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五五五章 邺城风平

晋末多少事 第一五五五章 邺城风平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让孙元气愤的,则是鲜卑人都已经崩散了,这些渤海世家的人反倒是嗷嗷叫着和王师拼命,为此六扇门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些渤海世家是鲜卑的大忠臣呢。

对着那几个首级啐了一口,孙元拱手

“这一下恐怕又有不少游兵散勇、散落城中,六扇门即刻前往搜捕。”

“辛苦了。”苻黄眉拍了拍自己腰间的刀鞘,回头看向已经等候调遣的麾下诸将,“六扇门负责城内,那城外是不是得我们负责?”

“愿听调遣!”众将轰然应诺。

————————

率领骑兵直接进攻慕容垂侧翼的正是隗粹。

千余名骑兵,以雷霆之势横冲过来,拦腰切断散乱的鲜卑军阵,就像是火上浇油一样,让本就四散逃窜的鲜卑人,加快了脚程。

“投降不杀!”隗粹高呼道。

他的声音,又经过上千名骑兵将士的口口传递,响彻原野。

原野上已经陆陆续续有奔走的步卒跪下,面对奔走的骑兵,他们并没有什么逃跑的勇气了,因为骑兵总是能够不紧不慢的缀在后面,等他们精疲力竭、四顾惶然的时候,再从后面扬起来刀,轻而易举的收割他们的首级。

这些燕军士卒,真正有着鲜卑血统的并不多,他们之中一部分是祖上就被掳掠或者逃难到辽东的汉人,一部分则是在鲜卑南下的过程中或主动或被动从军的汉人、羯人等等。

总之,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也都曾经被鲜卑骑兵驱赶、围捕,最终被迫向鲜卑人投降,成为了鲜卑人的马前卒。

过往如今正在邺城外的原野上重演,自然不能指望这些燕国士卒还能够为曾经抓捕和奴役他们的鲜卑人而战。

大批燕军士卒的放弃抵抗,意味着慕容垂此时所能收拢的败兵也越来越少。

看着那些果断选择投降的身影,有跟在慕容垂身边的鲜卑将领高声怒骂。

不管是不是在奴役和驱策这些步卒,至少鲜卑人在这乱世之中给了他们一条活路,而他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在鲜卑将领们眼中,自然怎么看都是恩将仇报。

虽然我劫掠你们,虽然我奴役你们,虽然在打仗的时候把你们当做炮灰,但是至少我收留了你们,给你们一口饭吃。

我有什么错呢,要被这样对待?

慕容垂却一直一言不发。

木已成舟,此时的咒骂显然不能让敌人回心转意。

不过当终于跃马登上山丘,看着远处的邺城,也看着漫山遍野归拢降卒的王师,慕容垂自然有一种骤然从高山跌落谷底的感觉,心中戚戚然

“此众叛亲离也!”

“大王且莫灰心丧气,只要三郡之地还在,大王一样能够凭此联络冀州和中原群雄。”他身边的中年人看上去也有些狼狈,但神情肃然,不似作假。

这是清河崔家的少家主,陪着慕容垂进攻邺城,已经彰显了清河崔氏的立场,而作为冀州最大、名声最响亮的世家,这话从崔家人的口里说出来,的确真的可以实现。

邺城变幻大王旗,但是清河崔氏一直是清河崔氏,就凭这,清河崔氏也可以吹出来这样的牛。

慕容垂打量着名为崔迥的男子,事到如今,河北世家反倒真的是自己能够信得过的盟友。

原因无他,关中王师对于渤海世家的落井下石,河北世家可都是看在眼里,心有戚戚焉。

所以他们如果不想成为下一个被清算的渤海世家,那就势必要和慕容垂同进退。

造化弄人,曾经的死敌,现在反倒是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

慕容垂抬头看了看天。

阴雨之后的邺城原野,秋光明媚,就像是在庆祝关中王师的又一次辉煌胜利似的。

老天······当真如此不公么?

看慕容垂迟迟没有回答,崔迥心中也有些惶恐,他倒是不担心慕容垂在这个时候和河北世家清算旧账,因为慕容垂也没有这个资格了,而是担心慕容垂就此意气消沉、无心战斗,或者干脆直接被关中王师吓破了胆子。

河北世家虽然在地方上很强势,但是他们最大的劣势就是没有能够引兵征战的将领,徒有对地方上的牢固掌控,却没有办法带领本家的部曲士卒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所以他们需要一个合格的将领。

慕容垂自然是满足条件的。

若是慕容垂也放弃了,那么河北世家就是坐在宝山上面,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杜英掠夺了!

那样的话······

崔迥在心里轻轻叹一口气,崔家的未来,就只能依靠崔逞了。

不错,作为河北第一世家,从汉末到现在,河北换了好几个王朝,清河崔氏却雷打不动,自然不可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清河崔氏嫡系子弟中的崔逞,早就已经投靠关中,而且还进入了参谋司。

虽然其在参谋司自始至终也没有得到杜英的信任,之后杜英征讨凉州,也把崔逞留在了凉州,至今还是凉州刺史府中的一员。

但是崔逞说到底是参谋司出身,并且还是参谋司最早的一批成员,和他同辈的都是房家兄弟这种实打实的从龙元勋,资历摆在这里,就算是崔逞的出身再怎么值得人怀疑,也没有人敢拿他做文章。

当然,有资格来拿他做文章的人,根本不惜地和这么一个小人物计较。

而崔逞留在凉州,显然也是杜英处于平衡的考虑。

崔逞本人无疑代表着都督府之中的保守势力。

大部分出身世家的人,其实都更倾向于在关中新政和世家制度之间寻找一个折中点,所以保守势力的人数其实也不少,只不过在杜英的强势之下,不管杜英是打算和世家妥协还是死磕到底,他们也都只能选择从命。

不过这些保守势力仍然是世家和都督府激进派之间天然的缓冲。

凉州刺史顾淳,显然属于前者,而凉州主簿、杜英的亲爹杜明,无疑是杜英意识的延伸,而且因为杜明当时差点儿被姑臧世家给弄死,要不是儿子救命及时,杜家就已经“断上绝下”了。

所以杜明不只是全力推动关中新政,而且比杜英更加旗帜鲜明的表达自己对世家的厌恶。

崔逞的存在,正好可以调节杜明和顾淳之间的矛盾,稳定凉州。

一个河北世家的人,出面调节凉州世家出身的杜明和吴郡世家出身的顾淳之间的矛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