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四六零章 二桃杀三士之计

晋末多少事 第一四六零章 二桃杀三士之计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杜英哭笑不得:

“不过只是几个名衔而已,他不给,难道余就没有?”

都督本来就有开府的权力,虽然名义上没有,但实际上大家都这么干的,否则哪里来的都督府?

而驸马都尉······杜英虽然没有这个名衔,但公主殿下正抱着他的腿睡的正香,而且整个关中谁不知道新安公主被都督给抢来了?

注意,是抢,不是下嫁。

在这个行为之中,杜英对于江左那个朝廷展现出来的态度也已经不言而喻了。

所以一个驸马都尉,也聊胜于无。

因为这既不能改变杜英对于朝廷的态度,也不可能撼动谢道韫身为都督正妻在关中的地位和影响。

显然新安公主自己也清楚这一点,面对谢道韫,她既没有争抢的资格,本身也没有这个能力,更不可能服众,所以还不如抱着夫君睡大觉。

被夫君宠着、被谢姊姊罩着,难道不香么?

杜英和谢道韫大概都想到了这一点,不约而同的看向睡在他们两个中间的那位当事人。

当事人浑然未觉,“哼哼唧唧”两声,口水都流下来了。

杜英叹了一口气:

“余那个便宜岳父,给的东西没有什么诚意,但是想要余付出的代价,却是抓紧和大司马在中原火并。

当真是不想做亏本的买卖啊。”

谢道韫轻声说道:

“开府之后,便是开府仪同三司,再之后······要么一辈子就是忠臣,此为忠臣之顶峰、光耀后世也,要么就是加九锡,走上篡取之路,所以纵然未来的岔路不同,至少现在夫君是向前走了。”

“被朝廷推着向前走嘛!”杜英无所谓的说道,“时机已经越来越成熟了,朝廷和大义名分,渐渐地也不是绕不开的坎儿。

到时候朝廷若是识时务,愿意配合,那固然是好的。若是朝廷不愿意,余倒是也不缺他们往前推一把。”

“终归是要名正言顺,莫要学典午旧事,只能谈孝不能谈忠。”谢道韫徐徐说道,“所以夫君现在也要谨言慎行,手下人清楚的想来都已经清楚了,不清楚的,便是再怎么提点他们恐怕也不清楚,反而有可能将把柄落在有心人的手中。”

当年司马氏篡位的时候,就属于表演得太过了,直接把司马氏家族塑造成了匡扶曹魏的大忠臣,不过世人是如何想的,至少司马氏家族上下嘴上是这么说的。

所以最终当司马氏篡位的时候,自然也就不好意思再把忠诚挂在嘴边,要求臣子们保持对朝廷的忠诚。

太打脸了。

这也就只能天天把孝道挂在嘴上,将对皇帝的忠诚和对长辈的孝顺混为一谈,当然了,这种畸形的思想,自然而然让一些不愿意出仕的人直接钻了空子,比如李密就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陈情表》,直接把孝道抬出来以作为拒绝征召的理由。

朝廷上下还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甚至还得把这位宣扬为遵守孝道的忠贞之士,殊不知人家的心中,怕是半点对司马氏的好感和忠诚都没有。

因而谢道韫现在提醒杜英,便是让杜英平时不要多说,只要埋头行事便是。

他的心思,整个关中上下,谁又看不穿?谁又不是在期待着呢?

若是杜英这个时候嚷嚷着自己是朝廷的大忠臣,那么之后难免会和司马氏一样“哐哐”打脸,而若是杜英直接表现出了不忠之心,那么江左那边又难免不会拿捏着这个大做文章。

杜英什么都不说,就是给朝廷一个台阶下。

他的功绩摆在这里,朝廷便是不想,也不可能真的亏待了他。

若是能够在“一步登天”之前,尽可能的从朝廷这里攫取到更多的好处,那自然是更加名正言顺。

“夫人所言在理。”杜英微笑道,“前人之鉴,当从之。”

顿了一下,杜英又有些担忧的说道:

“朝廷这般挑拨,恐怕余和大司马之间,很难保持现在的默契。”

不用想也知道,朝廷这边给了杜英“开府”和“驸马都尉”,肯定也要给桓温那边加官晋爵。

这种操作,在煽动了杜英的野心的同时,显然也点燃了桓温的野心。

放眼天下,能够阻拦桓温/杜英的,显然已经不再是处于包夹之下,且内部四分五裂、矛盾重重的鲜卑人,而是同为方面大帅的杜英/桓温。

杜英自己都难免有把桓温收拾了,成为朝廷在外的唯一依仗,快乐加九锡的冲动,更不要说桓温的野心其实更大、在一贯的行为上也更加只注重结果,不在乎过程。

“看朝廷那边对大司马的封赏吧。”谢道韫斟酌说道,“此为二桃杀三士之计也,只要夫君和大司马觊觎皇位,那么就是无解的阳谋。

但夫君常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司马纵然实力强横,可和大司马翻脸为敌,本来就在夫君的预料之中,不是么?

只不过这场冲突,很有可能会提前罢了。妾身以为,夫君针对大司马,倒是可以双管齐下。”

杜英想了想说道:

“正面避让、以免鲜卑渔翁得利;侧面袭击、以断其根基?”

“不错。”谢道韫笑道,“看来夫君也非当局者迷嘛!”

杜英叹道:

“久病成医。”

大司马显然是杜英未来最大的对手。

所以如何拾掇大司马,他自然也在心中多有盘算了。

“因而夫君入蜀之谋划,当尽快了。”谢道韫轻声说道,“入蜀、成高屋建瓴之势,大司马为保荆州,也不敢和夫君在北方鱼死网破。”

显然,真到了那种情况下,桓温是不敢赌和杜英的全面开战的。

杜英完全可以把整个洛阳以东都让给桓温,反正是被战火摧残的贫瘠之处。

但杜英也可以同时从巴蜀俯冲而下,出川战荆州,桓温的根基自然要被摧毁。

这买卖,桓温就亏大发了。

“蜀道遥远,期望大司马暂时也意识不到余之意,不在西域而在蜀吧。”杜英喃喃说道。

“这也要看鹰扬将军行事快不快了。”谢道韫补充,好奇的问道,“昨夜······夫君是如何同桓幼子谈的?”

杜英的思绪,也不由得飘回到喝的酩酊大醉之前。

————————————

昨夜。

杜英和桓冲并没有着急入座,而是不约而同的走到了那张舆图前。

杜英已经令人把舆图换成了囊括关中、河西和西域的舆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