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六九七章 竟然是关中先动的手

晋末多少事 第一六九七章 竟然是关中先动的手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疏雨微微颔首:

“战报已抄送参谋司。”

“走吧,不管怎么说巴郡是要拿下来了,接下来应该怎么走,余还没想好,期望参谋司能够给余一个答案。”杜英微笑着起身,同时对谢道韫和新安公主说道,“两位夫人辛苦一下,桌子上还有没有批阅完的公文······”

新安公主顿时小脸儿一黑,这家伙跑去听六扇门的分析,现在大家拿到的情报都差不多,因此六扇门也不见得能够分析出来什么。

十有**是想要借助这个理由,避免去批改公文。

谢道韫无奈的说道:

“行吧,下不为例。”

杜英顿时一脸黑线:“余是真的要去决断接下来的战事,不要说的就好像余是在偷懒似的。”

“知道啦,知道啦!”新安公主不耐烦的直接推着杜英让他出去,“快点儿去吧!”

杜英还是很认真的对着她们拱了拱手,好像在表示“有劳了”。

这家伙越是这样刻意,越是显得心里有鬼。

新安公主和谢道韫都忍不住嗔了一声“无赖”,接着发现是异口同声,相视而笑。

谢道韫温声说道:

“天下局势到底是变化无定,夫君会心中不安,意欲寻找破局之法,也在情理之中,至少这破局之法很可能是和参谋司讨论之后得到的,而不太可能是趴在这里批改公文能够得到的,就让他去吧。”

新安公主无奈:

“姊姊就知道惯着他。”

谢道韫轻笑:

“若是我们能够想出来破局之法,那自然也好。”

“这······”新安公主苦恼的摇头,伸手去搬那些公文。

谢道韫却鬼使神差的说了一句:

“说不定破局之法,真的是从殿下这里而来。”

新安公主微微错愕,抬头看她。

“准确的说,是殿下的父亲。”谢道韫补充。

——————

关中都督府和大司马府之间的战事一触即发,只要不是傻子大概都能够看的出来。

而既然要开战,那自然也就到了大家站队的时候,所以原本还在观望的很多世家,此时都开始忙不迭的派人去最近的州郡表忠心,至于这个州郡归属于谁,是杜英还是桓温,其实他们并不关心,也没有心情去关心了。

毕竟一旦开战,军资粮秣都是消耗的大头,谁家打仗都没有说完全不缺这两样的,否则不可能拖延到现在才打,毕竟这个时代还没有谁有钱又菜。

所以到时候兵马四下出击搜罗粮草,试问这些粮草从何而来?

那自然是从这些平时没有表忠心、态度模棱两可的世家身上出。

这些墙头草们迅速给自己找到了一个“归宿”,自然也无疑让原本就很凝重的气氛更加胶着。

当然,这也让世人们忽然意识到,原本不可一世的世家,原本便是杜英和桓温这种枭雄人物低声下气的去求也可能还会继续漫天要价的世家,现在真的一文不值了。

他们也一样是普通人,一样期望能活命,一样在兵锋之下瑟瑟发抖。

而他们的势力和影响力显然已经无法再和之前一样。

不过世家的态度变化只是这天下变化的一部分,甚至因为关中新政的变化,世家的神话之前也被打破,此时再一次跌落,倒也在情理之中,所以人们茶余饭后谈笑,便忘记了,也被另外一个更令人震惊的消息震动和吸引。

那就是明明这一场战局之中,桓温拥有着青州方向上的兵力优势,按理说应该是主动发起进攻的那个人。

结果万万没有想到,主动发起进攻的竟然是关中这一边。

关中兵马进攻巴郡,这个消息还没有传到江左,不过关中在南阳、许昌等地调动兵马,开始向襄阳北岸的樊城进发,却不是什么秘密,无论关中还是荆州世家的报纸都在大肆报道此事。

荆州世家的报纸报道这些事,自然是为了宣扬是关中都督府先动的手,所以他不仁就别怪我们不义,大司马府采取行动是天经地义的。

至于关中的报纸报道这些事,原因也很简单,便是为了能够让荆州世家始终认为关中王师的主要进攻方向在襄阳,至于巴郡方向,只是为了佯攻。

事实证明,至少关中这边的目的实现了。

至于荆州世家那边的目的,要看大司马能不能利用的好这一次关中都督府先发制人给予他的“把柄”了。

杜英前来询问参谋司针对巴郡的意见,其实主要目的还是想要听一听关中现在大举兴兵,看上去倒是率先挑起一场席卷天下之战事的一方,那么整个关中王师以及都督府辖区内,口风如何?

“民间和军中,可有怨言?”杜英手里拿着一份《益州时报》,上面头版头条就是写的关中王师正在南阳方向集结的事。

张玄之沉声说道:

“此战大概算是王师第一次真正向朝廷之内的敌人发起进攻,所以参谋司也好,军中将领们也罢,的确都有担心都督提出的问题,不过就目前来看,军中士气高涨,并无须担心。”

将士们的心态,杜英自然能够理解。

关中王师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以关中士卒为核心的北方人,而在军官之中还有不少早年随着谢奕等人投靠关中而打拼上来的南方人,只不过这些南方人也多半都是北地南下的流民出身。

所以在精神的归属上,他们一直都自认为北方人,是南方人嘴里的北方貂子。

这也是他们愿意安心留在关中王师里征战的原因之一。

而现在王师有大举南下之意,对于北方的将士们来说,之前以为胡人灭尽,自己再无斩获功勋的机会,现在又有新的战功摆在面前,激动不已。

对于南方的将佐和士卒们来说,自己已经在北方扎了根不假,但南方一样还有这阔别已久的家眷乡亲,所以此时再打回去,和家人团聚,也是切中心意。

至于这算不算一面旗帜下的两方势力内斗······在关中王师上下的心里,谁还真的把司马氏朝廷当一回事?

且看现在军中都已经没有“晋”字旗号了,齐刷刷的都已经换成了“杜”字旗号。

他们效忠于杜英,又不是效忠于司马氏。所以拥立新主、开国之功,这本来就是军人愿意争先之事。

不过军队的心思和诉求都比较单纯,民间的声音自然就很难达到统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