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七一五章 譬如今日

晋末多少事 第一七一五章 譬如今日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这大概是双方之间的默契了。

做人总要留一线,今日拿着家眷威胁了,明日说不定对方真的要铤而走险,且相互之间的猜疑和不满可不就这么埋下了?

日后怕是不好相见。

但此时,明明两淮水师都已经打算参战,郗恢却骤然提起来,这让刘牢之自然不悦,有一种被威胁感觉。

而谢玄及时站出来补充道:

“寿春兵马一旦向东去,恐难以顾及淮西方向的敌军,届时救援不及时,恐有不忍见之事发生。”

刘牢之的神情微微放松了些。

与其说是威胁,倒不如说是利益的交换。

刘牢之既然不愿意对淮东的大司马府兵马下手,那么主攻的任务还是要落在关中王师的身上。

寿春,说不定还包括京口的兵马会倾巢出动。

那么寿春和钟离等地的安全又由谁来保护呢?桓豁的迅猛反扑,可不是一座寿春和些许守军就能挡住的。

所以谢玄他们需要两淮水师的帮助。

不进攻,但是敌军来攻则需要帮忙防守。

这也相当于是在保护两淮将门的家眷和土地。

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

谢玄和郗恢都打量着刘牢之,话虽如此,但是这其中的概念自然又不同了,如果说刘牢之一直坚持只是对两淮世家出手,那么充其量只算是两淮内部的矛盾。

本地世家之间有冲突,一般都是内部解决,这是大家共同维护的潜规则。

但若是刘牢之为了保护寿春和钟离而和大司马府刀兵相向,就算是不动手,只是依靠水师形成威慑,也足够让大司马府直接把刘牢之当做对手。

谢玄他们提出这个条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彻底把刘牢之绑在关中都督府的战车上,否则这家伙时而投靠、时而中立,终究是一股不可控的力量。

对于二人之所求,刘牢之也心知肚明,他缓缓说道:

“一旦寿春有血火之灾,水师赶来救援,是情理之中的,两淮为我父母乡土,怎忍见其陷于血火?”

谢玄已经亲自起身为刘牢之斟酒,刘牢之本来下意识的想要伸手推拒,但是谢玄直接挡住了他的手,自顾自的倒满:

“有少将军一言,余心安矣。唯望日后能通力携手,日月不移。”

刘牢之一时默然,他自然能够从谢玄的口中听出殷切的期望,举起来酒杯,他却没有看向谢玄和郗恢,而是向外看去:

“月盈月亏,天数也。日升日落,常理也。日月不移,岂是那么简单?只要每天能东升西落,譬如今日,便好。”

身为两淮将门的少将军,刘牢之的确有雄心,也有野心,所以当初杜英南下的时候,他第一时间接受关中新政,这也是一个少年人的情理所在,毕竟一个革新的、打破桎梏的思想和制度,天然就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

但是最终刘牢之没有选择一头扎进来,而是期望能够在自己的家族和这新政之间寻找一个平衡,也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定位。

他不指望着成为一心一意为了关中都督府抛头颅、洒热血的大忠臣。

现在的都督府可不缺少这样的忠臣,从龙之臣众多,杜英的身边早就没有了位置,所以刘牢之对自己的定位显然是拥兵自重并且最终选择投靠杜英的地方军阀。

这样既能够保证自己的荣华富贵,便是没有了实权,只要自己不搞事情,杜英肯定不吝封赏以安其心,也能够保证两淮将门的平安落地,将门毕竟还不是纯粹的世家,他们的诉求还是功勋,而不一定和世家一样拘泥在家业和田产上,所以实际上将门的诉求和关中新政有冲突,却并非不可消弭。

所以刘牢之只需要牢牢掌控好两淮水师并且在之后关中王师南下的道路上凸显出自己存在的重要价值,就能够确保公侯万代,也能够给追随他家转战南北,现在甚至还奔波在恶涛之上的将门子弟们一个合格的交代。

借助方才这句话,刘牢之直截了当的表明,他不算是关中新政的无条件拥护者,但是还算是关中都督府的同路中人。

大家通力合作、各取所需。

譬如今日。

谢玄听懂了刘牢之的潜台词,当即一拱手:

“此战,望与少将军各得其所。”

刘牢之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哈哈笑道:

“敌强我弱而先声夺人,余的确非常好奇大司马又会如何应对。”

谢玄也饮尽,将酒杯向着刘牢之展示了一下,旋即说道:

“大司马如何应对那是后话,至少我们先打出我们的锐气!”

————

刘牢之是喝的醉醺醺离开的。

身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墙头草,这一次刘牢之的确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保证。

被抹去的过去不啻于对他的洗白,而之后只要不直接亮明刀剑和关中都督府对着干,那么就应当可以平稳一生了。

所以刘牢之很高兴,这让他觉得自己一身布衣前来以示诚意,的确起到了作用,哪个年轻人又不喜欢吹嘘这样单刀赴会的资本呢?

回到军中,这也能够极大地助长刘牢之的威望,毕竟他还年轻,军中对于他也不是完全信服。

但是劝酒的谢玄却没有喝醉。

郗恢都有点儿发晕,但他还是一眼看到了谢玄湿漉漉的袖子。

也不知道有多少酒水被悄然洒在了上面。

他伸出手,正想要问谢玄怎地来虚的,却不料谢玄冷声说道:

“这个刘牢之,趁虚而入,使得我等只能低声下气的做出让步。若是其之后安分守己,便是好生统率水师也就罢了,但凡让余察觉到异心,则必然将其捉拿!”

说罢,谢玄霍然抓起架子上的佩刀,“铿锵”出鞘,刀光一闪,桌案一角已然劈开。

刀光里,郗恢打了一个寒颤,酒也醒了不少,看着谢玄持刀而立的身影,默然少许,缓缓说道:

“也不能要求天下所有人都愿意为都督府前赴后继,刘牢之这样的人,拥兵自重却还期望能够在未来的朝堂上、勋贵之中谋求到一席之地,既不是第一个,第一个大概应该算益州刺史周抚,大概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只要我们能打胜仗,那么之后这样的人还少不了,今日因为一个刘牢之而劈砍桌角,再过几日,余这张桌子可就不能用了。”

谢玄收刀:

言之有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