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多少事 > 第一七六八章 桓豁的坚持

晋末多少事 第一七六八章 桓豁的坚持

作者:然籇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4:01:13 来源:笔趣阁

一名幕僚犹豫了一下说道:

“明公,河洛军南下的人数,超出我们的预料,这说明河洛的确已经空虚。

大司马一向明察秋毫,定然正在向河洛内部高歌猛进,之后便可顺理成章就粮于敌,且从淮东运粮,要从荆州抵达江左,再转运两淮、徐州、青州,才能送达河洛,在之前沿途无敌人的时候,尚且还好说,现在江夏已有敌军,恐不会眼睁睁看着我军运粮。

再加上增加了从青州到河洛的路途,军粮能够抵达前线也十不剩一二,得不偿失,所以现在继续保障淮东粮道······”

“这是拉江左世家和皇室齐齐下水的必由之路。”另一名幕僚立刻反驳,“重点不在于能够运送多少粮食,而在于让他们都参与到了其中,便是直接把他们推到关中杜仲渊的对面,迫使他们不得不和我们联手对抗杜仲渊!”

“皇室和世家之前还联手对付京口呢,后来还不是和杜仲渊眉来眼去,商贸往来愈发密切?

可不要忘了,杜仲渊是谢家的女婿,是郗家的女婿,甚至还是朝廷捏着鼻子不得不承认的当朝驸马!”

众人都陷入沉默。

这真的是······尤其是杜英这个女婿,还是如今皇室的话事人司马昱的女婿,这是大司马府无法比拟的优势啊。

桓豁的目光在这些幕僚们的身上扫过,心中了然。

出身于荆州世家的幕僚肯定希望速速救援荆州,而出身寒门的幕僚也不愿意得罪荆州世家,所以保持沉默,甚至还会帮腔。

同样的情况,自然也会出现在下面的将领中,而且更容易就会出现矛盾和分化,因为将领们可并不只是来自于荆州,还有一些桓家的老部下,也有在淮西提拔上来的,因此有的会拥护桓豁,有的则另有所求。

“苻黄眉兵力不多,但也是的的确确有和我军一战之力的,此时直接开拔前往江夏,等于将军队的侧翼直接暴露出来。”桓豁缓缓说道,“因此本帅认为,应当先率军进攻苻黄眉,少则两日,多则五日,就算不能战胜之,也要把苻黄眉彻底打趴下,打的不敢从营寨中出来,才能再行前往江夏。

在此之前,可以先调梁郡、历阳以及从姑孰撤出去的军队前往救援,诸位意下如何?”

历阳和梁郡留守的兵马能发挥多大的作用?幕僚们心知肚明。

本来桓豁就已经把淮西军几乎都拉上来了,留守的那些不是新兵就是本地世家的部曲,还有桓豁此次征战淮东收拢的淮东世家、流民等等组成的杂七杂八的队伍,说是军队好像都有些太看得起他们了。

让这些人去救援江夏,先不说他们愿不愿意去,便是去了,确定不是给如狼似虎的关中王师送人头的?

但······桓豁的神情很是郑重,显然已经不打算给他们反驳的余地。

这已经是主帅所能够做出的最大让步了,谁要是还有意见的话,那就做好承受主帅怒火的准备。

在场的没有一个愿意和大司马最受信任的弟弟翻脸,哪怕他们的身后站着家族。

此时的世家们,也只是想要像江东世家控制皇室那样控制大司马,但还远远没有到那个程度。

其实,桓豁说完之后,就直接走到沙盘前,凝神注视沙盘,根本就没有把这些人答不答应放在心上。

若是再有不答应的,直接拉出去砍脑袋。

答应作出这样的让步,已经是桓豁给了荆州世家面子。

这里,是淮西军,这里唯一的主帅,便是他桓豁。

————————————

桓豁的坚持,其实并没有错,因此此时的苻黄眉,比他要着急的多。

关中王师还只是杀到了沔水岸边,有荆州水师在,沔水仍然是无可逾越的天堑,除非一直拖到冬天,沔水结冰,那也要看老天爷是不是给面子,冰面可不见得能有多厚。

但是桓温的大军,此时已经冲破了虎牢关。

杜英在整个荥阳郡是有三道防线的,第一道就是荥阳东北的鸿沟,那里是河洛军之前和鲜卑人对峙之地,营寨众多,但实际上宽阔的鸿沟正面战场,适合大军集结、作为进攻的出发地,而不适合防守,所以杜英放弃了。

第二道就是荥阳城本身,但是这座城早就已经被乱世摧残、毁坏,城中人丁稀少,杜英自然不可能以此抗衡桓温,所以也未做太多抵抗。

因此战线在桓温率军进攻的短短几天内,就推进到了荥阳郡西北侧的汜水边,这里便是天下雄关——汜水关,又以虎牢关更为著名。

也是杜英在荥阳郡的最后一道防线,过了虎牢关,就是洛阳的巩县。

就在苻黄眉和桓豁还在芍陂边恶战的时候,桓温攻破了虎牢关。

杜英直接率军撤退,连沿途的巩县都不要了,一路退到了偃师。

在偃师向西望,都能望到洛阳城了,这里是洛阳的门户,也是洛阳的最后一道防线。

当日,桓温抵达巩县,不再追击,就地安营扎寨、修缮城防,显然是打算以巩县作为囤积粮草军械的后勤重地,以此为支撑,争取一战下洛阳。

桓温没有选择再攻偃师的另一个原因,则是斥候已经传来消息,从关中以及河洛、河内、河东等地,都陆陆续续有兵马汇聚洛阳。

显然杜英已经抽调了各地留守的郡兵,打算死守偃师防线。

再想一想自鸿沟一直到偃师,杜英一路上并没有丢盔弃甲、仓皇逃窜,整个过程一直都是大军先行在前,杜英率领轻骑掩护在后,一切井然有序,便可知,杜英麾下的兵马虽然不多,但是士气并未消磨,完全有一战之力,此时更是把军队汇聚在偃师,想要拿下偃师,绝对不会和以前那样一蹴而就。

而且对于桓温的青州军来说,从陈留一路杀到巩县,大家做好了恶战的准备,结果一路行军,别说敌人的身影了,就连老百姓的身影都没有见到几个,心里自然又是憋屈,又难免弥散开轻敌之心。

陈留、荥阳,作为中原名郡,在这些士卒们的耳朵里也都是耳熟能详的,现在如此轻而易举的攻克——陈留也就只剩下孤城一座,只不过是大司马腾不出手来攻城罢了——因此杜仲渊?

不过如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