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六七九章 世家和巴人的不同待遇

晋末多少事 第一六七九章 世家和巴人的不同待遇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沙场上敢提刀护着杜英往前冲的飒爽女将,这个时候倒是一下子软了,犹犹豫豫的抓住杜英的手,欲拒还迎:

“公子,今日怎么了,吃了殿下还不够?”

“小丫头片子,折腾不了几下。”杜英笑眯眯的凑到她耳边,轻轻吹了一口气。

疏雨登时便直接软在了他的怀里,柔声说道:

“公子,明日还要动身启程呢,不能这样,明日起不来怎么办?”

杜英笑道:

“战场上枕戈待旦都能起来,所以怕什么?”

疏雨哼哼唧唧的不说话,顺着杜英的力道,携手登榻。

不过在临走的时候,杜英顺手一捞,就把看的面红耳赤的桃叶一并给捞了过来。

新安公主本来以为杜英就是逞能,说说而已,毕竟杜英这几天也都是从早到晚一直在和毛穆之、张玄之等人讨论对荆州的作战事宜,与此同时,还没有忘了“关怀”一下蜀南世家和巴人各部。

张蚝直接向杜英展示了其对于蜀南、巴人各部精锐部曲的掌控,这让杜英多了几分底气,很快就把这些世家和部落的代表聚集在一起。

对于世家,杜英提出的要求是和江左的吴郡世家一样,关中都督府要在此地开设书院、市集、工坊等等,并且需要招纳流民前来工作,因为城外的土地大多数都在世家的手中,所以杜英需要世家的配合。

当然,都督府愿意承担收购这些土地的一定费用,只不过很抱歉,这些费用对于世家来说,怕是连回本都做不到。

世家们自然很难接受这样的结果,尤其是他们并不是杜英的手下败将,就如同梓潼的那些世家似的,杜英愿意饶他们一条生路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明明蜀南世家也是这一场战斗的胜利者。

但是当张蚝皮笑肉不笑的看着他们、手指不断在刀柄上跳动的时候,当关中都督府的官吏——名字叫做韩伯,蜀南世家们记得清清楚楚,咬牙切齿记住他的那种——拿出来厚厚的一摞资料,慢条斯理的向众人陈述蜀南世家们获得现在的这些土地都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时,世家们知道,如果这是一场黑吃黑,那么他们就是被吃掉的那一方。

在那些不知道关中都督府是如何弄来的文件上,蜀南世家从流民和百姓的手里以极低廉的价格收购的每一片土地,都被记录的清清楚楚,难辨真假。

其实在很多家主的心里,第一反应就是此为关中都督府的构陷,是伪造的文件,不过······他们也是看过家里这些类似文件的,其实心里都有数,这些文件便是假冒伪劣的,其实和真实数据也没有太大的差距。

更何况······很明显杜英就是摆下了一个鸿门宴,世家们愿意还是不愿意,其实都无所谓了,杜英根本就没有打算给他们争辩或者回家查账的机会。

不管承认还是不承认,这些账俨然都要算在他们的头上。

谁让他们之前根本没有料到,张蚝此人竟然如此有手腕,竟然连自己麾下的精锐部曲都能拆散、吞并呢?

甚至因为之前没有想着毛穆之竟然失败的如此彻底和快速,甚至失败着失败着,人都变成杜英的了,所以蜀南世家们还掏出来不少钱粮塞给张蚝,只求张蚝能够不负众望、击败毛穆之。

现在自然去全部都成了张蚝的军资。

也就成了张蚝此时按着佩刀,敢于威胁他们的底气。

再加之土地兼并时的诸多压价和强买强卖行为本来就是世家的黑历史,所以既屈服于杜英的武力,而且也担心杜英大肆宣扬败坏自己的名声,所以世家们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答应了这样的条件。

而杜英给巴人部落这边提出的条件显然就要柔和很多,巴人在山上生活疾苦,而都督府现在新建这些工坊、市集等等,正是用人的时候,不知道巴人有没有兴趣下山呢?

在战争年代,山,对于巴人来说显然是一道很好的保护屏障。

但是现在战争已经过去,巴人又何尝不渴望山外的花花世界呢?

因此现在杜英主动伸出了手,巴人们还是很乐意于此的,当然这也是得益于现在关中王师之中有不少的羌人和氐人,尤其是在西凉骑兵之中,这两个族群的人更多,所以当他们被张蚝派遣下去充当幢将、校尉的时候,自然也言传身教,将自己在关中的感受和经历如实的告知巴人们,巴人也渐渐放下对关中都督府的戒心。

更何况以前蜀中有三股势力,益州刺史府已经完全被关中给征服了,如今已经看不到其作为一个独立势力存在的痕迹。

巴蜀的世家,则不管一开始是否追随杜英,如今的下场倒是都大差不差,这也充分的证明了,哪怕是世家幻想着能够和都督府合作,关中新政也不可能容忍一个强大的、自成一体的世家继续存在,世家活下去的唯一出路就是和自己之前的种种做切割,大出血之后,杜英吃饱,他们侥幸得脱,然而在关中新政的制度下,世家想要翻身,也基本不可能了。

现在蜀中这三股势力已经被打压下去两股,那么杜英自然也不可能把蜀中全部力量都消灭殆尽,把巴人引下山、填补世家留出来的空白,这是情理之中的。

别看巴人各部隐藏在山中,一向和外面的世界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他们这些年也趁着外面的战乱收拢了不少读书认字、明事理的寒门子弟,用来充实自己在谋略和文化上的缺失,所以现在有这些人指点,巴人们对杜英开出的条件还是满口答应、愿意配合的。

大体上,都督府对于世家和巴人各部的处置和安顿便遵循这样的思路,只不过蜀中、蜀南等地都已经割裂日久,这些地头蛇一样的家族和部落都有着各自不同的行事准则和对内管理方式,现在想要把他们混乱且自成一体的制度全部都打散,再次统一,显然会涉及到太多的细节不同。

无论是对于田地和财产的重新划分,还是根据不同的田地产出制定不同的赋税,在世家并不是非常心甘情愿配合的情况下,这些工作的展开自然也没有那么顺遂。

但是好在关中都督府现在也不是初出茅庐的少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