后面直接捅进去,大破吐谷浑。

后来在河东战事中,他又率军走岢岚水,奇袭雁门关以北,导致雁门关变成一座孤城,最终成为杜英和慕容垂谈判桌上,鲜卑人半卖半送的赠品。

可以说这种奇袭敌后、爆人居花的战斗方式,最适合沈劲不过。

“让沈劲留在雁门关守城,的确是屈才了,而且河东诸将,诸如戴逯和朱序,都未曾动,留下一个人足矣,不需要全部都窝在河东。”杜英颔首,“具体安排谁做什么事,可以让王景略负责,河东的兵将人手,还是他熟稔一些。

那孟津这边呢?”

“王师增援陈留和河北,走河洛一线,大张旗鼓,给鲜卑探子们看。”那参谋当即解释道,“让他们认为这些兵马真的是为了陈留和枋头而来。

但是等过了洛阳,大军还可以留下来一些人虚张声势继续东来,其余兵马则直接过孟津,到河内,再到上党。”

“鲜卑人不可能察觉不到这么多兵马的渡河。”另一名参谋忍不住开口。

之前的参谋摇头说道:

“就是被他们看到了也无妨,因为在他们看来,我军这样调度,一定是想要明面上增援陈留,背地里直接走河内增援汲郡。

届时他们只会为识破了我军的‘暗度陈仓’而喜悦,却不知道我们想要抵达的‘陈仓’,并不是汲郡,而是邺城。”

计策讲述到这里,参谋们都已经面露激动,有人忍不住说道:

“兵者,诡道也,千变万化,使敌无从应对,方为上策。此计若能实行,则鲜卑人必然会被我们戏耍的团团转。”

“那若是被慕容垂识破了呢?”杜英缓缓问道。

就像是一盆冷水当头泼了下来。

参谋们面面相觑,那自然是大军突进不成,被困在河北原野上,任由鲜卑骑兵撕裂、切割。

“而且你们似乎还忘了一件事。”杜英接着说道,他拿着木杆在舆图上指了指,“幽州,范阳王慕容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